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慧;龚坚;陈秋坚
基层医院为了更好地应对包括人禽流感在内的公共卫生事件,注意如下几个要点:强化全员危机意识,是基层医院发挥公共卫生危机预警作用的起点和基本保证;组建一支优秀的危重症救治团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事件发生后,果断决策,积极应对,快速启动人禽流感病例救治与防控应急预案;还要及时报告,在上级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处置疫情,这是成功应对人禽流感事件的关键.
作者:唐瑛;黄艳梅;阙伟东;刘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对体外冲击波碎石的肾组织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90例行肾脏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前7天和碎石后7天每天口服六味地黄汤,对照组45例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前7天和碎石后7天每天口服生理盐水,比较碎石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β2-MG)和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尿液中的β2-MG和γ-GT的水平在碎石后即刻、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尿液中的β2-MG和γ-GT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可以减轻体外冲击波碎石引起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保护肾脏的组织和功能.
作者:何景盛;时永豪;王涛;肖光辉;谭超平;殷振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相关因素在药物性鼻炎发病原因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专科检查及填写“可能影响药物性鼻炎的相关因素调查表”的方式,分析62例药物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常见引起鼻塞的疾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和疗效缺乏了解;对鼻用减充血剂的作用机理和药物性鼻炎的危害性欠缺认识,从而造成鼻用减充血剂使用不当是产生药物性鼻炎的主要因素.结论 通过各种渠道向患者宣传引起鼻塞的原发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和疗效、鼻用减充血剂的作用机理和药物性鼻炎危害性,应引起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丁健慧;龚坚;陈秋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内部审计文化作为医院文化的一部分,是审计有效发挥“免疫系统”作用的基础工程.笔者主要从价值取向、环境、内涵等方面对内部审计文化进行了分析,为推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作者:雷晓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品管圈实践与效果分析,探索品管手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品管手法进行药品调配质量控制,分析调配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评估实施对策的效果.结 果在品管活动后调配差错率下降了85.75%,效果显著.结论 品管圈实践已初见成效,降低了调配差错,提升了服务质量,有效地提升圈员参与自我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利于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作者:徐丽华;梁金成;吴晓丽;吴剑菱;冯名杰;邹国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用X射线机产生的辐射可对医护人员及公众造成危害.笔者主要介绍医用X射线机的放射防护安全,有效保护医疗卫生环境下被照射人员的防护安全.
作者:戴建京;陈曼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访2012年1 ~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并常规产前随诊的孕18~24周初产孕妇,检测血糖,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筛查妊娠糖尿病(GDM),比较GDM与非GDM者间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并应用Logisitc回归分析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GDM的发病率为7.5%.非GDM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32±0.2)kg,GDM孕妇为(3.62±0.3)kg,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长体重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dd Ratio,OR)分别为1.10、1.14、5.12、2.13 (p <0.05);纳入上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表明,GDM是孕妇分娩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23).结论 GDM孕妇的新生儿体重显著性大于非GDM孕妇.
作者:沈峰;王博文;尤华智;聂国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干预组120例,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给予全产程心理护理,并评价其结果.结果 干预组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增加了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明显缩短了产程并提高了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佑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断为AMI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7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hsCRP水平、NT-ProBNP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改良Gensini评分),比较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组的hsCRP水平及NT-ProBNP水平.结果 冠脉狭窄中度组患者的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19.4±6.5 vs 9.4±5.6),冠脉狭窄重度组患者的hsCRP水平高于轻度组(25.8±7.2 vs9.4±5.6,p<0.05).而NT-ProBNP水平在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组无差异.结论 hsCRP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而NT-ProBNP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无关.
