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龙;尹晓新
目的 建立产前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体系,探讨其在产前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检查的10 980名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系统性质量控制,追踪回访妊娠临床结局,统计误诊漏诊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应用系统质量控制法期间,产前超声检出胎儿结构畸形271例,漏诊14例,误诊10例,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与产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99.8%(10 956/10 980),医疗投诉1例.结论 建立产前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前胎儿超声检查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对改善出生人口质量及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海春;陈钟萍;黄苑铭;郭云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从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现状出发,指出建立家属学校康复模式的必要性;根据法律要求以及国内外的累积经验,明确建立家属学校康复模式的可行性;结合临床实践,对建立家属学校康复模式的有效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构建和完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康复的新模式——家属学校康复模式.
作者:钟国坚;黄文华;高建箱;冯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专项处方点评对某三甲医院糖皮质激素、门急诊处方规范化使用的影响,为推进其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随机抽取专项处方点评前后各600张处方,分别从使用率、科室分布、疾病分布及不合理使用处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耳鼻咽喉科及儿科分布率高;耳鼻咽喉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使用率高;专项点评实施后,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由2.96%下降至1.93%,不适宜处方率由57.50%下降至17.00%,明显降低(P<0.05).结论 实施专项处方点评后,糖皮质激素处方使用率及不合理率明显降低,对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医师正确的用药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水源;童艳丽;郑妮;吉家兴;梅清华;卢慧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间歇喷喉对胃肠减压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将320例胃肠减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及对照组15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生理盐水间歇性喷喉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氧气雾化吸入方法.采用VAS评分评价咽干、咽喉痛、声嘶、拔管欲望、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置管3d内拔管的研究对象中,观察组在咽干、拔管欲望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咽喉痛、声嘶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置管超过3天者中,置管时间达到7d时观察组在咽干、咽喉痛、声嘶、拔管欲望、护理满意度5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生理盐水间歇喷喉较常规雾化吸入,更能改善胃肠减压患者的咽干、咽痛、声嘶等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该方法可使所有胃肠减压患者受益,且简便易操作.
作者:郭巧丽;潘秀娟;陈雅文;钟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8G PTC针联合负压吸痰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6月间行胸水抽吸的住院患者46例.在超声引导下将18G PTC针穿入胸腔积液内,接上连接管,并连接到负压吸痰器上,开启吸痰器,持续抽吸胸水.观察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术后积液减少情况以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胸水抽吸,胸部压迫不适症状得到缓解;6例患者术中自觉轻微疼痛,予以追加5 mL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仍感觉轻微疼痛,考虑患者对麻药的敏感性稍差点,询问患者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胸水抽吸;2例病例发生轻微的胸膜反应,脸色苍白、冒冷汗,予以吸氧后,10 min症状好转,余病例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利用18G PTC针联合负压吸痰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胸腔积液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以及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苏鸿辉;吴玉帆;陈耿臻;郑少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但缓解看病贵、看病难始终是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伴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科学有序的医疗秩序,已成为当前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四川省某地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切入点就分级诊疗实施的必然性、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一年多来对医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家医改政策,剖析分级诊疗制度下医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黄举华;冯泽永;孙文革;冯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粪隐血试验和肿瘤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确诊大肠癌患者60例(大肠癌组)及行纤维结肠镜筛查的正常人60例(对照组)纳入研究,取患者粪便行粪隐血试验,取空腹静脉血行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及CA19-9水平,计算3种方法单项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大肠癌组粪隐血试验阳性例数41例,占68.3%,对照组28例,占46.7%;大肠癌组CEA及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检测时,粪隐血试验的敏感性高于CEA及CA19-9的检测,但特异性较低.粪隐血试验+CEA+ CA19-9三者同时检测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结论 联合粪隐血试验、血清CEA及CA19-9检测的方法能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地诊断出早期大肠癌,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可靠初筛方法.
