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5年与2006年我院癌痛患者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冉莉;张晓萍;蒋红平

关键词:癌痛患者, 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门诊癌症患者2005年与2006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2006年比2005年增加,其中吗啡制剂增幅较大,居首位的仍是哌替啶片,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也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结论 我院癌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渐趋合理,但与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合理应用的宣传与监管工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咯血38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对本院自2002年5月至2006年8月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38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垂体后叶素联用巴曲酶(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垂体后叶素和巴曲酶(立止血)联用,是治疗肺结核咯血有效的止血药.规律抗痨、全面的监护和绝对卧床休息尤为重要.

    作者:李波;舒敏;黄安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药物联合应用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止痛的研究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玻璃酸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止痛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双盲随机分组,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病人50例,58膝,分为玻璃酸钠(2 ml)+2%利多卡因(2.5 ml)+地塞米松(2.5 mg)(A组,n=15),玻璃酸钠(2 m1)+生理盐水(5 ml)(B组,n=15),2%利多卡因(2.5 ml)+生理盐水(4.5ml)(C组,n=15),地塞米松(2.5 mg)+生理盐水(4.5 ml)(D组,n=13),每例患者于术后关节腔注射,分别在给药后8 h、24 h、72 h、一周时,在病人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用q检验.结果 术后8h,A组和C组的止痛效果好于B组和D组(P<0.05)但术后72 h和一周时B组和A组的止痛效果明显好于C组和D组(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应用玻璃酸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在早期止痛和持续镇痛方面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庄明;商晓军;朱亚平;韦兆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30例溶栓治疗分析

    自从1959年链球菌培养液提取物链激酶首次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溶栓广泛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急性期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溶栓治疗心肌梗死能有效缩小梗死面积,改善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使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自1997年开展溶栓以来至2005年7月,共溶栓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继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节段弓丝在矫治牙性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节段弓丝技术是新近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的固定矫治技术之一,虽然它有明显的适应证和应用范围,但由于它具有设计灵活、短小简便、成本低廉、患者舒适等优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几年来我科采用节段弓丝矫治了60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颖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佳间隔时间.方法 将136例脑出血术后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B组3 d更换一次集尿袋;C组给予7 d更换一次集尿袋.与化验室相配合,每天采集三组病人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B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C两组.结论 留置导尿病人每3d更换一次性集尿袋为宜.

    作者:曹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机血糖仪测定血糖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比较评价微机血糖仪试纸带法测定血糖的可靠性.方法 用血糖仪试纸带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GOD),分别对病人的血标本及高低质控标准血清进行测定,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r=0.955),不受黄疸、高血脂的影响.并且上述两种方法均符合回归方程的线性范围.结论 微机血糖仪纸带法测定血糖,采用未梢血,操作简单,无需较高技术要求,只用1 min时间就能测出结果,仪器及耗材价格的便宜,适用急诊和家庭病床病人需求.

    作者:万德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自动五分类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影响因素分析

    HEMAVET全自动五分类动物血液分析仪采用电阻抗原理对血小板进行细胞计数和细胞体积测量,血小板凝集、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抗凝剂、放置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对标本血小板的计数.

    作者:陈文娜;李曦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胎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胎儿酸血症的预测价值及各不良胎心宫缩图(CTG)图形与不同类型胎儿酸中毒的关系.方法 以216例在第二产程具有满意胎心监护图形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胎儿娩出后,立即做脐血血气分析,记录胎儿结局,并追踪新生儿病率情况.结果 ①第二产程正常、可疑及病理CTG图形预测胎儿酸血症的敏感性分别为3.57%、10.72%和85.71%,特异性为57.45%、61.70%和80.85%,阳性预测值为1.23%、4.00%和40.00%,阴性预测值为80.00%、82.27%和97.44%,准确度为50.46%、55.09和81.48%.②晚期减速、延长减速在代谢性酸血症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呼吸性酸血症组及混合性酸血症组(P值分别为0.001、0.027);重度VD、重度心动过缓在混合性酸血症组明显高于代谢性酸血症及呼吸性酸血症组(P值分别为0.041、0.004);融合减速在呼吸性酸血症组明显高于混合性酸血症及代谢性酸血症组(P=0.006);基线变异消失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68).结论 ①第二产程单用胎心监护识别胎儿酸中毒的能力非常有限,需结合其它监护手段进行综合判断,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②晚期减速(LD)、延长减速(PD)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重度变异减速(VD)、重度心动过缓与混合性酸中毒有关;融合减速与呼吸性酸中毒有关.

