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

伍红霞;梅徽

关键词:教学方法, 改革, 诊断学, 质量
摘要:诊断学作为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医学生l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随着诊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临床技能教学,已引起各级领导和相关教师的重视,困扰临床技能教学的难点也相继暴露出来,比较突出的是在体格检查的带教中,学生数量多,合适的病人少,教学需要的实践资源明显不足,无法满足使学生在反复实践、反复训练中切实掌握和熟练应用的教学要求,导致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见习学生又缺乏沟通技巧,造成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困难,严重影响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1].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抑郁的发生率达20%~30%,严重影响其康复及日后的生活质量[1].本文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 slroke depression,PSD)的影响.

    作者:侯兰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葛根素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疗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2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和硝酸甘油和丹参治疗组,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收缩压、平均心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高血压、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具有硝酸酯类和受体阻滞剂的优点,适宜高血压痛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全程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方式和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4-2007年23例老年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在出院后的随访过程中了解到,23例患者中除一例因脑梗死死亡之外.其他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显正常.本报告中并无因护理不当而出现的手术失败病例.结论 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术中,除了要求医护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外,还需做好医、护、惠三者之间的配合工作.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术中认真检查各项设备,以做到手术无误;术后做到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观察,以及详细准确的健康指导,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伟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注射致晕厥30例的护理体会

    晕厥为突然发生、短暂性的意识丧失状态,是由于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常见的是由于注射某种药物引起的过敏或因患者注射时疼痛及见到血液等现象所引起.

    作者:曲锦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宫颈癌放疗患者自我阴道冲洗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宫颈癌放疗病人进行自我阴道冲洗观察阴道冲洗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由护士操作冲洗,观察组由患者自己冲洗,观察两组阴道清洁度和阴道黏膜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阴道清洁度及阴道黏膜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自我阴道冲洗术对于病人简便易学、方便、经济的操作,且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

    通过对40例60岁以上的肿瘤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时的观察与分析,验证了静脉留置针应用在老年肿瘤化疗患者中,对血管刺激性小,保留时间长,在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的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可以更有效地避免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红;徐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冰冻切片制作中的几点体会

    冰冻切片在病理操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地用于临床病理快速诊断、教学和科研.冰冻切片就是一种借助在低温下(-18℃以下),使组织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硬度进行切片的方法.

    作者:李晓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尿道双极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分析

    目的 总结应用经尿道双极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用英国Gyrus公司的经尿道双极电切系统行浅表膀胱肿瘤切除术21例,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其中5例前列腺增生(BPH),且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术.结果 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电切术手术时间10~80 min,平均35 min,无TURS综合征,无一例膀胱穿孔,无明显闭孔神经反射.随访1月至2年,2例复发.结论 用双极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金先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169例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6例应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惠儿体温下降,咳嗽减轻,疾量减少,咳痰困难程度减轻,舌红苔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4.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毒副作用小,有较强的退热、镇咳、化痰等作用.是治疗小儿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的理想用药选择.

    作者:王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柏氏超薄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新柏氏超薄液基细胞学(新柏氏TCT)筛查宫颈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妇产科门诊病人328例行TCT筛查,细胞学诊断依据TBS报告分级系统,对TCT提示有异常涂片的患者46例行宫颈活检,将其病理结果与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28例TCT检查中异常涂片(不包括炎症)46例,与宫颈活检符合率达56.5%.结论 TCT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阳性率,用此方法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高效、方便.

    作者:匡贵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的优越性

    输液的配伍历来都是由护士在病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对药物质量影响很大,特别在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对人体和周边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目前在许多国家,无菌配制已是医院药剂师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作者:何丽萍;魏高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与X线诊断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AHD)的临床、X线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AHD的临床、X线表现并与病理学所见进行对照.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慢性便秘症状,X线表现与小儿Hirschspmng's病相似,唯前者结肠狭窄段较短,长度<10 cm.病理上病变段肠管神经节细胞以稀少、变性为主者4例,缺如者1例.结论 钡剂灌肠检查是AHD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成年人有慢性便秘病史者应首选钡剂灌肠检查.结肠有边缘光滑的狭窄段及近端肠管相应扩张,可提示AHD诊断.

    作者:袁红利;李永刚;薛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与亚叶酸钙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用奥沙利铂(L-HOP)130 mg/m2,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氟脲嘧啶(5-FU)0.5 g在CF滴完后静脉注射,然后5-FU 2.0 g/m2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48 h,每三周重复1次,治疗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36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6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CR+PR)36.1%.毒副作用主要是度恶心呕吐、腹泻、末梢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静脉炎等.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5-FU与CF治疗晚期大肠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良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青年人(<45岁)确诊冠心病及脑血管的患者,其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早期中青年人防治冠心病及脑血管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年轻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患者[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心脏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ECT)证实,脑血管病则经头部CT或MR检查确诊,而年龄<45岁]80例作为疾病组,并以年龄匹配的正常年轻人60例(冠脉造影正常或心脏ECT正常及经头部CT或MR检查头部正常)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浆总高胆固醇、吸烟、家族史)在两组间的差别及分布特点.结果 在危险因素中,疾病组的三酰甘油(TC)、血浆总胆固醇(TCH)、血糖(GLU)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中一项及二项以上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吸烟、高TG、高GLU、高TCH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能是中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的原因.

    作者:宋宏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水合氯醛麻醉大白鼠心电图的研究

    动物心电图的描记是机能实验教学和研究中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常用青蛙、大白鼠、家兔、狗等动物进行实验.在这些动物实验中,大白鼠的耐受性较强,操作较方便,也比家兔便于固定,稳定性强,准确率高,所以,我们选择大白鼠进行ECG的描记实验研究.

    作者:方占荣;王炳钦;郝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针头固定,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的病例数.结果 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例数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例数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试验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蔡秀乔;何雪;杨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在于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为外科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600例骨折患者的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CT资料,三维图像表现及特征.结果 三维重建对骨折的显示较为直观.特别是三维重建对凹陷性骨折、脱位、旋转和骨外板的显示佳.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是轴位CT扫描的补充,结合轴位CT图像可以更准确、全面的了解骨折情况.

    作者:陈胜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方法 将门诊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液氮冷冻治疗后静点更昔洛韦;对照组单纯液氮冷冻治疗,疗程多3周.末次治疗后第4、8、12周观察复发率.结果 入组尖锐湿疣患者217例,193例患者完成了全部随访,试验组138例,对照组55例.试验组复发率14.5%,对照组复发率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液氯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肖立新;韩秀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关于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考

    通过对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的定位、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的分析,为下一步该系统数据交换平台、信息数据库和决策支持数据库等的建立奠定基础.

    作者:王显科;孙安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通过对64例车祸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作者体会此类患者的急救护理定位以症状诊断、对症护理和生命支持为基础,迅速患者评估伤情、确保急救ABC、正确止血固定和安全转运.本组车祸伤患者中,颅脑损伤占41.8%,解除其呼吸道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车祸伤急救护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彦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