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希;陶绪雄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甲钴胺500 μg肌注,每日一次,连续4周,治疗组:加用山莨菪碱1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一次,共4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变,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甲钴胺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作者:徐雄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与各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50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两对半).结果 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阳性率95.7%),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c阳性(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阳性率54.0%)其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结论 HBV-DNA与HBeAg的存在明显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应用乙肝血清标志物来判断HBV是否在体内复制,更要结合PCR检测技术来测定HBV-DNA含量.
作者:张代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化道内镜的更新换代也更加迅速.近年来主要的表现就是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的出现.它将激光共聚焦系统整合于传统内镜上,使临床医生能够在活体内直接观察到组织细胞学的变化,这在以往只能通过病理学家来证实.虽然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已经能够观察到胃肠道黏膜表面的详细结构,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却能进一步发现黏膜下的病变,直接指导活检以及更为有效的内镜治疗.本文将概述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胡迎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肠溶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疗程7~10 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5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选择本辖区内的4所中学,按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所中学分别抽取初一到高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1 298名为调查对象.每位调查对象接受问卷调查.结果 对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性交、输血、共用注射器等)的知晓率大于80%;但是对于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与艾滋病人共用游泳池扣浴缸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却较低(低于40%),对于其他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也在80%以下.问卷中的各项题目的应答正确率在不同性别学生中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初中及高中学生中比较,各项的回答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姚梓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0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加强其心理和身体护理.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未发生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对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既要注重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同时要认真细致做好心理护理,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把患者的痛苦减少到小.
作者:金美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眼内窥镜激光系统在无后囊支撑的无晶体性青光眼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无后囊支持的无晶体性青光眼22眼,比较术前与术后眼压、视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45mmHg,术后随诊平均6月,平均眼压18.0±9.3 mmHg;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眼内窥镜下睫状突光凝联合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术,手术直观,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对无后囊支撑的无晶体性青光眼有理想的疗效.
作者:周水莲;易敬林;谢晖;谢程阳;曾爱兰;张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普法教育不断深入,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医疗投诉和纠纷呈上升趋势.作为医疗卫生第一线的护理人员,如果缺乏法律观念,在工作中不注意自我保护,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因此,面对新的法律形势,每一位护理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作者:侯晓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心理疏导及暗示疗法.结果 20例患者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 医护及卫生保健人员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并及时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的全面预防,可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颈浅丛神经阻滞加C5横突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实验组为颈浅丛加C5横突阻滞组.记录阻滞后30 min各感觉神经阻滞情况,并评价阻滞效果,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者达到90.0%,而对照组仅为16.7%(P<0.05);两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加C5横突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臂丛阻滞麻醉方法.
作者:蒋晓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喙突移植术在治疗重度肩锁骨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切开交位交叉克代针内固定,同时,将来有联合肌腱之喙突骨块用螺丝钉固定在锁骨上.结果 术后106例患者随访1~2年,98例功能及肩外观恢复良好,优良率92.4%.8例疗效欠佳,其中5例出现肩锁关节再脱位,3例出现肩关节弹响及疼痛.结论 喙突移植术治疗重度肩锁骨关节脱位效果肯定,但手术中应注意,喙突游离范围不能过大,凿取骨块大小,厚度均应适宜,且移植部位应尽可能准确,术后制动时间不应小于6周.
作者:郑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40例肝豆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迅速上升和术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1 d的血小板计数值和术前比较即有极显著意义(P<0.001),以后继续上升至术后2周达峰点(405±120)×109/L,并超过正常范围,随后自行降至正常范围内,部分患者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可恢复.结论 血小板计数应作为肝豆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常规监测指标之一,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有规律性的动态变化可指导临床抗凝用药.
作者:李华刚;易维真;于庆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上皮反应性增生改变[1],其发病率、复发率有增高的趋势.目前具体病因不清,治疗方法多,但疗效不理想.我院于2001~2007年共收治腺性膀胱炎42例,采用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邓长柳;黄江波;王彪;钟伟枫;魏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地西泮、异丙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并与单用异丙酚麻醉进行比较.方法 门诊抽取120例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为异丙酚+地西泮,B组为单纯异丙酚组.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与用药2 min时生命体征改变、异丙酚用药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组的异丙酚用量、术中反应及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均优于B组.结论 地西泮、异丙酚复合麻醉适用于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优于单用异丙酚麻醉.
作者:柯齐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通过对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从护理学角度上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机械通气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夏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其教学模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在实践比较中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和单一大课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结合现代先进的电子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均以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可能更符合综合性大学的医学影像学教育,但目前尚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于红;刘士远;李惠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探讨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为进一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绵竹市的农村居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样本人群,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入户调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 578户、4 648名农村居民接受了调查.有7.9%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成员有住院史的家庭都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分农村居民参与意愿不强主要不是经济原因,而是非经济因素引起的.参合费由集体统一收取和管理为放心.部分农村家庭希望镇乡医疗机构门诊减免治疗、挂号和住院治疗的药品费等.结论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是制约农村居民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作者:曾晓琼;肖代兴;杨兆华;刘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18例(24指)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资料,在1~16倍显微镜下,对18例小儿有再植条件的断指予清创后进行再植;术后保暧,抗炎,抗痉挛等治疗.结果 再植后存活23指,存活率95.8%.术后经3~6个月的随访,存活指功能、外观及长度良好.再植指总优良率达100%.结论 小儿断指再植的适应证宽,成活的关键是彻底地清创,精确无误的血管吻合,认真仔细地修复各组织和术后早期积极功能锻炼.
作者:叶晓斌;扬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不同背景资料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方法 每月月底对病区所有住院患者用自行设计的基于患者对优质护理指征观点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总体及各维度的评价较高;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为测定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护士在实施护理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注重服务的及时性,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作者:赵先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连用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防止复发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阙永康;杨大金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