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轩;周华荣;刘宗师;杨智
目的 探讨预充回流试验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预充回流试验法组,B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行硬膜外麻醉时向硬膜外腔预充注入生理盐水3ml,观察1 min玻璃注射器内有无回流液及回流液性状.B组行常规硬膜外麻醉.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0 min、1h、2h、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和头痛的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充回流试验法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钟海清;邓铸强;杨广生;黄进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细菌污染控制的方法和意义,降低临床血小板输注治疗的风险,提高输注血小板的安全性.方法 分别选取控制前后采集的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比较控制前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 选取2011年1 ~12月采集的血小板共2 731例,细菌培养阳性22例,2012年1~12月采集血小板共3 063例,细菌培养阳性11例,控制细菌污染后血小板采集细菌污染阳性率低于控制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一系列严格有效的细菌污染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阳性率,保证为临床治疗提供所需血小板的安全性.
作者:张兆晴;莫海英;徐惠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结合口服维生素A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促胎肺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 ~2011年我院住院的5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按胎龄配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均按期待疗法原则做基础治疗,促胎肺成熟药观察组用静脉盐酸氨溴索30 mg/次,每天两次,连续4天;同时口服维生素A4 000 IU/天直至分娩.对照组用地塞米松.观察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分娩时测定羊水板层小体数值判定胎儿肺成熟度,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9.38%),对照组发生6例(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死亡2例(6.89%),对照组4例(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羊水板层小体数值≤15×103/μl的区间观察组7例(24.14%),对照组11例(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结合维生素A可以明显提高胎儿肺成熟度,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和早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少梅;林丽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8例RA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2例只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关节症状的改善,降低ESR、CRP、RF等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注射液能有效改善RA患者关节症状,并可降低患者血浆ESR、CRP、RF水平,是一种治疗RA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小姬;接力刚;张君忠;谭益;李习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特点及用以指导外科手术.方法 使用GE128层螺旋CT和西门子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图像,诊断出AML 48例,分析其影像特点,提供手术治疗直观信息.结果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征性脂肪负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定性明确,定位准确.分辨组织挤压侵犯情况清晰,与手术结果一致.三维及薄层重建能显示肿瘤影像细节.结论 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要作为AML外科手术前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潘涟春;潘寿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急救护理程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将其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死亡率及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应用临床急救护理程序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爱娇;敖丽冰;李晓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分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者的D-二聚体的含量差别,从而探讨D-二聚体在不同分型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腹型、肾型及单纯型(AP)患者各18、15及20例,比较以上三组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PLT)计数及凝血时间(PT)的差别.结果 三组患者血小板及凝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高于单纯型,而单纯型患者明显高于肾型,三者当中任意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PT无相关性(p>0.05).结论 以单纯型AP患者为参照,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升高,而肾型明显降低,该现象在腹型及肾型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起到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介绍阅读疗法的概念和发展史,以及医院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借鉴国外病人图书馆的相关做法,对我国医院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实施与展望进行阐述.
作者:张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基层妇女生殖健康自我认知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2010 ~2011年,下乡到基层进行健康体检,针对性为2 556例妇女查访填写相应的调查表,收集调查资料.结果 妇女的生殖健康自我认知影响因素,生殖健康自我认知能力,不同年龄段总体水平是: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18~35岁,36~45岁,46~65岁,体现出生殖健康自我认知能力评定依次为良好、中、差.结论 基层妇女生殖健康通过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梁红烂;关凤娇;李秀芬;陆倩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品管圈实践与效果分析,探索品管手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品管手法进行药品调配质量控制,分析调配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评估实施对策的效果.结 果在品管活动后调配差错率下降了85.75%,效果显著.结论 品管圈实践已初见成效,降低了调配差错,提升了服务质量,有效地提升圈员参与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利于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作者:徐丽华;梁金成;吴晓丽;吴剑菱;冯名杰;邹国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重点科室的消毒质量现状,为下一阶段院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重点科室诊疗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等进行采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采样监测标本1 495份,总合格率为93.2%.其中空气合格率88.3%,物体表面合格率98.5%,工作人员手合格率81.4%;而空气、物体表面合格率在不同年度及不同环境中的差别不大,但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在各个年度中,Ⅰ类环境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Ⅱ类、Ⅲ类环境.结论 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坚持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时发现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婵清;洪喜;周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12年8月,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已明确指出,2012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均要探索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笔者以广东地区51家样本医院财务成本状况为例,从成本分析出发,探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新思路.
