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CT用于妇女病普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

杨素珍

关键词:TCT, 妇女病普查, 宫颈癌前病变,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妇女病普查无症状的妇女中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5~2007年已婚育龄妇女选择TCT套餐检查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共普查8 349人,其中自愿选择TCT检查2 382例为A组,再从5 967例选择宫颈巴氏涂片妇女中选取年龄、孕次、产次、职业和文化程度与A组无显著差异者2 382例为B组.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及腺上皮以上的病变,所有阳性病例均在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查出阳性病例78例,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和腺细胞(ASCUS)4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9例,鳞癌1例.阳性率为3.27%.B组查出阳性病例48例,其中ASCUS 28例、LSIL 15例、HSIL 5例.阳性率为1.79%.两组的阳性栓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TCT用于妇女病普查中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率,可弥补现阶段广泛应用的宫颈涂片的不足,减少漏诊,提高妇女病普查的水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咳嗽变异性哮喘28例误诊原因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又称隐匿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唯一的[1]临床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无明显肺部体征,因此常不被医生们所认识,易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笔者总结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CVA被误诊28例病人.

    作者:李一欣;徐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重组人Ⅱ型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T淋巴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情况及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对CXCR4在AS中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益赛普治疗组,来氟米特和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CXCR4表达情况及ESR、CRP表达情况和AS患者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S患者外周血的CD3+ CXCR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益赛普能较来氟米特和柳氮磺吡啶显著地抑制CXCR4表达、降低BASDAI评分,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炎症活动性指标,有效地缓解和改善AS病情.结论 益赛普不仅能抑制了TNF-TNFR相互作用,同时其可能也通过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表达CXCR4,进而抑制CXCR4趋化T淋巴细胞进入关节腔,更有效地改善AS患者病情.

    作者:饶咏梅;祖蓓蓓;李美荣;王向党;王美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胆囊息肉手术适应证探讨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的局部组织因某种原因延长生长,以息肉的形式突出或游离于胆囊腔内.胆囊息肉能否癌变主要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其分型大致如下:①肌腺瘤;②炎性息肉;③胆固醇息肉;④肿瘤样息肉(腺瘤).4种类型息肉的临床症状相似,在B超、胆囊造影或CT检查时很难作出鉴别.对于息肉癌变,学者们有以下两点共识:首先,肌腺瘤、炎症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应视为绝对良性病变;其次是肿瘤样息肉(腺瘤)则应看作是癌前病变.有文献报道,18%的胆囊癌来自肿瘤样息肉恶化[1].现就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9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胆囊息肉适合的手术适应证,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

    作者:熊世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96例顽固性鼻出血的患者在鼻内镜下应用双极电凝止血并辅以完善的护理.结果 96例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并止血成功.随访半年,均无再次鼻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定点准确,止血迅速,辅以周密细致的护理,一次性止血成功率高.

    作者:王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地西泮异丙酚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地西泮、异丙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并与单用异丙酚麻醉进行比较.方法 门诊抽取120例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为异丙酚+地西泮,B组为单纯异丙酚组.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与用药2 min时生命体征改变、异丙酚用药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组的异丙酚用量、术中反应及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均优于B组.结论 地西泮、异丙酚复合麻醉适用于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优于单用异丙酚麻醉.

    作者:柯齐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文拉法新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对抑郁症患者60例给予文拉法新采用开放式投药法,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而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文拉法新治疗第6周末痊愈27例(45.0%),显效28例(46.7%),有效4例(6.7%),无效1例(2.6%).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能够接受.结论 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李守昌;杨玉欣;刘凤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润纱布外敷,实验组除创面外敷液体中加入胰岛素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记录两组治疗两周显效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敏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一些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法国生产的STAGO(思达高)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测定376例各种疾病和健康正常成人50例血液PT、APTT.结果 血液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癌、肝病及高血压患者PT及AFIT二者均延长比率高.结论 对血液病、DIC、肝癌、肝病及高血压患者选择测定PT、APTT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李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奎屯垦区居民成年人恒牙龋病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奎屯垦区居民35~74岁人群恒牙龋病状况,为农七师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奎屯垦区居民35~74岁常住人口933人,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检查牙列状况的检查方法和标准,进行调查.数据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患龋率,龋均.结果 35~74岁恒牙患龋率平均为65.92%,龋均为2.69%,根面龋患率平均为44.85%,龋齿充填率平均20.15%.结论 奎屯垦区成年人群龋病患病率较高,人群大部分龋齿未得到治疗,应针对成年人群防治龋病进行公共干预.

