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玲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T淋巴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情况及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对CXCR4在AS中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益赛普治疗组,来氟米特和柳氮磺吡啶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CXCR4表达情况及ESR、CRP表达情况和AS患者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S患者外周血的CD3+ CXCR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益赛普能较来氟米特和柳氮磺吡啶显著地抑制CXCR4表达、降低BASDAI评分,同时也能有效地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炎症活动性指标,有效地缓解和改善AS病情.结论 益赛普不仅能抑制了TNF-TNFR相互作用,同时其可能也通过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表达CXCR4,进而抑制CXCR4趋化T淋巴细胞进入关节腔,更有效地改善AS患者病情.
作者:饶咏梅;祖蓓蓓;李美荣;王向党;王美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探讨其合理的护理措施,为临床防治与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的211例经体外冲击碎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结果 211例结石患者经体外冲击碎石治疗平均手术时间62±10.8 min;一次碎石成功143例,占67.78%;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95例,占45.02%;血尿、肾绞痛和尿路梗阻是体外冲击碎石手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 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用于烧伤小儿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共实施175例烧伤惠儿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结果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9%,标本合格率为100%,局部血肿发生率为0.结论 负压式股静脉采血法用于烧伤患儿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高,血标本的合格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2003年8月至2007年3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根据Neer分类法,Ⅱ型9例,Ⅲ型22例,Ⅳ型7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患者平均随访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周(7~12周).按Constant评分标准,平均82分(45~95分),其中优24例,良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6.84%.结论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LPHP具有操作方便,固定可靠,保护血供,利于关节囊和肩袖修复,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
作者:饶东;曾晓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与各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50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两对半).结果 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阳性率95.7%),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c阳性(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阳性率54.0%)其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结论 HBV-DNA与HBeAg的存在明显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应用乙肝血清标志物来判断HBV是否在体内复制,更要结合PCR检测技术来测定HBV-DNA含量.
作者:张代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时34例输液反应患者的对症处理,探讨输液反应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发生34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取有效及时的对症处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均未发生严重后果及医疗纠纷.结论 在输液过程中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技术规范,加强巡视,能有效地减少输液反应及医疗纠纷,确保病人的安全.
作者:马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期刊出版业作为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一种全新的出版理念,着力实现创新意识的不断超越,是期刊编辑面临的重要课题.编辑工作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在把知识物化成多种形式的出版物,并作为一种知识积累、信息传播和科研导向的实践过程中,始终体现了编辑工作者主体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与编辑的创造性劳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起支配作用.因此,开展这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实践研究,探索编辑工作中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于编辑工作在新形势下有效地掌握并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技巧,开展创造性工作,提高出版物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提高编辑自身素质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张卡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1],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它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这[2]:①梗阻性难产;②损伤性子宫破裂;③瘢痕子宫;④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近年因剖宫产率增高,瘢痕子宫破裂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次为催产素过度刺激与梗阻性分娩所引起的子宫破裂.我院2007年5月至2007年8月,收治4例子宫破裂的病人.
作者:陈霞;高淑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489例输尿管结石.结果 436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9.2%.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张铭斌;岑和;许恩赐;蔡伟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使用阴道镜检查得到的图像信息在宫颈痰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我院2 00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行阴道镜检查2 0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病理学检查521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IN Ⅰ~CIN Ⅲ)38例,宫颈原位癌8例,宫颈浸润癌20例,宫颈湿疣38例,宫颈慢性炎454例,宫颈结核1例.结论 阴道镜检查得到的图像信息对诊断宫颈疾病有重要价值.
作者:施德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化疗是一种应用特殊化学药物杀灭恶性肿瘤细胞或组织的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肿瘤病人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化疗药物在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也有不向程度的损害,常发生有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1].
作者:高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润纱布外敷,实验组除创面外敷液体中加入胰岛素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记录两组治疗两周显效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敏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将供应室工作的基本知识制作成课件用于护生带教,该课件由供应室工作的基本知识讲解、基本知识测试组成.带教老师可根据学生测试成绩及学生反馈意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修改扩充教学内容和测试题库.它具有使用方便、交互性好、测试性能强、扩展灵活等优点,对提高护生带教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曙云;杨文洪;钟志叶;徐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寻舌癌根治舌再造病人围手术期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组采用冲洗法+擦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一周之后,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时是否引起疼痛不适,护理后是否感觉清爽舒适,口腔有无感染,舌部伤口愈合状态等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口腔护理时病人疼痛感及护理后清爽感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口腔感染、伤口愈合好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口腔冲洗法结合口腔擦洗法,能高效率地做好口腔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黄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选择本辖区内的4所中学,按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所中学分别抽取初一到高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1 298名为调查对象.每位调查对象接受问卷调查.结果 对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性交、输血、共用注射器等)的知晓率大于80%;但是对于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与艾滋病人共用游泳池扣浴缸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却较低(低于40%),对于其他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也在80%以下.问卷中的各项题目的应答正确率在不同性别学生中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初中及高中学生中比较,各项的回答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姚梓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术在颅内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46例的方法和预后.结果 运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后随访3月,疗效满意.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技术成熟,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松格;李利;沈桂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一种快速、彻底而无污染的术中肠减压方法,以保证乙状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方法 对本院15例乙状结肠癌梗阻患者采用的术中肠减压法进行总结.结果 15例Ⅰ期吻合中,1例出现吻合口漏,2例出现伤口感染.结论 此快速、彻底而无污染的术中肠减压法用于乙状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会文;黄唐剑;张亚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剖宫产症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S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E组)组.S组选用0.5%布比卡因12~15 mg,然后置管.传统E组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10~15 ml.结果 S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及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I-D)均明显小于E组(P<0.05);麻醉阻滞效果S组优于E组,但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S组高于E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SEA综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它是一种理想的剖宫产麻醉方法.
作者:孙立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Tet)对神经细胞兴奋性氨基酸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模型,给予NMDA直接损伤,加入不同浓度的粉防己碱,测定神经细胞损伤MTT变化.结果 粉防己碱对兴奋性氨基酸损伤保护作用在10-8~10-6mmol/L范围内存在非剂量线性相关.结论 Tet通过多靶点对神经元兴奋损伤产生拮抗作用,离体细胞模型中5×10-7mol/L浓度具有佳的保护效果.
作者:林也容;裴发光;李娟;林月丽;蔡颖谦;郁毅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来实现创伤骨科手术的手术计划制定.方法 同一时期、同一病种对使用传统术前计划的病例和VR术前计划的病例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结果 采用VR术前计划的病例术后恢复显著优于传统术前计划.结论 使用计算机系统建立虚拟的三维场景,来模拟创伤骨科手术的所涉及的各种过程,对于优化手术方案、减小手术创面、减少手术风险风险以及手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世兴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