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绵竹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参与意愿调查

曾晓琼;肖代兴;杨兆华;刘毅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与意愿, 农民
摘要:目的 了解探讨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为进一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绵竹市的农村居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样本人群,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 578户、4 648名农村居民接受了调查.有7.9%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成员有住院史的家庭都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农村居民参与意愿不强主要不是经济原因,而是非经济因素引起的.参合费由集体统一收取和管理为放心.部分农村家庭希望镇乡医疗机构门诊减免治疗、挂号和住院治疗的药品费等.结论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是制约农村居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切开挂线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对比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起病急,变化快,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如延误治疗,可造成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不良后果.现将我院自2000~2007年间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26例肛周脓肿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车敬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隐裂牙146例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对146例隐裂牙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32例患者146颗隐裂牙进行治疗,治疗措施包括粘固带环、牙髓治疗、调、人工冠修复.结果 隐裂牙好发年龄30~50岁,早期隐裂牙治疗成功率87.50%,中晚期治疗成功率93.48%.结论 隐裂牙经综合治疗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海云;徐如元;黄卫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病毒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近年来因营养过剩和血糖检查普及,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糖尿病与慢性病毒性肝病并存很常见,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肝脏是胰岛素降解的主要器官,病毒性肝炎造成肝细胞损伤,使得糖代谢发生障碍,病毒性肝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群的两倍左右[1].当合并糖尿病时可加重其病情,我院自2005~2006年共收住病毒性肝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经系统治疗及护理指导,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闻丽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氧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菌痢154例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疗效及喹诺酮药物在儿童中应用的毒副作用.方法 对234例小儿急性菌痢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4例)用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80例用头孢噻肟钠治疗,用药疗程3 d.观察两组退热情况及大便性状、次数改变,并观察治疗组药物毒副作用和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仅5例发生轻微反应,随访6月至5年来发生骨关节改变.结论 氧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

    作者:欧阳柯;李琳;谭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我院近几年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0余例,使患者重获髋关节生理功能,达到稳定无痛、腰体等长的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术后疗效肯定.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晓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肠溶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疗程7~10 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5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病人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2例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预防肺部并发症,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和术后颈部制动及做好康复指导.结果 12例病人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颈椎骨折脱位的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围手术期的恰当护理对术后功能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琼芳;周伟民;李晓耘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确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急诊PCI指征共60例患者入选,随机分为经桡动脉组32例(TRA组)、经股动脉组(TFA组)28例,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随访3月,评估术侧桡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在处理病变血管支数、病变程度,以及在PCI术操作时间、疗效和成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术后TFA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TRA组(P<0.05).术后三个月随访TRA组仅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是安全争可行的,且有显著优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潘港;徐细平;冯小坚;龙胜春;罗琼;徐晓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小儿断指再植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18例(24指)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资料,在1~16倍显微镜下,对18例小儿有再植条件的断指予清创后进行再植;术后保暧,抗炎,抗痉挛等治疗.结果 再植后存活23指,存活率95.8%.术后经3~6个月的随访,存活指功能、外观及长度良好.再植指总优良率达100%.结论 小儿断指再植的适应证宽,成活的关键是彻底地清创,精确无误的血管吻合,认真仔细地修复各组织和术后早期积极功能锻炼.

    作者:叶晓斌;扬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颈椎病305例X线表现与临床症状分析

    颈椎病系指颈椎骨质、关节及其附近软组织退行性改变造成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等受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和颈椎及其关节改变的疾病.主要包括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钩椎关节病等.简易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X线检查是颈椎损伤及某些疾患诊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颈部基本常用的检查技术,现已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徐文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47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及围产儿预后.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479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研究组)和随机抽取同期分娩479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及围产儿预后.结果 ①研究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研究组产钳助产、剖宫产、静滴催产素,软产道损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研究纽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研究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常见的头位异常,产程中及早发现,积极处理,部分枕横位及枕后位可机转为枕前位分娩,如处理不当,导致难产、母婴危险性增高,围产儿预后欠佳.

    作者:赖瑞霞;林秋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喙突移植克氏针固定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喙突移植术在治疗重度肩锁骨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切开交位交叉克代针内固定,同时,将来有联合肌腱之喙突骨块用螺丝钉固定在锁骨上.结果 术后106例患者随访1~2年,98例功能及肩外观恢复良好,优良率92.4%.8例疗效欠佳,其中5例出现肩锁关节再脱位,3例出现肩关节弹响及疼痛.结论 喙突移植术治疗重度肩锁骨关节脱位效果肯定,但手术中应注意,喙突游离范围不能过大,凿取骨块大小,厚度均应适宜,且移植部位应尽可能准确,术后制动时间不应小于6周.

    作者:郑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

    目的 通过比较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牵引治疗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96例幼儿股骨干骨折(断端均出现移位,因为单纯骨折无移位可行石膏固定或支具治疗)的资料,男性65例,女性31例,年龄1.5~14.0岁,平均7.6岁.随访时间3~44个月(平均19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合并症.结果 本组病人骨折全部愈合,所有病例术后2~3周均出现骨痂,4~5周后骨痂生长良好.术后4~10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延迟或不愈合、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术是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不稳定性骨折和多发伤病人尤为适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强;李文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术中静脉注射丙泊酚10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分成观察组丙泊酚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0~2.5 mg/kg,等待30 s施行手术.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麻醉药物,按常规人工流产术操作进行手术.结果 观察组镇痛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扩张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但两组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静脉注射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操作简单、安全、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梁玉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小儿急性骨髓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18例小儿急性骨髓炎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测小儿急性骨髓炎的骨髓腔、骨质、骨膜及局部软组织的病变范围、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结果 小儿急性骨髓炎中,发生于股骨6例,胫骨8例,肱骨3例,髂骨1例.超声影像显示骨质破坏,局部软组织水肿,骨膜下脓肿,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积脓.结论 骨膜下脓肿是急性骨髓炎的重要特征;超声是诊断小儿急性骨髓炎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费正东;孙满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润纱布外敷,实验组除创面外敷液体中加入胰岛素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记录两组治疗两周显效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敏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5例分析

    肩胛骨骨折发生率较低,文献报道占全身骨折的0.5%~1.0%[1].近来来随着交通运输及建筑事业的发展,高能量多发伤日趋增多,肩胛骨骨折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也逐渐引起重视.我院自2001~2007年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加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肩胛骨骨折,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江新民;徐斌;邹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培养

    护理工作是医疗保健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护理职能多元化的发展,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等一系列观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声誉.因此,护理人员健康的职业素质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多方面来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培养.

    作者:陈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绵竹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参与意愿调查

    目的 了解探讨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为进一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绵竹市的农村居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样本人群,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 578户、4 648名农村居民接受了调查.有7.9%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成员有住院史的家庭都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农村居民参与意愿不强主要不是经济原因,而是非经济因素引起的.参合费由集体统一收取和管理为放心.部分农村家庭希望镇乡医疗机构门诊减免治疗、挂号和住院治疗的药品费等.结论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是制约农村居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作者:曾晓琼;肖代兴;杨兆华;刘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乙肝DNA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与各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50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两对半).结果 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阳性率95.7%),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c阳性(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阳性率54.0%)其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结论 HBV-DNA与HBeAg的存在明显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应用乙肝血清标志物来判断HBV是否在体内复制,更要结合PCR检测技术来测定HBV-DNA含量.

    作者:张代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