学术投稿

Orem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尹冬梅

关键词:Orem, 护理模式, 脑卒中, 医院感染, 预防
摘要:Orem护理模式是由美国护理学家Orem提出.是围绕护理目标,即大限度的维持及促进病人的自理而组织的.护理系统是在出现自理缺陷时护理活动的体现.Orem提出了三个护理系统: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支持系统.全补偿系统:病人没有自理能力,所有的自理需要全靠护士来满足;部分补偿系统:病人有能力满足自己一部分的自理需要,但一部分由护士来满足;辅助支持系统:有些自理需要病人能够自己满足,但必须要护士提供咨询、指导教育才能完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给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研究其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5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A组加入丙氨酰一谷氨酰胺,B组作对照,测定两组的转铁蛋白、氮平衡、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的转铁蛋白、氮平衡、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感染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具有统针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能降低其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许颖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心导管技术教学体会

    心导管技术是心内科诊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心血管内科专业的研究生而言,系统掌握和应用该技术是其研究生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心导管技术培训过程是一个长期、系统、规范的过程.技术和理论要求较高,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作者:王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乳腺疾病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乳腺疾病康复的意义.方法 通过调查填写问卷及SAS自评量表,对前来就诊和治疗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担心和关心的问题进行调查并予以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 乳腺良、恶性两组疾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后焦虑均值较健康教育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减轻和消除乳腺疾病病者的忧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谢瑞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单采血小板临床输注69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单采血小板在临床使用中的输注效率.方法 通过血小板增高指数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调查血小板输注前含量以及血小板输注次数、肝脾肿大、疾病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 患者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变异较大;血小板榆注次数、病种、脾大对血小板输注疗效有显著影响.结论 临床输注血小板要把握好输注时机,严格掌握血小板输注指征,在应用时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可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作者:王博达;王芳;李艳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方法 将门诊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液氮冷冻治疗后静点更昔洛韦;对照组单纯液氮冷冻治疗,疗程多3周.末次治疗后第4、8、12周观察复发率.结果 入组尖锐湿疣患者217例,193例患者完成了全部随访,试验组138例,对照组55例.试验组复发率14.5%,对照组复发率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液氯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肖立新;韩秀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纳洛酮加呋塞米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加呋塞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11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呋塞米3 d.结果 治疗组用药3 d,显效30例,有效18例,总有效(显效加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68.0%.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纳洛酮加呋塞米对改善HIE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HIE患儿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观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R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2.0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C组:用2%安氟醚吸入;R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0 ml+丙泊酚注射液400 mg+瑞芬太尼1 mg按75滴/min的速度静脉输注.记录病人麻醉诱导前,切皮后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C组病人切皮后、术毕的MAP、HR升高的程度比R组病人明显.两组病人切皮后和术毕的MAP分别与诱导前的MA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下LC比较,人工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混合液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时,麻醉维持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早,安全可行.

    作者:杜良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编辑工作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新时期,特别是医学期刊的编辑人员,不但要有一般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所具备的素质,而且还应有一些常规的医学专业知识来适应知识创新的要求.

    作者:周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膜透析护理及预防腹膜炎的培训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腹透过程中反复发生腹膜炎是造成拔管及终退出腹透的常见原因.

    作者:刘焱;常敏;熊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宫外孕)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国内外报告此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医疗体制完善,诊断及治疗技术进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陆小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0例的CT诊断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方法 对120例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的患儿行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CT表现.结果 120例HIE中,轻度78例,中度30例,重度12例.结论 CT能直接地反映缺氧缺性脑病的改变,有助于明确HIE的诊断及分度,对于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阳光;李道全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自拟清胰通腑汤加减佐治急性胰腺炎120例

    目的 观察自拟清胰通腑汤佐治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生长抑素,治疗组配合清胰通腺腑汤加减.结果 腹痛缓解时间、首次通便时间、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清胰通腑汤加减佐治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闫丕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周血管疾病低场MRA与血管造影对照研究

    目的 探索低场开放式磁共振仪外周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成像方法的改进;评价其在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例患者同时接受低场MRA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或静脉血管X线造影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1例病例共观察了148支血管,MRA发现37支血管狭窄或闭塞,DSA或静脉血管X线造影检查共发现33支血管狭窄或闭塞.与DSA或静脉血管x线造影对照,MRA检查对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为87.9%,特异度为93.0%.经统计学分析MRA检查与DSA或静脉血管x线造影检查诊断效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场MRA能了解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的程度、位置,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杨泽年;林建勤;刘勤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微量泵持续给药的监护和护理

    微量注射泵是用少量液体将药液精确均匀持续地泵人体内的一种泵力仪器.对我科2007年1~12月应用推注式微量注射泵采用维持给药方法在急性胰腺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糖尿病等3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生长抑素占80%.奥曲肽占16%,胰岛素占4%.

    作者:浦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全程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方式和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4-2007年23例老年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在出院后的随访过程中了解到,23例患者中除一例因脑梗死死亡之外.其他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显正常.本报告中并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的手术失败病例.结论 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术中,除了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做好医、护、惠三者之间的配合工作.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术中认真检查各项设备,以做到手术无误;术后做到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观察,以及详细准确的健康指导,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伟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鼻内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51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于手术开始时选用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实施控制降压,术毕待患儿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结果 全组患儿术中麻醉及循环呼吸等均保持平稳,手术完成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全麻下采用控制降压,合理补液,同时加强术中监测和围术期管理,可以提高鼻内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者:官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住院眼外伤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眼外伤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对近年收治的374例(386眼)眼外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外伤占同期眼科住院病例的22.9%;男性眼外伤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13:1;11~40岁为高发年龄段;职业分布特点依次为学生、工人、农民、干部;根据我国制定的盲目标准,致盲101眼,致盲率26.17%.结论 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建华;杨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细胞凋亡与疾病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生理过程,在胚胎发育、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作者就机体免疫过程与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凋亡与一些疾病发生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屈二军;胡建业;陈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尿酸性肾病误诊原因探讨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增高.由此引起的尿酸性肾病日渐增多.尿酸性肾病是指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

    作者:万秀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

    通过对40例60岁以上的肿瘤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时的观察与分析,验证了静脉留置针应用在老年肿瘤化疗患者中,对血管刺激性小,保留时间长,在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的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可以更有效地避免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红;徐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