    作者:钟利若;魏晓萍;张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仟伏X线与高分辨率CT(HRCT)对0+矽肺小阴影影像学的比较研究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30例0+矽肺患者分别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与高分辨率CT(HRCT),对比研究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在矽肺小阴影影像学中差异.方法 选取30例0+矽肺患者,分别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按GBZ70-2002尘肺诊断标准及尘肺诊断标准片阅片,对比观察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在矽肺小阴影影像上的差异.结果 在摄高仟伏X线胸片诊断为0+的30例矽肺患者中,HRCT发现其中5例影像学改变符合Ⅰ矽肺诊断标准.结论 在中上肺区小阴影的显示上,HRCT明显高于高仟伏X线胸片.

    作者:孙金凯;陈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

    目的 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方法.方法 对20例22眼急性前葡萄膜炎应用0.5%或1%强的松龙滴眼,从每h1次或每2 h1次或每日4次,根据前房炎症减轻程度逐渐递减至每日3次→每日2次→每日1次,对有前房内纤维素性渗出者口服强的松80~100 mg/d,早上一次顿服,每天减量20 mg,2~3 d絮状渗出吸收后立即停药.结果 所有病例炎症均得到控制,无发生并发症.结论 以足够浓度和足够频度的糖皮质激素滴眼能很好地控制炎症且避免并发症,应根据适应证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

    作者:张子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动脉置泵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

    目的 探讨肝动脉置泵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切除原发病灶后肝动脉置泵术后泵内化疗,并随访B超观察转移灶的生长情况.结果 置泵化疗患者20例转移灶明显缩小或停止生长,3例无效.结论 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行肝动脉置泵化疗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吴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神经纤维瘤病复发恶化1例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 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1],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病率约为4/10万.现报道一例神经纤维瘤病妊娠期伴发,再次妊娠复发恶化的病例.

    作者:周世琼;岳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疏血通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其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目前脑梗死急性期的内科药物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超早期的溶栓治疗、降纤治疗、抗凝治疗、脑保护剂及一般对症治疗[1].

    作者:赵君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红霉素的非抗菌用途

    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EM)及其衍生物对许多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立克次体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良好的抗菌作用使该类药物在感染性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EM及其衍生物在治疗非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就这些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讨论.

    作者:张宏年;吴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rt-PA溶栓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其与冠脉再通的关系.方法 57例STEMI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溶栓后90min进行冠脉造影,观察罪犯血管的再通情况.结果 溶栓治疗中46例(80.7%)发生心律失常,冠脉造影再通(TIMIⅡ级或Ⅲ级)42例(73.7%),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多发生在再通组.结论 STEMI溶栓治疗时再通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常见,它是提示冠脉再通的较可靠指标.

    作者:具星爱;季宪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附1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15例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6周.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95例(82.6%),良11例(9.5%),中8例(7%),差1例(0.9%).结论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弹性固定,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盖伟;侯林俊;于远洋;晋长皓;杨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进展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有时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

    作者:杨丽;刘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川崎病冠脉损伤高危因素分析(附152例病例报告)

    川崎病(KD)是一种急性、有限性的全身血管炎,主要累及婴儿和年幼的儿童[1].心血管损害在血管炎活动期表现明显,冠脉损伤(CAL)及严重程度是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KD已取代急性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2],因此,研究KD合并冠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芳;张宗辉;贺云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贫困地区妇女病查治分析

    目的 掌握贫困地区妇女病患病情况.方法 1996~2005年10年间对8 093例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从发病率与发病年龄、孕产次构成比、阴道炎与生活地区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人数4 380人,平均患病率为71.15%.通过10年的边查边治,患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发病率高于城市,患病因素与发病年龄、孕产次、生活环境等有关.结论 改善贫困地区妇女劳动卫生条件、普及卫生知识,仍然是当前妇女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冯瑞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2月至2003年4月外科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5例单纯药物治疗,有3例死亡;手术治疗23例,仅4例死亡.结论 急性重症胆管炎病情危急,并发症多而严重,病死率较高.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差,尽早地彻底解除胆道梗阻的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广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