作者:黄寅;李腾庆;曹海丹;罗晓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评价3~6岁辅助生育技术出生儿童的出生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情况.方法 随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出生的3~6岁儿童68例,随机抽取同期自然妊娠出生的3~6岁儿童68例作为对照,比较其出生情况,体格和精神运动发育状况.结果 辅助生育技术(IVF/ICSI/FET)出生单胎与自然妊娠出生单胎比较、双胎与自然妊娠出生双胎比较,其出生情况、BMI、发育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母亲文化程度对发育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胎数和母亲年龄是早产的影响因素,受孕方式不是影响因素.结论 辅助生育技术出生儿童的出生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情况与自然妊娠出生儿童无明显差别.
作者:陈小琴;张清学;杨冬梓;赵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孕期肥胖与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4年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属于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的孕妇,共400例.通过测定脐带血红蛋白来评价红细胞铁,通过测定血清铁来评价锌原卟啉/血红素、网织红细胞锌原卟啉/血红素和贮存铁.结果 与体质量正常的女性相比,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女性,其分娩的新生儿网织红细胞的锌原卟啉/血红素水平相对更高(P<0.05),但其血清铁的浓度较低(P<0.05).随着妊娠女性的BMI值的升高,新生儿体内相对的铁含量会下降,总血红蛋白铁与体内总铁量的比值上升,且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会干扰新生儿体内的铁总量.此外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妊娠肥胖能够干扰新生儿体内的铁含量.结论 妊娠肥胖可导致新生儿发生缺铁性贫血.
作者:张增秀;彭俊铮;李少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8G和16G两种不同口径活检针在儿童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中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肾活检患儿46例,按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一组使用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肾活检术;一组使用16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比较其穿刺的次数,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 使用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肾活检术平均穿刺次数(2.3±0.6)次,术后镜下血尿2例,术后肉眼血尿1例,术后轻度血肿1例;使用16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肾活检术平均穿刺次数(1.5±0.7)次,术后镜下血尿3例,术后肉眼血尿2例,术后轻度血肿2例.结论 使用16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较使用18G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经肾活检术穿刺的次数更少,每次取出的标本更大、组织含量更多,而两者引起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吴玉帆;苏鸿辉;吴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留置气管导管后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的镇静镇痛作用,并与常规镇静镇痛方法的比较.方法 随机将60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的患者分为3组,即芬太尼组、右旋美托咪啶组和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观察比较3组患者Prince-Henry (PH)疼痛评分,镇静-躁动SAS评分,以及OAA/S镇静评级;留取患者血标本,进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比较.结果 ①术后6h内及拔管前PH评分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与芬太尼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与右旋美托咪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镇静-躁动SAS评分与OAA/S镇静评级结果一致:术后6h内及拔管前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与右旋美托咪啶组分别与芬太尼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与右旋美托咪啶组的术后6h内及拔管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右旋美托咪啶组、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分别发生1例和2例术后恶心呕吐症状,芬太尼组则有6例,右旋美托咪啶组与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分别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4对于IL-8的检测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与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比较,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旋美托咪啶组与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组分别同芬太尼组比较,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对于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的UPPP患者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并显著降低呕吐发生率,对于炎症反应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并未显著影响血氧饱和度,可以安全有效地帮助患者耐受气管导管刺激和减轻伤口疼痛,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钟瑞琼;吴秋瑜;黄珍;宋福荣;高婉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作为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单位,在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中全面推行“任期+竞岗+目标管理”的新机制,特别在干部选拔中采取“一述两推一比”方式进行试点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实现了干部管理的“四大转变”,即工作理念转变:变“任用制”为“聘用制”;选拔机制转变: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干部结构转变:实现好中选优,结构优化;管理机制转变:建立干部考核长效机制.
作者:贝兰;裴锐;甘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加速建设,先进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软硬件设备逐步取代旧有设备,对后勤人员管理、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应当下技术飞速发展的后勤人才队伍建设道路.笔者以苏北人民医院现有后勤人才队伍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年龄、专业、学历、技术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改变后勤人才观、大力引进人才、科学培养人才以及全方位考核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作者:毛向阳;石苗;田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的肠外营养对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代谢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月内接受治疗的老年胆道感染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结构脂肪乳(STG)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蛋白质水平变化、免疫功能变化及胆固醇变化.结果 治疗后STG组各项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大于MCT/LCT组;治疗后除IgA外STG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MCT/LCT组;STG组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MCT/LCT组,但胰岛素显著水平显著高于MCT/LCT组.结论 在改善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蛋白质、脂肪代谢方面,结构脂肪乳较中长链脂肪乳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小,值得应用.
