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舒敏;黄安华
目的 监测用卡马西平(CBZ)治疗癫痫患儿的血药浓度,为卡马西平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癫痫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服用卡马西平的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①45例单独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4μg/ml的12例,4~12μg/ml的32例,>12μg/ml的1例.②单一用药的总有效率为73.33%,将单一用药患者的血药浓度水平分布与疗效作等级相关分析,结果rs=0.634,P<0.05,表明血药浓度越高,疗效越好.联合用药的23例患者中仅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34.78%.③将年龄与血药浓度分布作等级相关分析,结果rs=0.512,P<0.05,表明随年龄增高,各年龄组血药平均浓度也增加.结论 通过常规监测CBZ血药浓度,可提高癫痫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裴发光;胡永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对我院门诊癌症患者2005年与2006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2006年比2005年增加,其中吗啡制剂增幅较大,居首位的仍是哌替啶片,哌替啶注射液的应用也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结论 我院癌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渐趋合理,但与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合理应用的宣传与监管工作.
作者:冉莉;张晓萍;蒋红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胆道感染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内118例高龄胆道感染病人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高龄急性胆道感染病人并存症多(占50%),术后并发症(占25%),围手术期死亡率(占8.5%).结论 年龄本身不是胆道手术的禁忌证,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合理处理并存病、适当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毛钦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置泵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切除原发病灶后肝动脉置泵术后泵内化疗,并随访B超观察转移灶的生长情况.结果 置泵化疗患者20例转移灶明显缩小或停止生长,3例无效.结论 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患者行肝动脉置泵化疗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作者:吴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其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目前脑梗死急性期的内科药物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超早期的溶栓治疗、降纤治疗、抗凝治疗、脑保护剂及一般对症治疗[1].
作者:赵君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末梢全血采集后不同放置时间对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检测的影响.方法 对40例患者采集末梢全血注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抗凝,轻轻充分混匀后立即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然后分别放置10 min和30 min后再次测定;对以上三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白细胞百分率(NEUT%)、中间细胞面分率(MXD%)、淋巴细胞百分率(LYMPH%)、血小板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值(P-LCR)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 min的结果与30 min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数升高,NEUT%升高,LYMPH%降低,MPV降低、P-LCR降低,两组结果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血小扳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MXD%与PDW差异无显著性(P>0.05);30 min结果与10 min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0 min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10 min后直方图恢复正常.结论 末梢全血在采集过程中由于标本或多或少有组织液混入及血小板周围环境的改变,促使血小板短时间内产生一个假性聚集现象,从而影响WBC和PLT结果的准确性,在EDTA-K2的逐渐作用下血小板解聚,结果恢复正常;末梢全血采集后放置10 min后再测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苏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以核酸生化为基础的新技术作为医学检验的新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检验学科的各领域之中.本文具体探讨分子生物学中的分子生物传感器技术、分子生物芯片技术、分子生物纳米技术和分子蛋白组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并且提出了展望.
作者:李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现象,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治疗原则除对病因的治疗外,我院儿科彩用蓝光照射进行退黄.蓝光光疗因方法简便、疗效可靠,一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1].
作者:程梅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黄杆菌属细菌(Flavobactenum)为存在于水、土壤和植物等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伴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和有创性检查及治疗手段的广泛开展,院内感染中黄杆菌属感染率逐年增高[1].
作者:于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与对照组(n=15);对照组采取有效携氧机械通气,突击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和肝素乐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意识转醒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机麻痹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纳洛酮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神志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王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30例0+矽肺患者分别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与高分辨率CT(HRCT),对比研究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在矽肺小阴影影像学中差异.方法 选取30例0+矽肺患者,分别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按GBZ70-2002尘肺诊断标准及尘肺诊断标准片阅片,对比观察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在矽肺小阴影影像上的差异.结果 在摄高仟伏X线胸片诊断为0+的30例矽肺患者中,HRCT发现其中5例影像学改变符合Ⅰ矽肺诊断标准.结论 在中上肺区小阴影的显示上,HRCT明显高于高仟伏X线胸片.
作者:孙金凯;陈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B超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及其与结石部位、大小、数目等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间收治的258例震波碎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统计不同部位、大小、数目结石的疗效.结果 治愈率为肾单发结石88.89%,肾多发结石66.67%,输尿管上、中段结石87.80%,输尿管下段结石96.28%.结论 体外震波碎石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有选择地应用.
作者:陈祖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肺泡蛋白沉着症是脂蛋白样物质在肺泡内沉积的罕见病,以肺泡内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大量的表面活性蛋白质及脂质沉积为体征,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受损.
作者:曾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与非哮喘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30例3~12岁的喘儿童(哮喘组)和25例非哮喘儿童(对照组)进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比较.结果 哮喘组儿童行为异常率为53.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评分值比较,哮喘组为15.61±4.15,对照组为7.12±4.0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的同时,经常还伴有患儿行为方面的异常
作者:许鹏飞;孙京惠;夏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医学模式的已实现三个转变.中等医学教育教学只要适应新模式,培养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卫生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作者:袁祥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昏迷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临床医生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一些病因明确的昏迷如高血压性脑出血,颅脑外伤等往往容易及时诊断,但有些突发性昏迷,且昏迷原因与原发病并无直接联系时却容易误诊.现将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8例急诊昏迷误诊情况报告如下,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周云珍;付留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本组45例,55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55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均正常,滤过泡隆起.并发症:角膜水肿32眼,人工晶体前纤维性渗出膜4眼,经药物治疗4~9 d后吸收.结论 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陈巧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二病并存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对63例糖尿病与甲亢并存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中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有52例(占82.5%),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有4例(占6.3%),二病几乎同时发现者7例(占11.1%),二病综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均恢复正常.41例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12例扩大的心脏缩小,8例的心衰得到纠正.结论 应加强对糖尿病与甲亢二病并存的认识和诊断,兼顾治疗.
作者:王奕晖;谢帕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方法.方法 对20例22眼急性前葡萄膜炎应用0.5%或1%强的松龙滴眼,从每h1次或每2 h1次或每日4次,根据前房炎症减轻程度逐渐递减至每日3次→每日2次→每日1次,对有前房内纤维素性渗出者口服强的松80~100 mg/d,早上一次顿服,每天减量20 mg,2~3 d絮状渗出吸收后立即停药.结果 所有病例炎症均得到控制,无发生并发症.结论 以足够浓度和足够频度的糖皮质激素滴眼能很好地控制炎症且避免并发症,应根据适应证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
作者:张子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将不同类型及性格的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类和分组观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冠心病组有12例发生焦虑,健康组有4例发生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0%和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00(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