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平;许建邦
目的了解此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中家庭聚集病例的发病情况,发现其感染来源及传播途径,为防止家庭聚集病例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描述性研究、电话随访.结果家庭聚集病例感染主要来自医院,占家庭聚集总病例的77.78%;与病人只有单纯生活接触的发病较少,占家庭聚集总病例的22.22%.
作者:刘维斯;秦鹏哲;蔡文峰;李泽荣;周端华;王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腰痛病人的性别、年龄、腰痛的原因及发病时间,从而寻找预防腰痛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990~2002年在我院住院腰痛病人106例病历为调查研究对象.结果腰痛病人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以51~60岁居多,占24.53%;腰椎间盘突出症(62.26%)和腰椎退行性变(51.8%)是腰痛的两大原因;腰痛时间多为1年以内,占65.09%(初次就医诊治).结论应加强腰痛的预防工作.重点在女性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开展,同时应注意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退行性变的防治研究,腰痛病人也应及早到医院正规治疗.
作者:何镜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对食蟹猴疟原虫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的影响.方法受疟原虫感染实验猴在肌注和静注青蒿琥酯各60mg之前、之后0h、2h各感染一批大劣按蚊;另取部分药前感染的大劣按蚊在感染后第3天和10.5天吸药血,另设一对照组吸正常猴血.各组实验蚊均在感染后第9天解剖蚊胃和第13天解剖涎腺,观察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情况.结果药前组和药后0h组的蚊胃及唾腺感染阳性率均为100%,两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卵囊平均大小、子孢子平均感染度都无显著性差异(P>0.5);药前组和药后2h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5);大劣按蚊感染后第3天和10.5天吸药血组和吸正常血组,蚊胃卵囊平均密度、卵囊大小、子孢子平均感染度都无显著性差异(P>0.1,P>0.5).结论青蒿琥酯对食蟹猴疟原虫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孢子增殖及子孢子进入唾腺无直接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艳文;何登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金叶败毒制剂拮抗HCMV感染的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建立HCMV感染细胞膜型,给予金叶败毒制剂干预后,FQ-PCR法检测细胞内、维持液HCMV DNA拷贝数,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IL-6蛋白含量,同时观察致细胞病变作用(CPE)的产生及传播,设立病毒对照组和更昔洛韦(GCV)药物对照组.结果分别于感染后24h、48h,实验组细胞内及维持液HCMV DNA拷贝数(5.35±0.58lgGE/106HEL,2.78±0.32lgGE/106HEL)明显低于病毒组(6.12±0.65lgGE/106HEL,3.31±0.38lgGE/106 HEL,P<0.05),持续至感染晚期,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感染晚期实验组细胞内病毒负荷量(7.97±0.81lgGE/106HEL)高于药物对照组(7.05±0.71lgGE/106HEL,P<0.05),但两者维持液内病毒量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于感染后12h、24h,实验组维持液TNF-α、IL-6蛋白含量(0.63±0.06pg/ml,38.26±4.19pg/ml)明显高于病毒组(0.55±0.04pg/ml,31.12±4.53pg/ml,P<0.05)和药物对照组(0.56±0.05pg/ml,32.40±4.97pg/ml,P<0.05),在感染后24~36h达高峰(P<0.01).实验组和药物对照组CPE出现(感染后96h)均晚于病毒组(感染后48h),且发展缓慢,感染后168h仅为++,而病毒组则达到++++.结论金叶败毒制剂可有效抑制感染细胞内HCMV DNA复制及病毒自受染细胞内释放,并能促进TNF-α、IL-6蛋白分泌,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拮抗HCMV感染、保护细胞的效用.
作者:赵杨;闻良珍;陈敦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出CD34+造血干/祖细胞,然后将其注射入致死量照射小鼠体内,以研究其重建造血功能.方法胚胎干细胞自由分化形成胚胎体后,加入造血刺激因子混合液以诱导产生CD34+造血干/祖细胞,将这些造血干/祖细胞注射入经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观察小鼠存活率的改变,并取存活2个月的小鼠骨髓和脾脏,PCR检测嵌合体形成.结果体外分化第13日CD34+造血干/祖细胞比例可高达17.36%,将这些细胞注射入致死量照射小鼠后,可提高存活率达86.67%,存活小鼠的骨髓和脾脏均检测到供体来源的细胞.结论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获得CD34+造血干/祖细胞,且后者具有其相应的正常生物学功能.