作者:吴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花都区公安干警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4月健康体检的公安干警651例,采取问卷调查和腹部B超检查及血脂生化检查,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体检人员脂肪肝总患病率为22.4%、男患病率为22.9%,女患病率为17.7%.脂肪肝患病率各个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可见,年龄分组、是否高脂饮食、是否饮酒、是否血脂异常和是否超重/肥胖的脂肪肝患病率比较,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和是否体育锻炼的脂肪肝患病率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Logid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可得,年龄、高脂饮食、长期饮酒、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升高、BMI高,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高脂饮食、长期饮酒、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甘油三酯升高、BMI高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对脂肪肝的影响,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影响后,P <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育锻炼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结论 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年龄、高脂饮食、长期饮酒、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升高和超重/肥胖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和体育锻炼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脂肪肝的重要措施.本地区公安干警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应积极防治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合理膳食,避免长期过量饮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以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
作者:黄彩红;曾笑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院卫生人力资源与医疗服务量的发展趋势,为医院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统计描述、动态数列和升降趋势检验、相关分析.结果 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与临床服务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卫生技术人员数和门诊总人次、出院总人次的平均发展速度分别为106.62%、116.67%、111.60%;患者平均住院日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发展速度为98.92%.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与门诊总人次、出院总人次之间均存在正相关,与平均住院日存在负相关.医疗服务量的发展速度大于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速度.结论 医院需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工作,与医疗服务量的增长速度相适宜.
作者:吕新;杨淑梅;郭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数据随访健康档案平台的构造.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管理需求,从临床诊疗档案平台、随访健康数据平台、病种知识库平台、生命科学数据平台四方面探讨如何构造完整的大数据健康档案.结果 建立起基于时间轴的完整的健康档案大数据平台.结论 使用大数据健康档案平台,开展临床随访工作,将实现健康治疗的闭环管理,为探索疾病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等全过程提供完整随访数据支撑.
作者:黄桂新;刘小兰;曾航齐;许元文;向剑平;林崇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防暴力技能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对暴力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由参加过香港精神科防暴力学习的职员,对全院70名护士进行防暴力技能培训,收集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一年的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护士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进行测评,比较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对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暴力事件发生率的变化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护士在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防暴力技能后,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防暴力技能对于精神科暴力的管理十分有效,可以有效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且可减轻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增强工作的胜任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萍;马莹;耿云龙;翟超;步翔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移植患者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M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25份移植患者分别做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中巨细胞病毒检测,对两组的定性和定量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血浆样本阳性62份(占14.59%),PMBC为43份(占1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者均阳性为35份,PMBC阳性但血浆阴性为8份,血浆阳性但PMBC阴性为27份,两组又有较高的阴性(92.93%)和阳性(81.40%)符合率.并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PMBC检测结果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浆.结论 相较于常规的免疫法和pp65,血浆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测定对于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PMBC中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高灵敏度对于血浆学检测具有补充辅助意义.同时检测,能够更好地提高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的检出率.
作者:李思远;宋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实习生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发生职业暴露的37名实习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生职业暴露的实习生当中,实习护士占比多,为70.27%(26例次).职业暴露主要原因为操作过程中意外,由此引起的职业暴露高达51.35%(19例次);其次为锐器管理不规范,占比43.24%(16例次).暴露源不明确14例次(37.84%),在已明确的暴露源中为HBV者17例次,占45.95%;其次为HCV者4例次,占10.81%.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4.59%(35例次),黏膜接触占5.41%(2例次).空心针刺伤是主要的职业暴露方式,28例次(75.67%).结论 实习护士是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做好实习生职业安全培训并规范管理锐器可以减少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郑雪梅;李文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