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子义;袁静;王召钦;胡毅文;陆普选;马汉武
目的确立冰冻红细胞标准制备方法.方法通过比较手工法及洗血仪制备程序及冰冻红细胞质检结果,探索出适制备方法.结果洗血仪制备产品的上清游离Hb、甘油残余量、红细胞回收率等指标优于手工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结论洗血仪程序可作为冰冻红细胞标准制备程序.
作者:赵阳;黎世杰;陈扬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行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行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治疗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针对高血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无死亡及低血糖休克发生;术后切口表浅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无伤口感染导致手术失败的病例;无因护理不当造成其他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患者顺利度过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关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爱宁;王熠平;李桂梅;李凤云;冯志英;梁瑞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华支睾吸虫成虫RNA聚合酶Ⅱ延长因子(RPEF)基因PET重组质粒,分析其编码序列.方法根据RPEF基因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华支睾吸虫质粒文库模板中扩增RPEF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PCR产物和空质粒PET30a(+)同时用BamH Ⅰ和Sal Ⅰ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纯化回收后建立连接反应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0a(+)-RPEF经双酶切、PCR、测序鉴定后证明获得正确的重组克隆.结果成功构建出RPEF基因原核重组质粒PET30a(+)-RPEF.序列分析表明,RPEF蛋白与鼠类RNApolymerase Ⅱ延长因子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结论RPEF基因在华支睾吸虫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PEF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ET30a(+)-RPEF的成功构建可为更深入地分析其基因功能、肝吸虫病药物靶标的筛选奠定基础.
作者:张咏莉;余新炳;吴德;吴忠道;毕惠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被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医院消毒隔离防护等预防措施对控制SARS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对深圳东湖医院的一线SARS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及行为因素问卷调查,并抽血送检SARS抗体.结果(1)339名医务人员,其中一线接触患者医务人员168人,无一人发病.(2)一线医务人员118份血清标本,深圳市CDC检测60份全部阴性,我院检测118份均阴性.(3)病房严格划分医务人员通道及患者通道,设立二道间,病房通风良好.(4)全院97.2%医务人员服用了病毒唑,其次是达菲和抗病毒中成药,并一直间断使用.(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的过程几乎100%穿了隔离衣,戴1个一次性口罩加1个12层棉口罩和流水洗手.(6)100%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内正常回家生活,大多数医务人员在下班回家前没有洗澡及更衣.结论严格科学的消毒隔离方法,良好的病房结构及通风,药物性预防能有效控制SARS院内感染.
作者:骆子义;袁静;王召钦;胡毅文;陆普选;马汉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不同使用方式对择期剖宫产患者生殖道菌群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20例,A组,手术前后均不使用抗生素;B组,手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d;C组,于手术中常规应用抗生素1次.每例分别在术前、术后3d、术后7d行阴道液、宫腔液细菌培养,观察手术前后生殖道菌群变化,并记录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晚期产后出血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前阴道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4.58%,手术后为76.26%(P<0.05);手术中胎盘娩出后官腔物培养均为阴性.A组手术前后3d及7d阴道内液培养仍以厌氧菌为主;而B、C两组手术后3d、7d阴液培养则以需氧菌为主;三组官腔内细菌培养阳性率接近;术后产褥病率三组相近;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剖宫产术中及手术后应用抗生素易使患者出现菌群失调,剖宫产术后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麦卫阳;凌莉;李映桃;黄锡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收集、加工有关人体寄生虫学图片及视频资料,应用数据库及网页制作技术建立通过网络或光盘方式提供多媒体教学所需的多媒体素材库.方法通过扫描、互联网、数码显微镜、录像模数转换等手段获取图片及视频数码资料,经图像或视频软件加工处理后,按寄生虫学分类系统及素材内容分类编码,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及FrongPage和Active Server Pages网页制作等技术,构建内容丰富、界面友好、检索方便的多媒体素材库,以网站的形式置于校园网服务器上,通过intranet或internet提供服务,同时制作单机光盘版.结果收集、加工、制作近200种寄生虫的图片3000余幅,视频片段近百条,内容涉及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素材库网络版和光盘版,为网络用户及单机用户提供服务.