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目标管理 提高血液科护生职业防护能力

姚孟冬;张青;王小慧

关键词:目标管理, 护生, 锐器伤
摘要:目的 探索目标管理在提升血液科护生职业防护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 2014年12月、2015年2月~2015年12月至血液科轮转实习护生分别设为对照组(46名)与观察组(45名),对照组按护理实习大纲、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带教,观察组在实习大纲、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基础上,增加职业防护能力培训内容,并采用目标管理模式实施,观察比较护生职业防护能力实施目标管理前后锐器伤发生例数、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相关教学效果满意度.结果 护生锐器伤发生例数显著降低,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相关教学满意度显著提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目标管理运用于提升血液科护生职业防护能力的临床带教模式,能有效降低锐器伤发生例数和护生职业安全防护能力,提升了相关教学满意度.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分析本院临床成分输血的合理性,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与安全.方法 抽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各临床科室的输血病历,评价临床用血是否合理,输血记录是否完善,分析不合理用血的比例、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共成分输血21 496人次,抽查897例病历,不合理用血75例,合理率为91.64%.红细胞合理输注率为95.04%,主要不合理输注原因为术中失血<20%自身血容量而输注红细胞;血浆合理输注率为78.92%,主要不合理原因为术中搭配红细胞输注和术后用于促进伤口愈合;血小板和冷沉淀未出现不合理输注情况.其中,外科合理输注率偏低,为88.77%,而内科合理输注率较高,为98.83%.输血记录不完善也主要集中于外科.近年来,由于加强了输血管理,临床科室也不断改进用血水平和完善输血记录,每季度的合理用血率和输血记录完善率有所提升.结论 审慎而明智地执行血液输注指征,能够降低不合理用血情况,并确保更多真正需要的患者能够输注到血液,使输血工作安全、有效、可持续发展.

    作者:林静霞;苏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轮岗制度在医院管理岗位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借鉴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将轮岗制度引入医院管理岗位中,充分认识轮岗制度的优势和弊端,并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寻求具有医院特色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轮岗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推动医院管理事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薛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移动医疗研究文献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所收录的以移动医疗为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化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对近十年移动医疗领域相关文献的题录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反映移动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情况,为移动医疗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曾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穴位埋线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和IgE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L-4、IFN-γ以及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B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比较A组和B组的疗效,同时比较A组和B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血清IL-4、IFN-γ以及IgE水平.结果 B组的痊愈率为31.67%,总有效率为71.67%;A组的痊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53.33%.B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x2=5.783,4.302,P<0.05),A组和B组治疗前的IL-4、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IL-4、Ig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IFN-γ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B组治疗后的IL-4为(27.51±6.25) pg/mL,IgE为(68.59±15.35)IU/mL,均显著低于A组治疗后,而IFN-γ为(25.18±3.63) ng/mL,显著高于A组治疗后.结论 穴位埋线疗法可显著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IL-4、IgE水平,提高IFN-γ的水平,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剑白;刘俊波;游永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有效维护率

    目的 运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中心静脉置管(CVC)输液有效维护率.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4月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全院CVC输液维护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现状分析,找出影响CVC输液有效维护质量主因,制定决策,执行决策,检查评价效果,总结经验,调整目标.结果 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输液小组成员、联络员的综合能力和CVC输液有效维护率都得到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VC静脉输液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CVC输液有效维护率和输液的安全性,静脉输液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也能促进输液小组成员和联络员成长.

    作者:徐嫣;车小波;潘玉勤;陈春花;张晓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与普通放疗对骨盆的影响

    目的 分析比较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普通放疗(radiation therapy,RT)在宫颈癌术后治疗对骨盆正常组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后接受IMRT的109名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与既往在医院接受RT的109名宫颈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回顾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的CT扫描结果,比较IMRT与RT对骨盆的影响.结果 IMRT组中,4例出现骨折(随访中位时间26.0个月),RT组出现18例骨盆并发症,其中12例骨折,2例股骨头坏死,4例骨髓炎(随访中位时间31.0个月),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IMRT出现骨盆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小于RT.

    作者:蔡海莹;柯佳捷;张摇威;谢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为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 2016年1月期间出生后6h内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足月儿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均给予维持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血液灌注、通气、护脑、消除脑干症状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治疗72 h后再复温,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6 h、治疗72 h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7、14、28 d后的NBNA评分分别为(31.24±4.0)、(35.87±4.95)、(38.94 ±4.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1.24±4.02)、(31.74±3.04)、(34.87±3.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具有近期、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燕;刁诗光;邱建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异位妊娠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应用于异位妊娠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具体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效果评价(对宣教的内容掌握程度)],并术后第一天配合使用暖宫贴贴中极穴(脐下三指).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即无时间限制、无目标、随意进行教育,效果评价(对宣教的内容掌握程度)].对比2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患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术后使用暖宫贴中极穴,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配合治疗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护患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清;杨金燕;陈瑞珍;谢金玲;陈玉妍;唐椰;罗雪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食管癌内镜下诊治进展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普通白光内镜、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自发荧光内镜(AFI)等内镜检查技术是发现、诊断消化道肿瘤的重要方法,并可通过超声内镜评估病变层次,为治疗提供依据.消化内镜是消化系统疾病微创治疗的重要措施,对于早期食管癌常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BM)、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对于晚期或无法手术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可行非内镜下切除治疗方法、单纯扩张、支架置入、化疗、放射治疗、射频治疗等,以及多模式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王利;文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药房药品盘点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西药房药品盘点情况,分析造成盘点误差的原因,为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统计西药房2015年每月药品盘点相关数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门诊药房年盘点金额误差率为0.001 4%,住院药房年盘点金额误差率为0.082 1%,门诊药房误差率相对较小.门诊药房帐物相符率为91.96%,住院药房帐物相符率为85.07%,门诊药房帐物相符率相对较高.结论 两个药房盘点金额误差率控制较好,均在±0.1%以内,帐物相符率有待提高,尤其是住院药房.医院仍需采取措施加强药品盘点工作,促进帐物相符率,规范药品管理.

