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三级综合医院实习生职业暴露探析

郑雪梅;李文玉

关键词:实习生, 职业暴露, 锐器伤
摘要: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实习生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发生职业暴露的37名实习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生职业暴露的实习生当中,实习护士占比多,为70.27%(26例次).职业暴露主要原因为操作过程中意外,由此引起的职业暴露高达51.35%(19例次);其次为锐器管理不规范,占比43.24%(16例次).暴露源不明确14例次(37.84%),在已明确的暴露源中为HBV者17例次,占45.95%;其次为HCV者4例次,占10.81%.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4.59%(35例次),黏膜接触占5.41%(2例次).空心针刺伤是主要的职业暴露方式,28例次(75.67%).结论 实习护士是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做好实习生职业安全培训并规范管理锐器可以减少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诱因、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血清中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诱因构成比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aCO2、PaO2、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aCO2、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控制炎症,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辉;赖连娣;邓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1例非冠心病患者及52例冠心病患者,完成动态心电图,选时域指标中SDANN代表HRV,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NT-proBNP,分析HRV与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其HRV降低[(93.27±25.05) ms比(103.00±24.15) ms],而NT-proBNP升高[(283.56±518.76) pg/mL比(60.07±104.31) pg/mL],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HRV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202,t=-2.015,P=0.047).结论 冠心病患者HRV及NT-proBNP发生改变,同时HRV是NT-proB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刘向阳;唐良秋;李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防暴力技能培训对于精神科暴力事件和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防暴力技能在精神科临床护理中对暴力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由参加过香港精神科防暴力学习的职员,对全院70名护士进行防暴力技能培训,收集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一年的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护士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进行测评,比较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对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暴力事件发生率的变化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护士在防暴力技能使用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防暴力技能后,暴力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防暴力技能对于精神科暴力的管理十分有效,可以有效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且可减轻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增强工作的胜任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艳萍;马莹;耿云龙;翟超;步翔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同伴支持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到医院治疗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病程均超过1年、病情相对稳定,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同伴支持干预,在入组时和干预6w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测评,干预3个月后采用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Scale for Self-care,SESS)进行评定.结果 同伴支持干预6 w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SESS定期口腔就诊的自我效能(14.97 ±2.21 vs 18.45±2.36),正确刷牙的自我效能(12.52±1.96 vs 17.45±2.26),平衡饮食的自我效能(13.26±2.09 vs 15.43±2.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伴支持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可在口腔科门诊大力开展.

    作者:贾凝;贾金铃;马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酒精依赖伴抑郁患者社会功能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伴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后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 收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CCMD-3)中伴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诊断标准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与安慰剂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研究组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前、4 w、8 w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通过评分评定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在第4周就有明显的改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抑郁症状的酒精依赖患者,可以很好地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姚素华;蔡文婷;许修平;张广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戴明循环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中引入戴明循环管理方法,实现医保管理优化,质量不断提升.维护好医、保、患三方权益,促进三方关系和谐发展.方法 在医保管理中实施戴明循环管理方法,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x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自2014年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中引入戴明循环管理方法,医保违规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DCA循环运行一年后,2015年与2014年医保违规率比较,由2.6%下降到1.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戴明循环管理方法能够持续改进医保管理,提升医保管理质量,维护医、保、患三方权益,增强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王志华;曲建卫;曲建慧;曲建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8G PTC针联合负压吸痰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18G PTC针联合负压吸痰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6月间行胸水抽吸的住院患者46例.在超声引导下将18G PTC针穿入胸腔积液内,接上连接管,并连接到负压吸痰器上,开启吸痰器,持续抽吸胸水.观察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术后积液减少情况以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胸水抽吸,胸部压迫不适症状得到缓解;6例患者术中自觉轻微疼痛,予以追加5 mL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仍感觉轻微疼痛,考虑患者对麻药的敏感性稍差点,询问患者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胸水抽吸;2例病例发生轻微的胸膜反应,脸色苍白、冒冷汗,予以吸氧后,10 min症状好转,余病例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利用18G PTC针联合负压吸痰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胸腔积液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以及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苏鸿辉;吴玉帆;陈耿臻;郑少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检验医学承载着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职责,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检验知识非常重要.笔者分析了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医学检验质量的有效建议.

