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茶儿茶素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郭立兵;石卫民;宋维舒;王昂;高蕾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 转化因子-β1(TGF-β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茶儿茶素
摘要: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大鼠不同照射时期肺组织转化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阐述其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表法分为4组:A组10只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d;B组10只为单纯儿茶素组,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d;C组10只为单纯照射组,全肺单次照射15 Gy+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d;D组10只为照射+儿茶素组,全肺单次照射15 Gy+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d;每组各5只大鼠于照射后2周及6周处死,取肺组织作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C组大鼠2周和6周时肺组织出现明显炎性损伤,D组急性肺炎性改变较C组明显减轻;A组和B组大鼠肺组织免疫组化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相对较低,C组的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较上述两组明显增高(p<0.05),D组阳性细胞数则介于两者之间,也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儿茶素具有抑制TGF-β 、TNF-α蛋白表达,减轻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对急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TNF-α表达有关.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一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腹股沟疝23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和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从2009年2月~ 2012年6月收治的23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和腹股沟疝的患者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患者的术前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20~210m in,平均:(150±35)min,术中出血:150 ~ 650ml,平均:(280±62) ml,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尿失禁,2周后恢复,术后大尿流率:16~35 ml/s,平均(23±3.5)ml/s,术后无切口感染病例,术后复查B超或腹平片未见残石.结论 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经尿道电切镜下膀胱碎石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案为前列腺增生同时合并膀胱结石、腹股沟疝的患者提供了佳的治疗方案,避免了患者多次手术痛苦,创伤小,并发症少且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阮永同;陈光耀;关登海;洪昭展;冯能卓;何京伟;周如铁;谢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初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干预组120例,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给予全产程心理护理,并评价其结果.结果 干预组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增加了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明显缩短了产程并提高了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佑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化痰标本留取流程对培养结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痰标本留取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全院临床科室痰标本留取及送检过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干预前后标本的合格率、培养的阳性率和结果的临床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前痰标本的合格率、培养的阳性率和结果的临床符合率分别为42.0%、38.0%、69.0%;干预后为54.2%、36.2%、89.0%,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痰标本的合格率和培养结果的临床符合率均高于采取干预措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痰标本留取及送检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曾怡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案管理模式在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科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9例为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指导;2011年3月~2012年3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24例为观察组,应用个案管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对本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程的护理、指导和监督.对两组结肠造口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结肠造口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个案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洁红;尹秋艳;余悦;李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71例重症病房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病房常见致病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病原学调查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汕头市中医医院重症病房细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间重症病房检出致病菌为371株;两年间重症病房细菌感染率(33.8%)高于同期医院感染率(8.2%)(p<0.05).两年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所分离出细菌中以G-杆菌(69.0%)居多,其次为G+球菌(24.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G-杆菌对亚胺培南有较高敏感(耐药率31.3%~34.6%),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较高(35.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发生率为89.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G+球菌.结论 重症病房感染致病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应对常见病原菌耐药动态加强系统监测,为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生素,减少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钟雄;詹鹏飞;肖俊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影像特点及用以指导外科手术.方法 使用GE128层螺旋CT和西门子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图像,诊断出AML 48例,分析其影像特点,提供手术治疗直观信息.结果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征性脂肪负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定性明确,定位准确.分辨组织挤压侵犯情况清晰,与手术结果一致.三维及薄层重建能显示肿瘤影像细节.结论 128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三维重建,要作为AML外科手术前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潘涟春;潘寿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茶儿茶素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大鼠不同照射时期肺组织转化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阐述其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表法分为4组:A组10只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d;B组10只为单纯儿茶素组,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d;C组10只为单纯照射组,全肺单次照射15 Gy+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d;D组10只为照射+儿茶素组,全肺单次照射15 Gy+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d;每组各5只大鼠于照射后2周及6周处死,取肺组织作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C组大鼠2周和6周时肺组织出现明显炎性损伤,D组急性肺炎性改变较C组明显减轻;A组和B组大鼠肺组织免疫组化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相对较低,C组的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较上述两组明显增高(p<0.05),D组阳性细胞数则介于两者之间,也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儿茶素具有抑制TGF-β 、TNF-α蛋白表达,减轻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对急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TNF-α表达有关.