作者:周其锋;何志旭;冯炼强;黄绍良;李树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清城区现阶段血防现状,为制订新时期血防监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入村核对、电话查询和实地调查.结果现有历史病人2020名,其中男性1195人、女性825人,60岁以上的占50.79%(1026/2020).68.81%经有效治疗,31.18%低效治疗者的末次治疗年份均在1980年以前,73.65%(464/630)的阳性病人距今36年,60岁以上的低效治疗者占67.94%(428/630).死于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肝癌或肠癌的占4.95%(100/2020);全区仍有20万平方米的原螺区还存在隐患.结论清城区血防成果巩固.
作者:刘清源;黄世祺;林燕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门脉高压症是各种肝硬变的主要继发症.针对该病的并发症之一的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仍采用外科手术切脾治疗[1].我院在切脾手术中,均常规进行自体脾血回输.在目前日益提倡成份输血,严格输血适应症的医疗模式下,脾切除术中自体脾血回输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如何实现自体脾血回输,怎样提高回输成功率是值得探讨的临床护理问题.现将我院1996年3月~2001年3月在术中护理回输脾血328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曹春莲;黄翠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改良X射线防护的方法.方法对X射线的防护不仅限于个人用品,更重要的是在建筑防护上考虑.结果由于X射线对天花、地面、墙身、门、窗影响大,故搭挂铅皮均应注意钉孔的保护,以免X射线从钉孔泄漏.工程完工后装入机器,在工作状态下,由防疫部门采用仪器检测X射线无泄漏现象.结论对诊断室的墙身、楼地面、门窗、防护门、洞口、嵌入体和缝隙等所采用的材料厚度、构造按设备要求,有效地保护医务人员不受X射线的照射.
作者:陈锡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州港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方法收集1997~2002年广州港4所中小学生的体检资料.结果广州港4所中小学生平均营养不良发病率为23.39%,肥胖发病率为6.34%.营养不良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肥胖发病率则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男女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同时存在.今后的学生营养工作应防治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并举,全面推行以学校为中心的全民营养教育.
作者:陈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华支睾吸虫囊蚴cDNA表达文库,为筛选特异诊断抗原和疫苗候选抗原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华支睾吸虫囊蚴总RNA;用Clontech公司SMARTTM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并按其操作方法进行,进行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PCR产物经蛋白酶K消化、纯化后,进行SfiⅠ酶切;用ChromaSpin 400柱将酶切产物进行分级分离,经1.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回收0.4~4kb的组分,并与λTriplEx2载体连接;连接产物经体外蛋白包装,产生未扩增文库;检测未扩增文库滴度和重组效率后,进行文库的扩增,并测定扩增文库的滴度;随机挑取9个噬菌斑,用载体克隆位点两端的引物进行PCR扩增,以检测所构建的cDNA文库的质量.结果未扩增文库滴度达7.0×107pfu/ml,扩增文库滴度达2.5×108pfu/ml;用载体两端的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扩增文库中,含1kb以上的占30%左右,1kb~500bp占69%.结论已成功地获得一高质量的华支睾吸虫囊蚴cDNA表达文库.
作者:陈守义;余新炳;徐劲;虢国泰;蒋忠军;吴德;胡旭初;李军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扩增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主要表膜抗原Sta56的开放读码框(ORF)全长,并进行序列比较研究.方法小鼠接种传代和体外细胞扩增分离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用PCR方法扩增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56基因,并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测序载体,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结果扩增出Sta56的ORF全长,并TA克隆到测序载体pMD18-T vector,测序结果与Karp标准株的同源性为99.4%.结论 Sta56全长ORF克隆扩增成功,为进一步构建表达载体,进行Sta56蛋白表达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赖延东;郑小英;黄炯烈;詹希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老年人睡眠障碍是加速衰老并直接影响健康的常见病症,药物对症治疗效果多不满意[1].我科采用单盲法观察了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2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及抗原性变异情况.方法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和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交叉血凝抑制实验对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提取病毒RNA,用一步法RT-PCR扩增血凝素基因(H3A),产物纯化后,并将其克隆到pMD18-T Vector,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02年1~10月共获得流感病毒246株,其中H3N2亚型210株,占85.4%,H1N1亚型2株,占0.8%,B型34株,占13.8%;2002年流感流行的高峰是6月;抗原性分析显示,2002年广东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A/粤/236/2002和2001年流行株A/粤/448/2001以及目前国内代表株A/闽/151/2001的抗原比分别是5.6和4.0;其HA1区氨基酸序列和国际代表株A/悉尼/5/97同源性为94.2%,有19个氨基酸差异,其中发生在抗原决定族A、B、E上的有6个,受体结合部有3个.结论 2002年广东省流感病毒以H3N2亚型为主,其流行的分子基础是基因变异导致抗原性发生漂移.
