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英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凯西莱片)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及门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2例.观察凯西莱片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情况.预防组72例,未预防组70例,预防组在抗痨基础上加服凯西莱片.抗痨基础上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共有4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口服凯西莱片,对照组口服齐墩果酸片.结果 与未预防组相比较,预防组谷丙转氨酶(ALT)>40 U/L发生率和ALT升高时间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方面,治疗组ALT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凯西莱片时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疗效,特别降酶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且易于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原发性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根治手术(BCS),选取同期5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改良全切除根治术(MRM).两组术后随访期为0.5~1.0年.结果 BCS组42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为83.3%(35/42),优于MRM组的60.0%(30/50),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保留乳房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单树国;佟冬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44例合并糖尿病急腹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均为急诊手术,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低血糖昏迷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证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正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按其病理类型和分期分组,分析复发与病理类型和分期的关系.结果 卵巢型与阴道直肠型及盆腔外型比较,术后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膜型与卵巢型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巢型与腹膜型比较、阴道直肠型与盆腔外型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与Ⅲ期、Ⅳ期患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率与病理类型和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伍志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而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类.其中皮肤变态反应性损伤在化妆品皮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30.O%~46.2%)[1,2].在化妆品诸多成分中能够作为变应原引起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成分也多达上百种.本文就常见的化妆品变应原及其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张连霞;朱晓敏;张晓军;何韶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及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东菱克栓酶、葛根素组)30例,对照组(复方丹参组)30例,均用药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7 d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1).结论 东菱克栓酶与葛根素联合运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施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 选取6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32例,对照组(尼莫地平)31例.两组控制血糖的方法相同,时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组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5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神经传导速度,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是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兴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钠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点滴唑来膦酸钠4 mg,每4周1次.结果 唑来膦酸钠治疗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7.5%,布桂嗪对照组治疗骨痛的总效率仅为37.5%.唑来脾酸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钠能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并能协同化疗促进缓解、降低患者的高血钙水平.
作者:吴小建;赖雪花;宋秋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对156例中老年冠心病人行24h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检出率高.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有效、无风险、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测方法,对中老年人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病理组织制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HE染色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其中用于细胞核染色的苏木素染液是决定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长期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在常规病理组织制片中一直使用的经典Harris苏木素液配方有下列弊端,如染液配制步骤复杂、某种试剂用量不合理产生沉淀、易形成氧化膜、染液有效期短等,其严重影响切片质量及病理诊断的质量.
作者:李纪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居各类癌症死亡的首位[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的10例胃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5-氟脲嘧啶(5-FU)缓释剂在直肠癌术中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1例直肠癌拟手术者采用配对设计分为两组,缓释亮剂组85例,患者于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5-FU缓释剂局部植入化疗;普通化疗组76列,于直肠癌根治术后行常规化疗.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观察其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结果 与普通化疗组患者相比,缓释剂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肿瘤复发少,患者死亡率低.结论 术中植入5-FU缓释剂效果明显,能减少复发和转移,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望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疗效.
作者:李志群;唐廷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的预后与血糖浓度的关系,为调节血糖浓度及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9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糖浓度,根据不同的血糖浓度将治疗前后的血糖分为低值组、正常组和高值组,分析各组的后遗症及死亡数,统计其差异性.结果 重度窒息新生儿在治疗前血糖与预后关系上总的构成比上存在差异,低值组与正常组、低值组与高值组间有显著差异,而正常组与高值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血糖与预后关系上总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低值组与正常组间、正常组与高值组间有显著差异;低值组与高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低值组、正常组、高值组三组间的治愈人数比较:治疗前后低值组间及高值组间治愈人数与未治愈人数间有显著差异而正常组间治愈人数与未治愈人数比较无差异.结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无论治疗前后低血糖都对预后有不良影响,而治疗前高血糖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无影响,治疗后血糖仍高者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治疗前后的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有差异性.新生儿重度窒息治疗时应严格控制葡萄糖的输注,并随时监测血糖,以免血耱异常的发生特别是治疗后引起的高血糖.
作者:陈国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本例是一例子宫肌瘤合并输卵管囊肿的病例,较为少见.通过各种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手术治疗切除子宫及其附件,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将诊疗经过及作者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振银;李映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良好控制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限酒等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腔径、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第1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螺内酯治疗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56.9±5.8 ml/m2和收缩期末客积指数29.3±5.2 ml/m2与常规治疗组64.8±6.2ml/m2、35.7±6.5 ml/m2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二尖辩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与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射血分数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螺内酯可阻抑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翟胜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官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工流产引产史.结论 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定向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间3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钻孔引流,观察疗效,总结优点.结果 28例逐渐恢复好转,2周后复查头颅CT血肿基本消失.3例死亡.2例死于多器管功能衰竭,1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CT定向血肿引流,并应用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缩短,疗效明显.
作者:林绍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腹式鞘膜内子宫切除与腹式全子宫切除两种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有子宫切除适应证的病人88例,腹式鞘膜内子宫切除36例,腹式全子宫切除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8例患者均I期愈合,腹式鞘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时间上长于腹式全子宫切除,但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腹式鞘膜内子宫切除优于腹式全子宫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匡贵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甲氧氯普胺(商品名:胃复安)是临床常用止吐剂.由于其止吐作用强,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在临床小儿科中广泛应用.由于儿童药物代谢能力不足,当该药过量时,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导致甲氧氯普胺中毒.我院2007~2008年对门诊收治的26例甲氧氯普胺过量致锥体外系反应息儿用山莨菪碱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的病因明确,主要是由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但目前研究认为:本病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体内内分泌原因,主要是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促使皮脂分泌活跃、增多.毛囊皮脂腺开口被阻塞是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在毛囊闭塞的情况下,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形成痤疮基本的损害炎性丘疹.
作者:黄慧嫦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