    作者:郭立兵;石卫民;宋维舒;王昂;高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品管圈用于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通过品管圈实践与效果分析,探索品管手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品管手法进行药品调配质量控制,分析调配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评估实施对策的效果.结 果在品管活动后调配差错率下降了85.75%,效果显著.结论 品管圈实践已初见成效,降低了调配差错,提升了服务质量,有效地提升圈员参与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利于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作者:徐丽华;梁金成;吴晓丽;吴剑菱;冯名杰;邹国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16例132眼,随机分为两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A组,59例67眼);单纯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术组(B组,57例65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A组)治愈率高于单纯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术组(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费玉喜;张志娟;安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级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现状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一级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规范管理.方法 通过对一级医疗机构进行实地检查、抽样监测,了解一级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管理现状.结果 针对现状,提出探索建设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对策及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建设标准化消毒供应室.结论 规范一级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管理,全面提高消毒供应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李奎;厉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图书馆的人本管理与和谐发展

    分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馆员和读者放在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中心,围绕其思维和需求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统筹安排和组合分配.探讨怎样开展图书馆的人本管理与和谐发展,在提升人性化服务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注重为读者营造优雅、合理布局、安静舒适的环境来促进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作者:赖咏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密切关注新禽流感A(H7N9)的科研进展

    目的 及时了解国内外对新禽流感A(H7N9)的科研进展,把握防治禽流感A(H7N9)的主动权.方法 及时收集国内外新发表的论文及报道,进行分析综合.结果 初步证明了新禽流感A(H7N9)病毒的性质,基因特点,致病性,传播性,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和防控要点.结论 禽流感A(H7N9)病毒是一种三原重组的新病毒,对禽类及哺乳动物(包括人)都有致病性,且对人的毒性较强;但可防,可控,可治.目前对其认识还在随科研深入而发展,仍有不少不定因素,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密切关注.

    作者:娄海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跨理论模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跨理论模型的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自护行为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为理论基础的分阶段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达到降低血糖目的.

    作者:周兰英;张琴;王思华;熊祖员;李元元;乔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武警广东总队医院2010 ~2012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武警广东总队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184株MRSA,按照标本种类、科室分布、药物耐药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MRSA较多科室为骨外科、ICU、神经外科,分别占19%、17%、12.5%;184株MRSA主要标本来源为伤口分泌物、痰液,分别占29.9%、21.7%;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外,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呈现不同耐药性,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为100%.结论 掌握医院MRSA感染的分布及特征,监测其耐药性,有利于采取措施控制医院内MRSA的流行和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晓玲;彭青;周树勤;杨辅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转型期萝岗区社区护理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 探讨萝岗区内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由医院统筹管理的模式转变为独立法人单位的过程中由此带来的社区护理管理方面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转型期萝岗区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结果 转型期萝岗区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存在以下的问题:人才培训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社区护理质量考评制度,社区护理安全意识薄弱.结论 通过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训,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考核评价体系,树立社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满足了广大群众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09~2011年综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重点科室的消毒质量现状,为下一阶段院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重点科室诊疗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等进行采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采样监测标本1 495份,总合格率为93.2%.其中空气合格率88.3%,物体表面合格率98.5%,工作人员手合格率81.4%;而空气、物体表面合格率在不同年度及不同环境中的差别不大,但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在各个年度中,Ⅰ类环境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Ⅱ类、Ⅲ类环境.结论 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坚持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时发现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婵清;洪喜;周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床上康复操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床上康复操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单侧胫腓骨闭合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骨折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床上康复操进行康复训练,坚持早期、规律、规范、渐进性地进行,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侧肢体活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床上康复操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了患肢功能康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邓顺华;卢向莉;王琼芳;陈玉霞;梁雪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影响药物性鼻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相关因素在药物性鼻炎发病原因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专科检查及填写“可能影响药物性鼻炎的相关因素调查表”的方式,分析62例药物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常见引起鼻塞的疾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和疗效缺乏了解;对鼻用减充血剂的作用机理和药物性鼻炎的危害性欠缺认识,从而造成鼻用减充血剂使用不当是产生药物性鼻炎的主要因素.结论 通过各种渠道向患者宣传引起鼻塞的原发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和疗效、鼻用减充血剂的作用机理和药物性鼻炎危害性,应引起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丁健慧;龚坚;陈秋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细菌污染控制方法及意义

    目的 探究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细菌污染控制的方法和意义,降低临床血小板输注治疗的风险,提高输注血小板的安全性.方法 分别选取控制前后采集的血小板进行细菌筛检,比较控制前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 选取2011年1 ~12月采集的血小板共2 731例,细菌培养阳性22例,2012年1~12月采集血小板共3 063例,细菌培养阳性11例,控制细菌污染后血小板采集细菌污染阳性率低于控制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一系列严格有效的细菌污染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阳性率,保证为临床治疗提供所需血小板的安全性.

    作者:张兆晴;莫海英;徐惠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与股静脉透析置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透析置管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及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同期对照分析我院2011年1月~ 2013年2月留置透析导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335例.了解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分析不同部位不同置管方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防治方法.结果 操作未完全熟练者深静脉穿刺常需借助超声定位或超声引导来完成置管操作;常规盲穿、超声定位和超声引导三种穿刺置管方法相比较,超声引导的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高,颈内静脉与锁骨下、股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安全性及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少,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理想选择.

    作者:李裕彬;练仕珍;邬新辉;罗苑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