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联保;文华;李武铭;林楚岚;江桂华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6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康复组早期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国)>分别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8).结论 进行有计划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
作者:谢静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介绍P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查房中的应用,结合典型病例设问,注重诱导和启发.PBL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方面有明显效果,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作者:夏谷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坚持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出院后坚持对其进行跟踪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只在出院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出院后不再进行跟踪健康教育,然后每两个月一次调查病人坚持服药的情况.结果 6个月后,实验组坚持服药者明显比对照组的比率高,比较两组病人坚持服药的时间,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病人坚持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延长精神病人服药坚持时间,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朱转娥;刘卫东;叶秀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交流在各层各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档案管理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和其他信息纵向和横向交流,满足临床一线对信息需求的时效性、统计性,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
作者:罗军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加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疗效.方法 将1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分别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加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64例)及单纯穿孔修补术(64例)两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术后有2例出现轻度吞咽困难,2 w后症状自动消失;6例发生腹泻,给予易蒙停2 d后症状缓解.B组7例发生腹泻,给予易蒙停等药物3 d症状消失,10例仍有术前类似的溃疡性疼痛,服用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加灭滴灵1~2 w症状逐渐好转,均无死亡病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穿孔修补加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修补术,适合急诊手术和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庆祥;伍启春;钟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算方式对高血压病人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门诊743例三种结算方式结算的高血压病人就医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三种结算方式的高血压病人在就诊频率、医疗费用结构上有显著不同.结论 结算方式决定了高血压病人就医行为特性,政策导向和统筹支付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许穗;金龙伟;田军章;周丽华;余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区各医院IT服务台的现状.方法 资料来源于该区22家医院的IT服务台的状况调查资料,采用构成比等指标分析IT服务台的现状,对一家医院的IT服务台进行了典型调查与分析.结果 只有一家医院开设了IT服务台且运转良好.结论 需要普及IT服务台的知识.
作者:陈银霞;李开祥;胡日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女性更年期综合症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200例症状较典型的中、重度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分成灸脐组(治疗组)100例,采用药盐填脐,艾炷点燃置于药盐上灸治.西药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口服利维爱、钙剂、谷维素片对症治疗.用Kupperman评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灸脐前后血清内分泌激素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灸脐组在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胸闷、乏力、皮肤感觉异常、心悸等方面改善明显.且灸脐组疗效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p<0.01).灸脐疗法可以升高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论 灸脐是一种疗效好、无副作用、无痛苦、操作简便、可行、有效、经济、易于推广的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新方法.
作者:关洁明;吴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肾移植随访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168例肾移植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定期随访依从性、生活习惯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进行调查、评分和总结.结果 随访患者在服药、定期随访、生活习惯、自我监测依从性方面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3个月的各项护理评估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肾移植随访患者对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并明显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定期随访依从性、生活习惯依从性、自我监测依从性,更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人的诊治.
作者:张婉祎;张伟婷;苏丽芳;高云;金敏;卢剑梅;李嘉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创新医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方法 将ISO体系原则运用在医院党建工作中.体会有效推动了医院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提高了医院党建工作水平.
作者:朱敏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肾动脉及输尿管(CTU)同步显示技术进行探讨.方法 对38例正常人肾脏自愿贡献者行肾动脉造影及输尿管成像并行三维重建.采用PHILIPS公司Brilliance16排螺旋CT,经肘静脉注入欧乃派克总量130 ml,350 mgI/m,后处理技术主要采用MIP及Volume Render(VR).结果 本组资料中CTA显示肾动脉4~5级的分支、CTU显示双侧输尿管全程显影有31例,占 81.6%,只显示肾动脉3级分支、一侧肾盂或一侧输尿管显示不佳的为5例,占13.2%,只能显示肾动脉2级以内分支或一侧肾盂、输尿管不显影为 2 例,占5.2%.结论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对肾动脉及输尿管(CTU)同步显示技术可以无创性的术前评价肾动脉及输尿管有无病变、先天发育异常等.借助功能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以清晰显示双侧肾动脉和输尿管的起源、分布及两者之间的走行关系.为临床医师提供详细的资料,特别是有利于肾脏移植手术的术前评价.