结论专业多媒体素材库内容系统齐全、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在收集、加工多媒体素材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可满足不同专业、层次多媒体教学需要;一定程度解决了实验教学标本短缺的问题,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改进实验考核方式以及减轻教师劳动强度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吕刚;黄旭;林先念;陈洛夫;潘汀淇;余志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对SD大鼠光感受器细胞毒性作用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雌性SD大鼠76只,分12组,正常对照组4只,其余组各6只.于大鼠生后50d,分别一次腹腔注射MNU 40mg/kg、60mg/kg和80mg/kg.在MNU处理后24h、48h、3d和7d,处死大鼠,取眼球,做组织学检查.结果不同剂量的MNU均引起视网膜损伤,其损伤的程度与MNU剂量呈正比.作用24h后,可见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核固缩和光感受器细胞外节部定向障碍;48h或3d后,可见光感受器细胞丧失;7d后,外颗粒层和光感受层仅剩下少数几层或几乎完全消失.结论MNU对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有选择性的毒性作用,该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林少春;杨锦南;陈慷;胡世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重组蛋白纯化和复性的佳条件.方法重组质粒PGEX-4T-1-LDH在E coli BL21中表达,表达产物用酶裂解法洗涤、变性、复性、Q-Sepharose High Performance离子交换层析方法纯化.结果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其纯度达到9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纯化效果好.
作者:李莉;宁云山;吴英松;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基因芯片(或DNA芯片、微阵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在1cm左右的芯片上可以同时分析几百至数万个基因,具有高通量、快速获取有关生物学信息的特点,在基因表达谱分析、疾病诊断和预测、病原体检测、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重要传染病,基因芯片将在肝炎病毒的检测中显示其价值.
作者:陈伟;李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采用彩色多普勒B超对胡桃夹现象的诊断特点.方法对33例病人观察组中,23例为发作性血尿,9例为体位性蛋白尿,1例为精索静脉曲张症;另有30例同龄健康人作对照组.由美国阿帕奇RX-4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观察组33例病例的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左肾静脉狭窄前扩张部位近端内径较狭窄部位宽2倍以上,直立位比平卧位时更为明显.肾动脉测量结果:左侧肾动脉内径6.90±0.52mm比右侧肾动脉内径7.15±0.64mm狭窄(t=2.3,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不明原因的血尿,体位性蛋白尿,采用彩色多普勒B超检测左肾静脉情况,直立位比平卧位时更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崔一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培养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材的教学方法.方法对本校1998~2000级检验本科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进行了教学改革.结果通过问卷学生反映此种教学方法所授的内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实用性强,考试方式合理,体现了检验专业的特点.结论培养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材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作者:姬云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流行期间,做好发热病人隔离留院进行医学观察,是保证不漏掉1个病人,防止SARS疫情扩散的有效措施,也是稳定社会,安定人心的一项重要手段.
作者:陈建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黄体期避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门诊就诊的身体健康、无甾体避孕药禁忌症,无保护性生活超过120h,或在同一周期中有多次性生活的妇女,自愿要求避孕以避免非意愿妊娠,并保证服药至下次月经不再同房或坚持使用屏障避孕者,有效观察人数68人.在下次预期月经来潮前10d之内,口服米非司酮25mg,早晚两次,连服2d,总量为100mg.48h后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月经提前来潮,按时,延迟来潮均为成功,尿HCG(+)、B超证实孕囊大小与月经相符为失败.结果68例中有4例妊娠,总有效率为94.1%.妊娠率与服药前的性生活次数呈正相关,次数越多怀孕的机率越大.副反应轻微,一般不必处理.月经改变以月经延迟多见.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黄体期,为那些无保护性生活超过120h或同一周期有多次性生活的妇女,尤其青少年、未产者、不适宜IUD避孕者,提供了一种预防非意愿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涂冬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及母体血压的影响.方法用丹参治疗中度妊高征患者75例,观察患者的SOD、MDA、NO、ET、TXA2、PGI2、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中SOD、NO、PGI2、ET、MDA、TXA2较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但治疗后母体平均动脉压变化及尿蛋白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药丹参对妊高征患者血中SOD、MDA、NO、ET、TXA2、PGI2有显著改善.
