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眼外伤病例临床分析

李建华;杨阳

关键词:眼外伤, 防治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眼外伤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对近年收治的374例(386眼)眼外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外伤占同期眼科住院病例的22.9%;男性眼外伤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13:1;11~40岁为高发年龄段;职业分布特点依次为学生、工人、农民、干部;根据我国制定的盲目标准,致盲101眼,致盲率26.17%.结论 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液毕拔针后按压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毕拔针后按压方法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静脉输液的3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的按压方法,即让病人未输液之手拇指沿血管纵向均匀用力压在针眼棉签上,按压时间>5 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方法,按压时间同样>5 min.结果 根据行列表X2检验,两组淤血率和淤血>2 cm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输液毕新按压法能减少皮下淤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按压法,并能减轻疼痛,令病人满意.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观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R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2.0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C组:用2%安氟醚吸入;R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0 ml+丙泊酚注射液400 mg+瑞芬太尼1 mg按75滴/min的速度静脉输注.记录病人麻醉诱导前,切皮后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C组病人切皮后、术毕的MAP、HR升高的程度比R组病人明显.两组病人切皮后和术毕的MAP分别与诱导前的MA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下LC比较,人工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混合液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时,麻醉维持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早,安全可行.

    作者:杜良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住院眼外伤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眼外伤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对近年收治的374例(386眼)眼外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外伤占同期眼科住院病例的22.9%;男性眼外伤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13:1;11~40岁为高发年龄段;职业分布特点依次为学生、工人、农民、干部;根据我国制定的盲目标准,致盲101眼,致盲率26.17%.结论 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建华;杨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滤过救治39例尿毒症脑病临床分析

    尿毒症脑病是是指尿毒症患者并发神经、精神异常,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隐袭、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

    作者:何保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自拟清胰通腑汤加减佐治急性胰腺炎120例

    目的 观察自拟清胰通腑汤佐治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生长抑素,治疗组配合清胰通腺腑汤加减.结果 腹痛缓解时间、首次通便时间、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清胰通腑汤加减佐治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闫丕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咪唑安定和舒芬太尼辅助局麻下输卵管结扎的应用

    输卵管结扎术因其安全、可靠、简便、长效、创伤小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是目前国内外施行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方法.输卵管结扎一般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

    作者:丁建国;李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硝酸甘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观察及中西医结合护理

    硝酸甘油是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也可用于降低血压.笔者通过对36例CHF住院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观察及中西医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重点将中西医护理技术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泽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异常报警信息,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2000例标本,对其中存在异常报警的标本进行手工推片染色,显微镜复查血片,进行确认.结果 BC-550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8.26%,阳性预测值为66.79%,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度为80.63%.结论 BC-5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参数多,灵敏度高,是一种对大批量全血标本血细胞进行快速而有效筛检的血液分析仪;出现异常细胞报警时,进行手工涂片染色镜检,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信息.

    作者:陈树辉;黎绍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体会

    外科手术学是培养医学生基本功和手术技巧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在教学实验中的突出问题.在基础知识教学上,始终把握无菌原则,以注重理解、注重归纳、注重细节为原则指导操作;在操作实践上,选用合适的教具,提高课堂演示效果;在实验管理上,少花钱多办事,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好老师的表率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易卉玲;向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柏氏超薄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柏氏超薄液基细胞学(新柏氏TCT)筛查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妇产科门诊病人328例行TCT筛查,细胞学诊断依据TBS报告分级系统,对TCT提示有异常涂片的患者46例行宫颈活检,将其病理结果与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28例TCT检查中异常涂片(不包括炎症)46例,与宫颈活检符合率达56.5%.结论 TCT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阳性率,用此方法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高效、方便.

    作者:匡贵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颈癌放疗患者自我阴道冲洗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宫颈癌放疗病人进行自我阴道冲洗观察阴道冲洗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由护士操作冲洗,观察组由患者自己冲洗,观察两组阴道清洁度和阴道黏膜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阴道清洁度及阴道黏膜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自我阴道冲洗术对于病人简便易学、方便、经济的操作,且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术治疗有症状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26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治疗,26例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均超过50%.结果 支架植入后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检查,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26例平均狭窄率评估为80.6%.术后残余狭窄率均<10%.1例病人在围手术期内发生较严重的迷走反射,经升压药及阿托品等治疗后迅速好转;另有1例发生穿刺点血肿,一周后渐消退,其余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有症状的重度椎一基动脉狭窄的有效、安全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秋义;蔡斌;郭刚;陈文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7例服用奥美拉唑、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0.7%,总有效率(治愈加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率43.3%,总有效率为70.6%.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士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中毒救治中应用血液净化技术的体会

    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新技术,涉及到临床诸多学科,该技术不仅可以清除机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还可以清除外源性毒物,目前已成为临床抢救急性重度药物、毒物中的首选方法.

    作者:包勤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全程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方式和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4-2007年23例老年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在出院后的随访过程中了解到,23例患者中除一例因脑梗死死亡之外.其他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显正常.本报告中并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的手术失败病例.结论 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术中,除了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做好医、护、惠三者之间的配合工作.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术中认真检查各项设备,以做到手术无误;术后做到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观察,以及详细准确的健康指导,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伟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微创技术用于继发不孕患者1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诊断继发不孕的病因,评价腹腔镜对继发不孕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检查,对132例继发不孕妇女的不孕原因和盆腔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114例,检查阳性率为86.4%.其中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炎是引起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结论 女性生殖道炎症和宫腔手术操作引起盆腔感染是引起继发不孕的重要原因.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对继发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可在直视下通液,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度和形态,是继发不孕患者首选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心导管技术教学体会

    心导管技术是心内科诊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心血管内科专业的研究生而言,系统掌握和应用该技术是其研究生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心导管技术培训过程是一个长期、系统、规范的过程.技术和理论要求较高,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作者:王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宫外孕)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国内外报告此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医疗体制完善,诊断及治疗技术进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陆小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编辑工作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新时期,特别是医学期刊的编辑人员,不但要有一般学术期刊编辑人员所具备的素质,而且还应有一些常规的医学专业知识来适应知识创新的要求.

    作者:周晓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严重胸腹联合伤53例SICU救治体会

    随着交通的日益繁荣,严重的胸腹联合伤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创伤之一,而且常并发严重的失血性、创伤性休克、严重的内环境和生命征紊乱.病死率高达25%~35%[1],因此早期往往需要进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监护治疗.

    作者:李蜀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