作者:鄢心革;陆家海;张欣;彭国文;万卓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包膜蛋白E2在HCV入侵宿主细胞中起重要作用,CD81可能是HCV的受体或共同受体,进一步研究CD81和HCV E2的相互作用,有助于HCV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代志琰;李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开平市城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和提供防治对策.方法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00至10∶00采样镜检.结果共检查34所托幼机构8591名儿童,检出有蛲虫卵1036人,阳性率12.2%;其中私立机构阳性率14.4%(404/2744)显著高于公立机构的11.2%(657/5847);各年龄组儿童的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环境消毒和药物防治的综合措施,控制儿童蛲虫感染.
作者:吴松润;司徒荣阮;梁先进;邝会添;陈缘超;吴丽兰;陈健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前,抗HCV检测已广泛应用于HCV感染的诊断及大规模血液筛查.但由于HCV感染窗口期的存在以及某些耐受人群未发生血清转化等,使抗HCV检测未能准确反映患者体内HCV的感染状态.而用于确诊及定量检测HCV感染的PCR、bDNA和NASBA等技术也有各自的局限性.血清HCV抗原的酶免疫检测技术(HCAg EIA)为HCV 感染的早期诊断、大规模筛查、定量检测等提供了较好的技术路线.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原理、流程及其效果评估.
作者:夏虎;黄建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SIEA28kDa蛋白分子的氨基酸组成.方法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SIEA28kDa抗原组分样品中氨基酸成分,并在Expasy中数据分析与比较.结果 SIEA28kDa分子抗原主要由13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甘氨酸在其氨基酸组成中比值大,在Expasy中根据其氨基酸组成的比值及其一级属性参数比较发现6种Score值较高的血吸虫蛋白质分子,但SIEA28kDa分子与它们均有不同方面的差别.结论 SIEA28kDa分子可能不是6种Score值较高的血吸虫蛋白质分子中的任何1种,但与它们在氨基酸组成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与GST相似性较低.
作者:谭耀武;汪世平;刘立鹏;徐绍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49例尿道下裂患儿及其家长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特殊的心理护理,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49例尿道下裂患儿及家长都能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结论尿道下裂目前尚未有一种十分完美的手术方法,所以护士要耐心帮助和鼓励患儿及家长正确认识疾病及对待治疗效果,全面配合医生治疗,以获得疾病的痊愈.
作者:曾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国新疆细粒棘球绦虫表膜蛋白Eg95的全长基因结构及尝试其在甲醇酵母中表达.方法PCR从细粒棘球蚴头节DNA中扩增含有全长编码区序列(cds)的基因,克隆到T载体中测序.再亚克隆到pMETαA中,构建不带6个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质粒,转化甲醇酵母,分析Eg95全长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了细粒棘球蚴绦虫1262bp的Eg95全长基因,含有两个内含子,外显子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细粒棘球绦虫Eg95 cds完全一致,但扩增的基因与已知的其他Eg95全长基因存在差别.1μg重组质粒的表达盒转化甲醇酵母PMD16,获得了Eg95基因重组工程酵母10个,其中非同源重组子3个.甲醇诱导非同源重组酵母特异表达出了分子量约为17kDa与Eg95cds编码蛋白接近的蛋白.酵母培养上清SDS-PAGE未见该蛋白条带出现,表达的蛋白可能主要位于酵母表面.结论克隆到Eg95属于一个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其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含有内含子的全长基因同样可在酵母中进行表达.
作者:胡旭初;徐劲;陆家海;陈守义;余新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发生发展概况、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蛋白质组研究的方法及其进展,列举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常用数据库及其一些应用.
作者:李孜;吴忠道;余新炳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