    作者:赵启邹;王青;林意菊;尹思敏;杨磊;聂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1~2下/次,3次/天,共计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每次18μg,1次/天,干粉吸入,共计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6MWT)、住院时间、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以及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死亡患者例数.结果 经过2周治疗,观察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观察组6MWT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18±1.06)d,明显较对照组的(11.44±2.53)d时间更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比例与死亡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噻托溴铵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艺明;张日华;秦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阅读疗法在医学图书馆的应用

    介绍了阅读疗法的基本概况,然后分析医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必要性和可行性,后结合阅读疗法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出医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措施.

    作者:樊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指数法在工作量效能积分绩效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按照平衡计分卡原理,通过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测算综合指数得分,按照指数分值,确定科室公平性标杆绩效预算,改变单一按照收支结余提成绩效工资多收多得的模式,提高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性,促进科室从过分关注经济指标,向关注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价转变.

    作者:秦永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配戴助听器对老年性耳聋耳鸣症状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老年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在配戴助听器后耳鸣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 采用耳鸣残疾量表(THI),分别在研究开始及配戴助听器2、6个月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询问并记录,对配戴前后的THI评分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配戴助听器前与佩戴2个月、6个月后患者THI评分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配戴后患者THI分值降低.配戴助听器2个月、6个月THI评分分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配戴助听器前、配戴2个月、佩戴6个月时THI评分降低的差值进行比较,耳鸣频率分组各组间、耳鸣响度分组各组间、不同听力损失水平分组各组间的THI差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使用助听器可以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的耳鸣症状,一般配戴助听器2个月后耳鸣症状可以获得稳定的改善.

    作者:陈秋坚;王培;邱泽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食用洋葱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干预效果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食用洋葱对于调节其血糖、血脂的效果,为糖尿病人群科学合理饮食提供参考.方法 对桂林市干休所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进行干预(每人每天多食用60 g洋葱),监测比较食用洋葱前及食用洋葱2、4、6个月后血糖和血脂变化.统计结果采用t检验.结果 糖尿病患者食用洋葱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持续下降,且食用时间越长则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干预效果越好.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人群适当合理搭配食用洋葱,可有利于控制其血糖和血脂,扼制或延缓糖尿病病情发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提高该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敏;刘学员;安运锋;向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纳米银抗菌水凝胶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纳米银抗菌水凝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对其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机制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UC模型组、纳米银组、复方纳米银组(含地塞米松)、对氨基水杨酸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及乙酸复合法进行UC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以相应药物保留灌肠7天.灌肠治疗7天后抽取血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浆D-乳酸(D-Lac_)及血清炎症指标IFN-γ、IL-10、TGF-β1.随后处死大鼠,取大鼠结肠组织,HE染色后进行病理检查,计算肠粘膜损伤的HPS评分并检测UC大鼠肠粘膜咬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C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TGF-β1水平、血浆D-Lac水平明显升高,IL-10及肠粘膜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P<0.05).治疗7天后,复方纳米银组大鼠血浆D-Lac、血清IFN-γ、TGF-β1水平较UC模型组及其他治疗组降低,血清IL-10及肠粘膜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并且肠粘膜损伤的病理HPS评分明显低于UC模型组和其他各治疗组(均P<0.01).结论 应用复方纳米银抗菌水凝胶灌肠治疗可显著减轻UC大鼠肠道的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减轻肠粘膜的损伤.

    作者:张雷;鞠大闯;刘庭惠;邓少芬;牛明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874份单病种病历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填写缺陷分析

    目的 了解单病种病历病案首页填写存在问题.方法 依据医院实际单病种结算数据为基础,与病案室编码员后期ICD-10编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874份医保单病种结算病历中存在编码错误242份,占13%.结论 应加强临床医师对疾病分类细则的学习和掌握,提高编码员的责任心,共同提高主要诊断编码的准确性,减少单病种结算途径错误.

    作者:杜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治疗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要求的40例中度哮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予少剂量糖皮质激素、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拉帕米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的第0、2、4、6、8、10周记录哮喘控制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两组哮喘治疗有效率随着治疗的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治疗后的第8、第10周两组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状况好转,观察组的FEV1%上升速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在治疗第4周后两组的FEV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观察组的PEF变异率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在治疗后第6周后两组的PEF变异率均有差异性(均P<0.05).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能够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是潜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有效新途径.

    作者:李淳南;颜友臣;陈晓丹;谢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对剖宫产术后母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对照组单独实施腰硬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术产妇的镇痛程度、满意度,以及胎儿娩出后的阿氏评分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镇痛程度、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胎儿娩出后阿氏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关托咪定联合腰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对产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林小美;叶青;苏志源;梁春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术后疼痛和水肿的因素.方法 CO2激光除去显性疣体后,即刻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疼痛强度及水肿时间的因素.结果 尖锐湿疣的治愈率为92.5%.混合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发现:术后疼痛强度随治疗次数增加而增强,学历在本科以下、睡眠质量好者疼痛强度低;女性患者水肿时间较男性长.结论 CO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影响术后疼痛强度的因素包括学历、睡眠和治疗次数,影响水肿的因素仅有性别.

    作者:黄永华;任英云;莫少兰;周丹;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