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纯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40例肝豆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血小板计数迅速上升和术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第1 d的血小板计数值和术前比较即有极显著意义(P<0.001),以后继续上升至术后2周达峰点(405±120)×109/L,并超过正常范围,随后自行降至正常范围内,部分患者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可恢复.结论 血小板计数应作为肝豆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常规监测指标之一,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有规律性的动态变化可指导临床抗凝用药.
作者:李华刚;易维真;于庆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2年省、市委决定将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全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镇),176个行政居(村),现居住地总人口49.5万,其中户籍人口30万.据商务部新排名显示,该区综合经济实力列国家级开发区第4位.青岛开发区已经日渐成长为投资环境良好、开放型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日益繁荣的现代化新城区.
作者:张芙蓉;井夫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0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加强其心理和身体护理.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未发生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 对阴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既要注重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同时要认真细致做好心理护理,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把患者的痛苦减少到小.
作者:金美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寻舌癌根治舌再造病人围手术期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组采用冲洗法+擦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一周之后,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时是否引起疼痛不适,护理后是否感觉清爽舒适,口腔有无感染,舌部伤口愈合状态等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口腔护理时病人疼痛感及护理后清爽感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口腔感染、伤口愈合好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口腔冲洗法结合口腔擦洗法,能高效率地做好口腔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黄爱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妇女病普查无症状的妇女中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5~2007年已婚育龄妇女选择TCT套餐检查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共普查8 349人,其中自愿选择TCT检查2 382例为A组,再从5 967例选择宫颈巴氏涂片妇女中选取年龄、孕次、产次、职业和文化程度与A组无显著差异者2 382例为B组.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及腺上皮以上的病变,所有阳性病例均在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查出阳性病例78例,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和腺细胞(ASCUS)4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9例,鳞癌1例.阳性率为3.27%.B组查出阳性病例48例,其中ASCUS 28例、LSIL 15例、HSIL 5例.阳性率为1.79%.两组的阳性栓出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TCT用于妇女病普查中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率,可弥补现阶段广泛应用的宫颈涂片的不足,减少漏诊,提高妇女病普查的水平.
作者:杨素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直肠癌单纯外科手术的局部复发率高达45%~65%,是直肠癌临床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保肛直肠切除术的失败主要是局部复发,如何治疗复发性直肠癌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18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
作者:陆永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将供应室工作的基本知识制作成课件用于护生带教,该课件由供应室工作的基本知识讲解、基本知识测试组成.带教老师可根据学生测试成绩及学生反馈意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修改扩充教学内容和测试题库.它具有使用方便、交互性好、测试性能强、扩展灵活等优点,对提高护生带教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曙云;杨文洪;钟志叶;徐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克罗米酚和尿促性腺素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将140例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分成两组:尿促性腺素治疗组(HMG组)50例和克罗米酚治疗组(CC组)90例.结果 两组药物的促排卵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是HMG组用药后产生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全身反应明显高于CC组.结论 克罗米酚做为促排卵药较安全,不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比较而言,尿促性腺素容易引发并发症,且易出现全身反应.采用B超监测卵泡发育,能指导促排卵药应用,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肠溶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疗程7~10 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57.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卫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并总结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36例患儿光照疗法的护理措施.光疗同时结合中药菌枝黄注射液静脉输液治疗.结果 36例患儿光照疗法后第3、4 d,复查血清胆红素浓度均<170 μmol/L(10 mg/dl).结论 应用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及时、适当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贾梅燕;王玲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我国于1996年首次报道将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应用于新生儿,这一技术的推广为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提供了安全的长期静脉通道.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已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的深静脉置管少,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儿提供静脉通道.
作者:聂娇;涂满梅;潘鸿桂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文拉法新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对抑郁症患者60例给予文拉法新采用开放式投药法,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进行汉密而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文拉法新治疗第6周末痊愈27例(45.0%),显效28例(46.7%),有效4例(6.7%),无效1例(2.6%).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能够接受.结论 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李守昌;杨玉欣;刘凤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连用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防止复发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阙永康;杨大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湿润纱布外敷,实验组除创面外敷液体中加入胰岛素外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记录两组治疗两周显效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辅助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具有明确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敏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观察公民道德素质标准是多方面的,无偿献血是观察公民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窗口.无偿献血是以救助他人生命为高目的的,是人道和博爱,是人类互助爱的精神,更是人类对美好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的追求.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的无偿献血方式,来保证受血者和献血者的安全,这种人性的关爱、互助、奉献精神,是体现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坚强纽带.
作者:周翠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巴曲酶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观察组(40例)采用巴曲酶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每次5 BU,每日或隔日一次,共用5次;对照组(40例)用生理盐水加脉络宁注射液20 ml静滴14 d.结果 观察组起效明显早于对照组,停药后10 d观察组疗效仍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而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巴曲酶注射液临床疗效良好,药物安全性较高,可降低死残率.
作者:房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CT检查对新生几缺氧缺血性脑痛(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螺旋CT机,用OM基准线、0度角、层厚及层距5 mm连续平扫至颅顶.结果 53例临床怀疑HIE的新生儿,CT阳性发现HIE 43例,分别占受检者81.13%.结论 对可疑HIE的患儿进行颅脑CT扫描,能为临床上早期诊断HIE提供可靠依据.它不但可以直观地提供病损部位与病损程度,而且对预后的推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严文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肩胛骨骨折发生率较低,文献报道占全身骨折的0.5%~1.0%[1].近来来随着交通运输及建筑事业的发展,高能量多发伤日趋增多,肩胛骨骨折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也逐渐引起重视.我院自2001~2007年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加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肩胛骨骨折,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江新民;徐斌;邹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比较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牵引治疗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96例幼儿股骨干骨折(断端均出现移位,因为单纯骨折无移位可行石膏固定或支具治疗)的资料,男性65例,女性31例,年龄1.5~14.0岁,平均7.6岁.随访时间3~44个月(平均19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合并症.结果 本组病人骨折全部愈合,所有病例术后2~3周均出现骨痂,4~5周后骨痂生长良好.术后4~10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延迟或不愈合、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术是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不稳定性骨折和多发伤病人尤为适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强;李文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稳定期间用甲泼尼龙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7例,甲泼尼龙片口服治疗19例患者,强的松片口服治疗18例.结果 采用甲泼尼龙片治疗的患者大多数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仅有很少部分不正常,肝肾功能不受影响;而采用强的松片治疗的患者则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满月脸18个,肝功能异常6例,脂肪肝4例.结论 甲泼尼龙片治疗SLE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轻,在治疗SLE上较强的松有优势.
作者:赖世兴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