    作者:吴宇明;代雪玲;务孔兴;贾学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医学影像学两种教学模式的探讨

    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其教学模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在实践比较中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和单一大课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结合现代先进的电子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均以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可能更符合综合性大学的医学影像学教育,但目前尚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于红;刘士远;李惠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211例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探讨其合理的护理措施,为临床防治与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的211例经体外冲击碎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结果 211例结石患者经体外冲击碎石治疗平均手术时间62±10.8 min;一次碎石成功143例,占67.78%;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95例,占45.02%;血尿、肾绞痛和尿路梗阻是体外冲击碎石手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免疫表型.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选用一系列的淋巴细胞和髓系相关抗原的单抗对42例CLL患者进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 CLL患者CD5+/CD19+的单克隆B细胞表达占92.9%,CD5-/CD19+的占7.1%,CD19+/CD20+/HLA-DR+的占100.0%.髓系相关抗原中CD13表达率为23.8%,CD33表达率为21.4%.结论 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并为,晦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陈佳宁;王静;赵淑芳;张永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在烧伤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用于烧伤小儿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共实施175例烧伤惠儿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结果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9%,标本合格率为100%,局部血肿发生率为0.结论 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用于烧伤患儿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高,血标本的合格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VEGFR-3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标本来自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普外科2006年1~6月手术根治性切除大肠癌56例,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病理情况,并以同时期同科室手术切除20例结肠良性腺瘤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VEGFR-3蛋白表达,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 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较大肠腺瘤中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肠癌中LMVD数值高于大肠腺瘤中的LMV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R-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经淋巴道转移增加有关.

    作者:陈嘉希;陶绪雄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眼内窥镜激光系统在无晶体性青光眼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眼内窥镜激光系统在无后囊支撑的无晶体性青光眼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无后囊支持的无晶体性青光眼22眼,比较术前与术后眼压、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45mmHg,术后随诊平均6月,平均眼压18.0±9.3 mmHg;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眼内窥镜下睫状突光凝联合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术,手术直观,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对无后囊支撑的无晶体性青光眼有理想的疗效.

    作者:周水莲;易敬林;谢晖;谢程阳;曾爱兰;张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舌再造病人围手术期两种口腔护理方法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寻舌癌根治舌再造病人围手术期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组采用冲洗法+擦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一周之后,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时是否引起疼痛不适,护理后是否感觉清爽舒适,口腔有无感染,舌部伤口愈合状态等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口腔护理时病人疼痛感及护理后清爽感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口腔感染、伤口愈合好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口腔冲洗法结合口腔擦洗法,能高效率地做好口腔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黄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培养

    护理工作是医疗保健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护理职能多元化的发展,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等一系列观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声誉.因此,护理人员健康的职业素质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多方面来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培养.

    作者:陈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女阴硬化性苔藓37例临床病理分析

    女阴硬化性苔藓是妇科常见的慢性病,大多数患病妇女有外阴瘙痒及皮肤黏膜不同程度变硬发白而光亮等病变,容易与外阴其他的皮肤白色病变混淆,需要病理医师结合病变类型鉴别.现将我院收治的37例女阴硬化性苔癣患者病理结果分析总结.

    作者:杨则高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早期高血糖症预后评估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早期高血糖改变与生命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血糖改变进行分析,空腹血糖>7.0 mmol/L为高血糖组,≤7.0 mmol/L为对照组.结果 高血糖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力衰竭死亡率及心肌梗死猝死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糖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56.00%和21.00%,高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糖症临床症状严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作者:李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Barrett食管1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胃镜及活检确诊的Barrett患者12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2次/d;治疗组(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2次/d,多潘立酮10 mg,3坎/d,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结果 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arrett食管黏膜均见明显缩小.结论 抑酸药和消化道动力药联用可以消除Barrett食管症状,可部分逆转Barrett食管上皮.

    作者:王振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