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凉瑜
目的: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中,选取96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将之分为了等份的两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的一组为观察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加以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同时,应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张宇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匀分为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的满意度及治疗后患儿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0%,要高于对照组的:72.00%,并且治疗后患儿疾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畅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无痛电子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38例行无痛电子肠镜检查的患儿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无痛肠镜检查的整个过程中患儿无痛苦,检查结束后患儿很快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周密的准备、术中医护间密切的配合及术后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无痛电子肠镜检查及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晓清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调查分析工作坊在社区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社区中随机抽取50名居民,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社区急救培训,将其作为观察组;并从社区内另外抽取50市民,采取知识讲座结合单项急救技能操作模式培训,作为对照组.设计统一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分为一般性项目与急救性知识两部分,急救知识得分范围为0~10分,对培训前后的两组研究对象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市民的急救理论与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参与研究的市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差异(P>0.05).结论:以工作坊的模式教社区普通人学习CPR急救,可以进一步普及市民对急救知识与相关技能,在急救培训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静;涂羚;邹峰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 在肿瘤专科医院应用急危重护理专科小组一体化管理建设模式.方法 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实施一体化管理方案,制定培训计划,建立交流平台,形成特色护理专科建设.结果 提高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为急重症患者病情突发时争取到足够的救治时间.结论 实施一体化管理方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友省;苏琪琴;崔鸣欧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研究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护理价值.方法 从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卵巢囊肿患者中选取5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并进一步进行护理.结果 57例患者中有34例痊愈,14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高达98.25%.结论 给予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介入精准度高等优势,加以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护理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度,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宏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给眩晕患者治疗效果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眩晕患者,以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并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眩晕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可以为其治疗效果带来积极影响.
作者:向娇娇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中运用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饮食恢复时间、肠鸣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饮食恢复时间、肠鸣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l05);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l05).结论:剖宫产产妇中运用护理干预对产后恢复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产妇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赵娜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康复护理,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在入院时和出院时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作者:孙玲玲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养胃配方颗粒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服用养胃配方颗粒)与对照组(服用维酶素),每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养胃配方颗粒作用机制.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配方颗粒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显著.
作者:田祖云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护理质量前移控制理念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实施分析.方法:通过我院早期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分析,并结合护理质量前移理念对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对比前后护理质量的高低以及改善效果来评估护理质量控制前移理念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实施护理质量前移控制措施后,基础护理以及风险管理和病房管理等评分明显提高,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前移能够有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解决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作者:祝敏 刊期: 2018年第49期
为了探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措施,采用适当和舒适的护理方法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我院将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接受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恢复:症状缓解和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满意度均满意,各项评分均较高,均在90%以上.结论应用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昌英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本文研究了胸部低剂量CT体检的肺外发现的检出率.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2383例胸部体检者低剂量螺旋CT显示的肺内、肺外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出阳性结果1616例,阴性结果767例,其中肺内结果阳性者1026例,肺外结果阳性者1050例.结论:胸部低剂量CT体检可同时有效地显示肺外病变,有助于对部分肺外病变进一步临床干预.
作者:梁彬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作为本研究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所有对照组则采用单一的甘精胰岛素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李昶辉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就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3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冷、热水交替浸泡法、压迫性向心缠绕法、正确摆放体位、心理康复等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后,其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勇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临床疗效.方法 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骨折迟缓愈合治疗的98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作者:孙杰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中对血小板(PLT)升高的干预作用.方法 筛选病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甲氨喋呤10mg,1次/周,尼美舒利0.1 g,3次/d;.治疗组西药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加用自拟活血化瘀方,配方为麻黄、芍药、独活、川乌、炙甘草、川芎、红花、水蛭、土鳖虫等,水煎服,150ml/次,2次/d,口服.30 d为1疗程,疗程终点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晨僵持续时间(h)、关节压痛指数(分)关节肿胀指数(分)、关节肿胀数(个)、关节压痛数(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S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法可用于治疗RA活动期 PLT升高者,自拟乌头加味活血方对RA活动期PLT升高者有满意疗效.
作者:杨胜永;王焕娟;胡喜莲;杨蕾;王建强;屈彬;郭亚薇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床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38例患者,在围术期护理时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的脊髓损伤恢复状况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其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负性情绪相比,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脊髓损伤恢复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脊髓损伤的修复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刘美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感染发生率.方法:将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20个需要感染控制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个区域,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法,实验组行优质护理管理法,对比分析两组区域内感染控制效果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感染控制效果与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方式,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感染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洁 刊期: 2018年第49期
目的:分析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32例接受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32例接受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M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行康复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蔡羽;刘露 刊期: 2018年第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