作者:赵杨;佘若菁;闻良珍;苏春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肝硬化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38例小儿肝硬化进行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和转归的分析,并与同时期成人肝硬化对比.结果小儿肝硬化23例(60.5%),其中乙型肝炎19例;其次胆汁性肝硬化4例(10.5%)、前瞻性静脉海绵样变性3例(7.9%).小儿肝硬化主要症状为乏力、纳差、浮肿,体征以肝脾肿大、腹水、黄疸多见,肝掌、蜘蛛痣少见.结论实验室检查对小儿肝硬化无特异性诊断价值.小儿肝硬化的预后除与病因有关外,还取决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李德昌;林潮双;黄桂梅;陈金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新开展采用自体足底皮移植修复眼睑缺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自体足底皮的取材制备与保存方法,足底皮移植修复眼睑缺损术前后护理.结果手术前后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手术的成功,效果满意.结论采用自体足底皮来修复眼睑的形态和功能,使患者保留了美丽,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李熔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确保血液质量与临床用血安全和无偿献血制度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体检时心理咨询与问卷调查方法对2100例无偿献血者各种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2100例无偿献血者中,各种心理状态归纳如下:发扬救死扶伤精神的心理43.14%占主要;健康投资心理14.05%;防病心理11.33%;体检心理19.67%;尝试心理4.29%;惧痛心理3.29%;隐匿心理1.81%;其他2.43%.结论加强<献血法>及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领导层宣传;提高献血者的献血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确保献血者心身健康,以利于安全献血.
作者:周银素;林锦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疟疾流行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防治经验,探讨疟疾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方法对1996年至2000年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流行病学分析总结进行分析,捕捉按蚊鉴定分种.结果广州市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经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下降,1996~2000年全市共发生疟疾1246例,未发生暴发流行,也没有出现本地恶性疟传播.结论在疟疾流行期间,应多部门合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疟疾传播.在基本控制期间应以加强基层镜检站建设和发热病人疟原虫检查为主.
作者:任文锋;刘小宁;周端华;冯月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徐闻县目前疟疾防治工作状况,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徐闻县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3个乡镇9个管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工作人员逐户上门问卷调查;对医疗机构和私人诊所抽查处方和血检登记;学生疟防知识问卷调查等.结果共调查121543人,发现2002年有疟史22人(其中恶性疟5人),发病率为1.81/万;三个镇同期报告疟疾疫情为0,漏报率为100%.三个镇共问卷中小学生928人,其中知晓疟防知识67人,知晓率7.22%;村民走访4540人,其中知晓疟防知识231人,知晓率5.13%.结论徐闻县各镇普遍存在疟疾疫情漏报,村民和学生疟防知识贫乏,自我保护意识差,各卫生院缺乏镜检器材和检验员镜检技术差.
作者:林荣幸;潘波;邹勉;懂家纯;周大森;张启明;吴军;吴文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在实施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策略16年的广东省江门市区,分析免疫复盖人群HBsAg阳性原因,为提高乙肝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市区四所中小学校进行乙肝感染史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并查阅历年体检(乙肝血清监测)记录,获得HBsAg阳性者名单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四所学校中共调查5625人,查出HBsAg阳性者63例,阳性率为1.12%(63/5626).63例中无乙肝免疫史19例,占30.15%;免疫史不详7例,占11.11%;未及时免疫18例,占28.57%;非全程免疫5例,占7.93%.母亲HBsAg阳性14例,占22.22%.结论开展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地区,免疫复盖人群HBsAg阳性者主要为漏注疫苗者和出生后不及时免疫者.为进一步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必须从提高计免工作质量人手,降低漏注率和不及时免疫率.
作者:卢关平;许健莲;文美贞;叶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