作者:徐力新;梁允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随机选择的50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在原有降糖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口服.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体重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下降,但西格列汀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两组间血脂、肝肾功能、体重指数、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沈春莲;张凌云;陆少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病房常见致病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病原学调查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汕头市中医医院重症病房细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间重症病房检出致病菌为371株;两年间重症病房细菌感染率(33.8%)高于同期医院感染率(8.2%)(p<0.05).两年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所分离出细菌中以G-杆菌(69.0%)居多,其次为G+球菌(24.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G-杆菌对亚胺培南有较高敏感(耐药率31.3%~34.6%),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较高(35.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发生率为89.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G+球菌.结论 重症病房感染致病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应对常见病原菌耐药动态加强系统监测,为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生素,减少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钟雄;詹鹏飞;肖俊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透析置管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及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同期对照分析我院2011年1月~ 2013年2月留置透析导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335例.了解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分析不同部位不同置管方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防治方法.结果 操作未完全熟练者深静脉穿刺常需借助超声定位或超声引导来完成置管操作;常规盲穿、超声定位和超声引导三种穿刺置管方法相比较,超声引导的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颈内静脉与锁骨下、股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安全性及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少,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理想选择.
作者:李裕彬;练仕珍;邬新辉;罗苑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期刊的出版发行出现了一些混乱.与以往的非法期刊不同,这些期刊有正规的CN号,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笔者拟结合非法期刊、违规期刊的鉴别,提高医护人员对这些期刊的辨别力,指导他们选择正式期刊投稿.
作者:黄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981年至今,人类已确认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7N7、H5N1、H9N2、H7N2、H7N3、H5N2、H10N7、H7N9八种,其临床表现和病死率相差悬殊,而ICD-10(2008年第2版)提供的人禽流感编码只有类目J09,随着威胁人类的高病死率人禽流感的出现,建议适当增加亚目对人禽流感疾病进行分类,以利于死亡和疾病数据进行系统记录、分析、解释和比较.
作者:卓文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DDs排序、DDDc、年销售金额、销售金额的构成比等分析某院近三年来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某院2011年比2010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增长明显,2012年与2011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基本一致,康艾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增长明显.结论 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的份额比较大,具有抗菌消炎的喜炎平注射液用药频度增长快.
作者:钟永基;钟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技术降低根管内厌氧菌数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牙体牙髓科需要对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进行根管预备的患者40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治疗中同一患者使用橡皮障的患牙(n=40)作为实验组,将未使用橡皮障的对侧患牙(n=40)作为对照组,根管预备前后进行根管内菌落采样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的牙齿经根管治疗后患牙内厌氧菌数目明显减少(p <0.001).实验组术后菌落计数大大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在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能有效降低根管内微生物污染效果,对口腔感染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河娣;张迪;杨剑珍;宁晖丽;刘成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的耐药情况,为结核病的防治、管理、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结核病耐药性监测的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比例法,对1 699例临床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 1 699例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耐RFP菌株112例,耐INH 165例,RFP的耐药率为6.6%,INH的耐药率为9.7%.在112例耐RFP中,INH同时耐药者83例,占RFP耐药株总数的74.1%;在165例耐INH中,RFP同时耐药者83例,占INH耐药株总数的50.3%.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断还是遵循同时进行抗结核药物RFP和INH药敏试验稳妥.
作者:陈燕梅;钟球;周琳;尹建军;陈涛;吴惠忠;钱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