    作者:张安;何国林;黄树通;陈泽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方面,探索适合我国医院现状的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杨秀群;盛旺生;范子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公立医院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作为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单位,在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中全面推行“任期+竞岗+目标管理”的新机制,特别在干部选拔中采取“一述两推一比”方式进行试点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实现了干部管理的“四大转变”,即工作理念转变:变“任用制”为“聘用制”;选拔机制转变: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干部结构转变:实现好中选优,结构优化;管理机制转变:建立干部考核长效机制.

    作者:贝兰;裴锐;甘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就诊并确诊的肱骨外科颈不稳定型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三叶草型钢板固定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以及骨折的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期间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不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愈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战强;李启中;陈海涛;区杰雄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粪隐血试验和血清标志物检查在大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粪隐血试验和肿瘤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确诊大肠癌患者60例(大肠癌组)及行纤维结肠镜筛查的正常人60例(对照组)纳入研究,取患者粪便行粪隐血试验,取空腹静脉血行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及CA19-9水平,计算3种方法单项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大肠癌组粪隐血试验阳性例数41例,占68.3%,对照组28例,占46.7%;大肠癌组CEA及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独检测时,粪隐血试验的敏感性高于CEA及CA19-9的检测,但特异性较低.粪隐血试验+CEA+ CA19-9三者同时检测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结论 联合粪隐血试验、血清CEA及CA19-9检测的方法能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地诊断出早期大肠癌,可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可靠初筛方法.

    作者:黄寅;李腾庆;曹海丹;罗晓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芬太尼与全身麻醉下斜视矫正术发生眼心反射的观察