作者:吕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公开竞聘已成为许多医疗机构选拔年轻干部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公开竞聘选拔年轻干部,营造了适于年轻干部发展、成长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这部分年轻干部基础好,适应时间短,角色转变快,愿做事、能做事,成为医院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公开竞聘选拔年轻干部,能够充分发挥合理用人“正能量”,有力助推医院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葛晓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合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方法 选取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20例,按照手术不同的麻醉用药将以上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60例.舒芬太尼组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芬太尼组的患者采用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及芬太尼诱导麻醉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与芬太尼组患者对比,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p<0.05).在气管插管时及拔除气管插管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出现明显的上升(p<0.05),但是舒芬太尼组患者与芬太尼组患者对比,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下降的幅度更为平缓(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麻醉安全性更高.因此,更加适合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
作者:许国庆;徐金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高频超声对正常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检测,总结出正常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声像图特征及显示率,评价超声检测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114例健康志愿者踝关节进行检查,观察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声像图特征,测量其厚度并评价其显示率.结果 应用高频超声能较清晰显示距腓前韧带以及跟腓韧带,男女性距腓前韧带的显示及厚度测量均应首选跖屈位,其次中立位,避免在背屈位检查;男女性跟腓韧带的显示及厚度测量均应首选背屈位,其次中立位,避免在跖屈位检查.结论 高频超声对踝关节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是一种可行、无创、价廉的检查方法.有望成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早期诊断行之有效的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鸿辉;孔抗美;翟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分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者的D-二聚体的含量差别,从而探讨D-二聚体在不同分型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腹型、肾型及单纯型(AP)患者各18、15及20例,比较以上三组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PLT)计数及凝血时间(PT)的差别.结果 三组患者血小板及凝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高于单纯型,而单纯型患者明显高于肾型,三者当中任意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PT无相关性(p>0.05).结论 以单纯型AP患者为参照,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升高,而肾型明显降低,该现象在腹型及肾型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起到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茶素对大鼠不同照射时期肺组织转化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阐述其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表法分为4组:A组10只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d;B组10只为单纯儿茶素组,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d;C组10只为单纯照射组,全肺单次照射15 Gy+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d;D组10只为照射+儿茶素组,全肺单次照射15 Gy+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 mg/kg/d;每组各5只大鼠于照射后2周及6周处死,取肺组织作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C组大鼠2周和6周时肺组织出现明显炎性损伤,D组急性肺炎性改变较C组明显减轻;A组和B组大鼠肺组织免疫组化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相对较低,C组的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较上述两组明显增高(p<0.05),D组阳性细胞数则介于两者之间,也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儿茶素具有抑制TGF-β 、TNF-α蛋白表达,减轻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炎症反应,对急性肺损伤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TNF-α表达有关.
作者:郭立兵;石卫民;宋维舒;王昂;高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彩色超声对原发性输卵管癌诊断的经验及误诊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12例手术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探讨影响超声诊断的因素.结果 1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病例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2%,误诊率为58%;其中经腹超声检查符合率为33%,经阴道超声检查符合率为67%;误诊为卵巢癌2例,误诊为卵巢乳头状囊腺瘤1例,误诊为附件炎性包块1例,误诊为附件囊性混合性包块3例.结论 改变检查方法和提高超声医师专业素质可以提高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蔡艳;许怡韵;谢冲稳;陈明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针对无基础肺部感染的呼吸机相关性支气管炎(VAT)患者,观察雾化吸入痰热清针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无基础肺部感染的VAT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进行雾化,2ml/次,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雾化,每日3次.治疗期7天,观察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长、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VAP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ICU住院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生VAT的无基础肺部感染患者,雾化吸入痰热清针剂能降低VAP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张靖轩;周华荣;刘宗师;杨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武警广东总队医院2010 ~2012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武警广东总队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送检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184株MRSA,按照标本种类、科室分布、药物耐药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MRSA较多科室为骨外科、ICU、神经外科,分别占19%、17%、12.5%;184株MRSA主要标本来源为伤口分泌物、痰液,分别占29.9%、21.7%;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外,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呈现不同耐药性,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为100%.结论 掌握医院MRSA感染的分布及特征,监测其耐药性,有利于采取措施控制医院内MRSA的流行和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晓玲;彭青;周树勤;杨辅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萝岗区内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由医院统筹管理的模式转变为独立法人单位的过程中由此带来的社区护理管理方面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转型期萝岗区社区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结果 转型期萝岗区社区护理管理工作存在以下的问题:人才培训不到位,缺乏完善的社区护理质量考评制度,社区护理安全意识薄弱.结论 通过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训,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考核评价体系,树立社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满足了广大群众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981年至今,人类已确认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7N7、H5N1、H9N2、H7N2、H7N3、H5N2、H10N7、H7N9八种,其临床表现和病死率相差悬殊,而ICD-10(2008年第2版)提供的人禽流感编码只有类目J09,随着威胁人类的高病死率人禽流感的出现,建议适当增加亚目对人禽流感疾病进行分类,以利于死亡和疾病数据进行系统记录、分析、解释和比较.
作者:卓文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科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9例为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自我护理能力的指导;2011年3月~2012年3月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患者24例为观察组,应用个案管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对本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全程的护理、指导和监督.对两组结肠造口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结肠造口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个案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结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洁红;尹秋艳;余悦;李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