作者:梁联保;文华;李武铭;林楚岚;江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插管长度及对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胃肠减压病人随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插管长度为按眉心至脐心,即55~68 cm;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插管长度约由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即45~55 cm,比较两组胃管留置时间长短和效果.结果 两组比较,实验组胃液引流量更多,腹胀明显减轻,胃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减轻了病人身心痛苦.结论
作者:张惠浓;刘兆银;林宝明;彭爱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中的运用.方法 通过识别外科病房存在的常见护理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风险管理对策,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 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要贯穿整个护理管理中,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作者:卢向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6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彩超表现,明确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西门子Acuson Antare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15L8W,频率为5.3~10 MHz,对65例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观察其二维图像、彩色血流特点及频谱特征.结果 65例患者的病变血管在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以及频谱多普勒方面均有显著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 急、慢性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表现具有显著性,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具有准确、方便、安全、可重复应用等特点,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金国志;何立红;林忠超;唐妍;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与宫颈上皮类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PCR、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同时检测6 412例宫颈拭子标本,观察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中正常及炎症组、CIN组、宫颈癌三组中HPV16/18型的感染率,及各组中HPV-DNA病毒含量的水平变化.结果 正常及炎症组中HPV16型感染率2.6%(166/6 325),HPV18型感染率1.1%(69/6 325),总感染率3.7%(235/6 325),CIN组中HPV16型感染率24.67%(19/77),HPV18型感染率10.39%(8/77),总感染率35.06%(27/77),宫颈癌组中HPV16型感染率50%(5/10),HPV18型感染率10%(1/10),总感染率60%(6/10).结论 HPV16、HPV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宫颈上皮类瘤样变关系密切,荧光定量PCR、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同时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俊锋;胡志愿;邱耿娴;苏丹;林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给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采血,了解其血管临床特点,减少重复操作,减轻吸毒人员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杜绝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静脉注射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的血管进行评估和分析,做好标准防护措施,采用技巧性手法穿刺法、头皮针对手和足背静脉网毛细血管穿刺法、腹股沟静脉穿刺法、桡动脉穿刺法、肱动脉垂直穿刺法等来完成采血.结果 5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2.03%、83.77%、92.86%、90.67%、81.32%.无一例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结论 根据血管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采血方法,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采血成功的保证.做好标准防护是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作者:容少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引领公立医院改革新思路,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新趋向,创建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趋向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有效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引导调控机制,充分发掘公立医院员工潜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各类人员争优创先的激励机制,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五大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吉琳;欧景才;田军章;王理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6例新生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术中注意保暖、出入量平衡及用药的准确、预防感染、精细物品、器械的准备、敷料的清点.手术结束,将患儿安全、平稳地送入重症监护室.结果 手术护理配合顺利,6例患儿安全返回ICU.结论 熟悉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准备充分,考虑全面,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钊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2月~2008年5月本院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资料.按改良Osserman标准分为Ⅰ型11例,Ⅱa型9例,Ⅱb型13例,Ⅲ型2例,随访结果按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进行评价.结果 35例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早期发生MG危象,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治愈.随访30例,术后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6例,无效2例.结论 完善围手术期管理,减少MG危象的发生,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可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锐凯;洪瑞;方伟群;吴华祥;方瑶纯;杨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乙肝e抗原定性和乙肝前S1抗原滴度变化测定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治疗过程中预测新生儿产前免疫阻断的效果.方法 抽取孕妇产前注射免疫球蛋白后的外周血和分娩过程中的脐带血各3 ml,用ELISA法测定HBeAg;用ELISA法倍比稀释作滴度检测前S1抗原.结果 HBeAg(+)的母亲,同时PreS1(+)者,脐血中HBeAg阳性率为45.4%;HBeAg(-)的母亲,同时PreS1(+)者,脐血中HBeAg阳性率为23.1%;HBeAg(-)和PreS1(-)的母亲,脐血中HBeAg阳性率为25.0%;23例产前已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母亲,只有3例脐血中HBsAg为阳性,阳性率为13.0%.结论 孕妇产前注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的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前S1抗原可作为HBV复制和传染性的一种指标.
作者:张秀英;余进胜;陈惠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