    目的 观察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芬太尼与全身麻醉下斜视矫正术生眼心反射(Oculo-CardiacReflex,OC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101例斜视患者,麻醉医师经过评估分组后分成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芬太尼51例(表面麻醉+强化组),全身麻醉50例(全麻组),并记录术中牵拉肌肉时发生OCR的情况.结果 101例患者均在两种不同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表面麻醉+强化组牵拉内直肌47条,发生OCR 22次,发生率为47%,牵拉外直肌69条,发生OCR 41次,发生率为59.4%;全麻组牵拉内直肌40条,发生OCR 16次,发生率为27.1%,牵拉外直肌59条,发生OCR 21次,发生率为35.6%.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统计,麻醉方式左眼外直肌手术时眼心反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28,P=0.009),表面麻醉+强化组外直肌手术时眼心反射发生率高.眼心反射与手术眼数、麻醉前心率、手术肌肉条数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双眼接受手术、麻醉前心率快、手术肌肉条数多的患者较易出现眼心反射.结论 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芬太尼组斜视手术中左眼内直肌和外直肌眼心反射发生率高,术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李贡辉;胡影;林世斌;郑煜;邱坤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方法 行胃镜检查成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麻醉用药:D1组给予地佐辛30 μg/kg,D2组给予地佐辛40 μ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3组均在2 min后静注丙泊酚1.5 mg/kg,1 min后施行胃镜检查.患者如出现体动立即追加丙泊酚至体动消失.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 min及入镜时的HR、RR、MAP、SpO2变化;检查中体动情况、丙泊酚用量、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后10、30、60 min等时间点的头晕、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3组组内比较,麻醉后的HR及MAP比麻醉前均减慢或下降(P<0.05);麻醉后和入镜时RR均较麻醉前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3组患者麻醉后、入镜时的HR、RR、MAP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和S组丙泊酚用量及体动发生率均比D1组少(P<0.05);D1组和D2组患者苏醒时间均比S组延长(P<0.05);S组苏醒后10 min头晕发生率高于D1和D2组(P<0.05).结论 地佐辛30、40 μg/kg及舒芬太尼0.1 μg/kg复合丙泊酚1.5 mg/kg均能满足胃镜检查无痛麻醉,安全有效,但地佐辛40 μg/kg组具有检查中体动发生率低、镇痛作用良好、头晕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姚活锋;黄焕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三级综合医院实习生职业暴露探析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实习生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发生职业暴露的37名实习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生职业暴露的实习生当中,实习护士占比多,为70.27%(26例次).职业暴露主要原因为操作过程中意外,由此引起的职业暴露高达51.35%(19例次);其次为锐器管理不规范,占比43.24%(16例次).暴露源不明确14例次(37.84%),在已明确的暴露源中为HBV者17例次,占45.95%;其次为HCV者4例次,占10.81%.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4.59%(35例次),黏膜接触占5.41%(2例次).空心针刺伤是主要的职业暴露方式,28例次(75.67%).结论 实习护士是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做好实习生职业安全培训并规范管理锐器可以减少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郑雪梅;李文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盐酸氢吗啡酮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氢吗啡酮用于妇科宫腔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择期妇科宫腔镜检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盐酸氢吗啡酮组(H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各30例.开始麻醉前30 min,两组均经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H组静脉注射盐酸氢吗啡酮0.01 mg/kg+丙泊酚2.0 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丙泊酚2.0 mg/kg;记录麻醉前(t1)、喉罩置入时(t2)、扩张宫颈时(t3)、手术结束拔出喉罩时(t4)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观察患者拔出喉罩后在恢复室观察期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嗜睡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 两组组间比较,在同一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患者在t2、t3时间点的心率血压与t1时间点的心率血压比较,均有所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出现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S组(P<0.05).H组在恢复室停留时间要少于S组恢复室停留时间.结论 盐酸氢吗啡酮用于妇科宫腔镜检查术中镇痛作用与舒芬太尼相当,且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文立红;肖晓山;梁飞;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DUSP9、P38MAPK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双特异性磷酸酶9(DUSP9)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关系,揭示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 1/2信号通路相互作用机制,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2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组(其中早发型62例,晚发型60例),随机抽取同期65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38MAPK、DUSP9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胎盘组织的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可检测到P38MAPK、DUSP9的表达.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P38MAPK表达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0.112±0.025,0.072±0.002,0.048±0.008,P<0.0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DUSP9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晚发型重度前期组及对照组(0.041±0.004,0.078±0.002,0.126±0.008,P<0.01);各组胎盘组织中P38MAPK与DUSP9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3,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中P38MAPK高表达及DUSP9低表达与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P38MAPK、DUSP9/ERK1/2信号通路可能相互作用,并共同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莉娜;张丽;刘国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预防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拔管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预防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拔管期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年龄65 ~ 8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曲马多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曲马多1 mg/kg、舒芬太尼0.1μg/kg.于麻醉前(t0)、拔管时(t1)和拔管后10 min(t2)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观察t1时患者呛咳反应发生情况及躁动评分,t2时镇静、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曲马多组和舒芬太尼组t1、t2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舒芬太尼的患者呛咳发生情况明显少于使用曲马多和对照组(P<0.05);曲马多组和舒芬太尼组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曲马多组和舒芬太尼组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曲马多组深度镇静者多于舒芬太尼组.曲马多组疼痛评分良好者较对照组为多(P<0.05);舒芬太尼组疼痛评分良好及无痛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曲马多组(P<0.05).结论 预防性使用舒芬太尼能够有效减轻或避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拔管期呛咳反应,同时减少拔管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车志新;廖荣宗;张育先;何丽兴;徐德敏;徐康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对某地市级三甲医院的影响探析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但缓解看病贵、看病难始终是各级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伴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形成科学有序的医疗秩序,已成为当前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四川省某地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切入点就分级诊疗实施的必然性、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一年多来对医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家医改政策,剖析分级诊疗制度下医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黄举华;冯泽永;孙文革;冯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氟醚和七氟醚在子宫外产时手术麻醉中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对比地氟醚与七氟醚在子宫外产时手术麻醉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行子宫外产时手术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维持麻醉用药差异,分为A组与B组各33例,A组使用地氟醚,B组使用七氟醚,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患者NTI、MAP、HR及胎儿HR、FS与EF.结果 t3、t4时间点,A组患者NTI明显高于B组(P<0.05);t1时间点,B组MAP明显低于A组(P <0.05);t1、t2时间点,B组HR明显高于A组(P<0.05);t0~t1时段,两组MAP明显减小,且HR显著增加(P<0.05);Ft2 、Ft3时间点,A组胎儿SF、EF均明显小于B组,而HR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 子宫外产手术过程中,相对于地氟醚,七氟醚可对胎儿心功能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并且七氟醚存在麻醉深度不足的缺点,而地氟醚可减少血管活性药(升压药)的使用量,故地氟醚对子宫外产术麻醉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王正坤;刘涌;叶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