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丽春
目的 探讨泪小管断裂顺环形置管吻合法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1例泪小管断裂顺环形置管吻合后患者,进行细致的泪道护理及心理护理,随访1年.结果 11例患者均伤口愈合良好,泪道冲洗通畅.结论 术前术后适宜的心理护理及泪道护理能有效减少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徐义香;钟琳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肿瘤康复期患者护理指导的内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家庭访诊、电话随访、信访、定期来院咨询等方法,从病人的心理、营养、康复及家属应对等方面进行护理指导.结果 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无一例肿瘤患者放弃治疗.结论 针对性地对肿瘤康复期患者实施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吉雅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探讨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为进一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绵竹市的农村居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样本人群,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 578户、4 648名农村居民接受了调查.有7.9%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成员有住院史的家庭都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农村居民参与意愿不强主要不是经济原因,而是非经济因素引起的.参合费由集体统一收取和管理为放心.部分农村家庭希望镇乡医疗机构门诊减免治疗、挂号和住院治疗的药品费等.结论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是制约农村居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作者:曾晓琼;肖代兴;杨兆华;刘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润纱布外敷,实验组除创面外敷液体中加入胰岛素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记录两组治疗两周显效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敏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妇女病普查无症状的妇女中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5~2007年已婚育龄妇女选择TCT套餐检查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共普查8 349人,其中自愿选择TCT检查2 382例为A组,再从5 967例选择宫颈巴氏涂片妇女中选取年龄、孕次、产次、职业和文化程度与A组无显著差异者2 382例为B组.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及腺上皮以上的病变,所有阳性病例均在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查出阳性病例78例,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和腺细胞(ASCUS)4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9例,鳞癌1例.阳性率为3.27%.B组查出阳性病例48例,其中ASCUS 28例、LSIL 15例、HSIL 5例.阳性率为1.79%.两组的阳性栓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TCT用于妇女病普查中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率,可弥补现阶段广泛应用的宫颈涂片的不足,减少漏诊,提高妇女病普查的水平.
作者:杨素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的局部组织因某种原因延长生长,以息肉的形式突出或游离于胆囊腔内.胆囊息肉能否癌变主要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其分型大致如下:①肌腺瘤;②炎性息肉;③胆固醇息肉;④肿瘤样息肉(腺瘤).4种类型息肉的临床症状相似,在B超、胆囊造影或CT检查时很难作出鉴别.对于息肉癌变,学者们有以下两点共识:首先,肌腺瘤、炎症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应视为绝对良性病变;其次是肿瘤样息肉(腺瘤)则应看作是癌前病变.有文献报道,18%的胆囊癌来自肿瘤样息肉恶化[1].现就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胆囊息肉适合的手术适应证,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
作者:熊世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PC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确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急诊PCI指征共60例患者入选,随机分为经桡动脉组32例(TRA组)、经股动脉组(TFA组)28例,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随访3月,评估术侧桡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在处理病变血管支数、病变程度,以及在PCI术操作时间、疗效和成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术后TFA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TRA组(P<0.05).术后三个月随访TRA组仅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是安全争可行的,且有显著优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潘港;徐细平;冯小坚;龙胜春;罗琼;徐晓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疗效及喹诺酮药物在儿童中应用的毒副作用.方法 对234例小儿急性菌痢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4例)用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80例用头孢噻肟钠治疗,用药疗程3 d.观察两组退热情况及大便性状、次数改变,并观察治疗组药物毒副作用和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5%,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仅5例发生轻微反应,随访6月至5年来发生骨关节改变.结论 氧氟沙星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
作者:欧阳柯;李琳;谭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因营养过剩和血糖检查普及,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糖尿病与慢性病毒性肝病并存很常见,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肝脏是胰岛素降解的主要器官,病毒性肝炎造成肝细胞损伤,使得糖代谢发生障碍,病毒性肝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群的两倍左右[1].当合并糖尿病时可加重其病情,我院自2005~2006年共收住病毒性肝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经系统治疗及护理指导,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闻丽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45例妊娠晚期选择晚期剖宫产病人,手术前10 min直肠(深度6 cm)放置米索前列醇200~400 μg.另选择性剖宫产病人48例作为对照组,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刻子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 μg.统计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产后2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新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放置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可靠,方法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永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肠溶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疗程7~10 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5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效μ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镇痛作用强的特点,因易被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代谢而具有恢复迅速和无蓄积等优点[1].本研究拟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普通胸外科手术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进行比较,并观察围术期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苏艺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通过对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从护理学角度上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夏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准确、安全、易行、方便测试温箱中新生儿体温的部位.方法 对60例温箱中新生儿腹股沟与腋窝温度同步测试.结果 将所测得1 809组体温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两部位的测量温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温箱中新生儿体温采用腹股沟温测量简便、易行,可用于替代腋窝温测试.
作者:戴金花;封岚岚;丁祥华;赵丽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院自2000年1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三枚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殿中肌骨瓣植骨治疗股骨颈骨折38例,得到随访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富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称为高原地区.高原大气压及氧分压低易致人体缺氧,由此而引起的一组疾病称为高原病或高山病,常见于平原移居或短期在高原逗留的人中[1],严重者引起死亡.特别是低海拔地区的人们到高海拔地区旅游、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红原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平均海拔3 600 m以上,为高度缺氧地区.作者在公安部门从事法医工作16年,对因高原病引起死亡的病例记忆深刻.
作者:蓝银茂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CT检查对新生几缺氧缺血性脑痛(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螺旋CT机,用OM基准线、0度角、层厚及层距5 mm连续平扫至颅顶.结果 53例临床怀疑HIE的新生儿,CT阳性发现HIE 43例,分别占受检者81.13%.结论 对可疑HIE的患儿进行颅脑CT扫描,能为临床上早期诊断HIE提供可靠依据.它不但可以直观地提供病损部位与病损程度,而且对预后的推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文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不同背景资料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每月月底对病区所有住院患者用自行设计的基于患者对优质护理指征观点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总体及各维度的评价较高;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为测定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护士在实施护理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注重服务的及时性,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赵先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骨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18例小儿急性骨髓炎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测小儿急性骨髓炎的骨髓腔、骨质、骨膜及局部软组织的病变范围、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结果 小儿急性骨髓炎中,发生于股骨6例,胫骨8例,肱骨3例,髂骨1例.超声影像显示骨质破坏,局部软组织水肿,骨膜下脓肿,骨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积脓.结论 骨膜下脓肿是急性骨髓炎的重要特征;超声是诊断小儿急性骨髓炎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费正东;孙满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化疗是一种应用特殊化学药物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或组织的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肿瘤病人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化疗药物在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也有不向程度的损害,常发生有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1].
作者:高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