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锐;任彬
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在减少小儿视频脑电图检查中出现伪差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的患儿14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检查;选择2017年1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的患儿144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的成功率为81.94%,高于对照组患儿的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视频脑电图检查中,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管理,能够减少出现伪差的几率,得到更为准确的临床检查结果.
作者:朱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以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取的较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目的:综述近几年来麝香酮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网络利用CA、ACS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对其进行综述,列举一些麝香酮的合成路线.结论:从闭环法、扩环法和插入甲基法进行探讨,这将为其研究进展提供帮助.
作者:蔡元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方法,另选5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血小板反应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不良反应少、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子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眉山地区燃煤型氟中毒的流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以及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这两个阶段眉山地区燃煤型氟中毒流行情况,并进行儿童氟斑牙病情、环境介质中氟测定对比.结果:2015年8至2016年8月眉山地区燃煤型氟病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人数为26人,明显低于2014年7至2015年7月的患病人数72人;2015年8至2016年8月眉山地区环境介质(玉米、辣椒、煤及生活饮水)中氟测定含量显著低于2014年7至2015年7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改灶降氟为主导的综合防制措施能明显降低燃煤型氟中毒发生率,保证人们的用煤安全.
作者:曾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病人早期肿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骨伤早期肿胀适应证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抬高患肢、药物消肿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患肢的肿胀情况、消肿的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消肿时间为(5.2±1.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时间(6.9±1.8)天,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66.66%,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患者早期的肿胀,操作简便,很好地发挥了消肿止痛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消肿时间,减少骨伤早期以及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对抑郁症患者分组;对照组:对抑郁症患者施以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加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抑郁症患者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同对照组抑郁症患者比较,改善优势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保证患者的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获得有效改善,从而显著优化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培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偏头痛的病人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对病人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头痛采取中医内科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兴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适合不同的年龄段的疼痛评估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将90例痔疮术后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俩组患者术后自诉疼痛打分,分别根据分值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俩组患者疼痛降低率.结果:观察患者自诉对疼痛感受,评出分值后及时给予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疼痛.结论:NRS评分能有效判断患者疼痛状态,给予有效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简便,易行,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张梦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患者,依据不同护理管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4.5%,对照组为77.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7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感受,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买紫英;安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泌乳素腺瘤患者细胞与体液免疫的检验结果.方法 从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泌乳素腺瘤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4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进行检测,并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D8+T淋巴细胞水平有所升高,但是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并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CD3-CD16+CD56+NK细胞有所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不大,P<0.05.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来看,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过与对照组正常人群的细胞核体液检验对比发现,泌乳素腺瘤患者的CD4+T/CD8+T淋巴细胞比值显著下降,表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主要表现是辅助T细胞的减少,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无明显变化.
作者:李宗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4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入院编号的单双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各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欣月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冬虫夏草作为一种天然的传统药物,具备广泛的临床应用和药理活性.为此本文归纳总结了冬虫夏草对于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总结出冬虫夏草能够治疗不同因素治疗的肝脏肿瘤、肝纤维化以及肝损伤的作用,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甾醇、虫草酸、虫草素以及虫草多糖的成分均对于药理活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秦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食用白砂糖应用于胃肠外科伤口感染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择选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伤口感染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应用白砂糖组与传统组,对使用应用白砂糖组患者应用食用白砂糖进行治疗,传统组予以传统治疗方法,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白砂糖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0.0%,显著高于传统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相较于应用白砂糖组患者在长换药时间、短换药时间以及换药导致的不适(疼痛、紧张、牵扯样感觉),生活质量下降程度方面均不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将食用白砂糖治疗应用于胃肠外科切口感染的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严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医学教学中应用广泛,可以实现医学教学的内容形式多样话、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简单讲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应用于医学教育的现实意义以及在医学教学中具体应用,探究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对医学教学模式的影响.
作者:李锐娟;叶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对8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较好,与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效果较好,但是根据病种输注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作者:刘世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不良问题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不良问题,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马梅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压疮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碘伏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三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对照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浸泡液及三黄粉经济有效,方便价廉,临床上将三黄浸泡液及三黄粉用于压疮治疗效果好,经济实用.二者联合使用,辩证施治,对促进各期压疮的愈合发挥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萌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所在科室2014-2016.4收治的80例留置尿管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留置尿管患者,对照组40例留置尿管患者.对照组留置尿管患者采用常规的导尿术与护理措施,观察组留置尿管患者采用常规导尿术与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之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尿管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崔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对于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常规护理)61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8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排尿时间、阴道出血量相对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对于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尿潴留发生率和尿道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提升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
作者:任庆菲;王秋玥;邱凡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