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治疗方法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比较

余韩波

关键词: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垂体后叶素, 奥曲肽
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疗法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实验组68例采用奥曲肽0.1 mg静脉缓注,继而以0.3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或生理盐水500 ml,按25 μg/h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70例采用垂体后叶素0.1~0.2 u/min持续静脉滴注.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89.7%,对照组有效率71.4%,两者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实验组有3例发生轻微腹痛,发生率约4.4%.对照组有18例出现腹部绞痛、血压升高、头晕、频繁便意感、胸闷、心悸等,发生率约25.7%,两者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修补加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加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疗效.方法 将1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分别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加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64例)及单纯穿孔修补术(64例)两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术后有2例出现轻度吞咽困难,2 w后症状自动消失;6例发生腹泻,给予易蒙停2 d后症状缓解.B组7例发生腹泻,给予易蒙停等药物3 d症状消失,10例仍有术前类似的溃疡性疼痛,服用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加灭滴灵1~2 w症状逐渐好转,均无死亡病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穿孔修补加近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修补术,适合急诊手术和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刘庆祥;伍启春;钟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临床学科建设的管理因素

    学科是综合性医院的基本学术单元,是医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临床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与基石,更是医院发展的命脉.本文从学科建设管理的角度去探讨医院临床学科建设的管理因素.

    作者:彭庆有;冯力;杨莹;杨有业;童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硬膜外麻醉术毕镇痛首剂对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中胸部硬膜外术后镇痛时,术毕镇痛首剂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开胸行非心脏手术病人随机采用气管插管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术后镇痛组(GE组)及单纯吸入全麻组(G组).GE组患者术前于T6~7或T7~8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5 ml确定平面控制在T2~T10,以异氟醚、阿曲库胺维持麻醉.G组不用硬膜外穿刺,其余麻醉诱导维持与GE组相同.两组患者术中麻醉用药无明显区别.GE组于术毕前10 min硬膜外给予镇痛药物首剂(吗啡2 mg+0.75%左旋布比卡因2.5 ml+1 mg氟哌啶稀释至10 ml).两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符合拔管条件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拔管前即刻、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的SBP、DBP、HR.结果 两组患者在拔管前即刻、拔管后1 min、拔管后5 min的HR、SBP、DBP较术前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G组同术前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GE组在拔管前即刻、拔管后1min、拔管后5 min的HR、SBP、DBP的波动明显低于G组同时刻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麻气管拔管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中胸部硬膜外镇痛术毕给予镇痛药物后,虽不能完全抑制围气管拔管期的应激反应,但可显著降低其增加幅度,提示其对拔管期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红新;詹锦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回顾及评估

    本文回顾并评估了医院近年来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初步改变了多头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采购模式,实现了医院的采购人力、财力和物力配置的优化,规范了医院管理工作,对构建节约型社会、倡廉防腐、提高医院社会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吉祥;徐淑娟;牛春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V1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类瘤样变、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与宫颈上皮类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PCR、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同时检测6 412例宫颈拭子标本,观察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中正常及炎症组、CIN组、宫颈癌三组中HPV16/18型的感染率,及各组中HPV-DNA病毒含量的水平变化.结果 正常及炎症组中HPV16型感染率2.6%(166/6 325),HPV18型感染率1.1%(69/6 325),总感染率3.7%(235/6 325),CIN组中HPV16型感染率24.67%(19/77),HPV18型感染率10.39%(8/77),总感染率35.06%(27/77),宫颈癌组中HPV16型感染率50%(5/10),HPV18型感染率10%(1/10),总感染率60%(6/10).结论 HPV16、HPV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宫颈上皮类瘤样变关系密切,荧光定量PCR、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同时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俊锋;胡志愿;邱耿娴;苏丹;林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静脉注射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采血方法研究

    目的 给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采血,了解其血管临床特点,减少重复操作,减轻吸毒人员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杜绝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静脉注射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的血管进行评估和分析,做好标准防护措施,采用技巧性手法穿刺法、头皮针对手和足背静脉网毛细血管穿刺法、腹股沟静脉穿刺法、桡动脉穿刺法、肱动脉垂直穿刺法等来完成采血.结果 5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2.03%、83.77%、92.86%、90.67%、81.32%.无一例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结论 根据血管临床特点选择正确的采血方法,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采血成功的保证.做好标准防护是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作者:容少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谈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交流在各层各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档案管理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和其他信息纵向和横向交流,满足临床一线对信息需求的时效性、统计性,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

    作者:罗军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门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12月份门诊处方5 000张.分析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结果 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208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16%,其中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占不合理用药总数的52.4%.结论 本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认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熟悉药品及把握好合理用药的原则.

    作者:陈伟红;江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甲状腺手术的舒适护理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术前心理护理、体位适应性训练、术中灵活体位、头颈部两侧运用冷敷等舒适护理方法.结果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正确应用,避免或减轻了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头颈部疼痛、腰痛的发生.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预防或减轻患者术后头颈部疼痛、腰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禤丽萍;邬佩容;莫永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创新医院药学实习带教理念

    根据目前医院药学对药师的客观要求与药学高等院校教育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提出作为高等药学教育后一个阶段的实习培训,带教理念应由过去专业技术为主导转变为技术服务为主导,并阐明相关措施,对其中存在的困难进行讨论.

    作者:张红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科主任教学大查房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目的 通过开展科主任教学大查房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 全院33个内、外科临床科室每月各进行一次,全面规范地开展了科主任教学大查房.科教科派出专家组给予定期督查,考评结果作为临床科室和科主任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结果 从2007年9月开始至今,全院共进行594次科主任教学大查房,参加人数平均达 10 692人次.其中优秀81%,良好13%,合格 6%.结论 经过1年多的临床实践,提高和巩固了各级医生的医学基础理论水平,训练了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确保了医疗安全,打造了学习型医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游剑明;肖桂元;毛晓玲;刘剑文;陈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TEST-1血沉仪在儿童呼吸道感染及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初步评价Test-1血沉仪并观察在儿童呼吸道炎症疾病及免疫性疾病中红细胞沉降率(ESR)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测定Test-1血沉仪的精密度,比较血沉仪与魏氏法测定ESR的相关性及正常对照组和疾病组的ESR和CRP指标.结果 Test-1血沉仪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中值样本和高值样本的变异系数(CV)<5.0%;与魏氏法测定ESR结果比较,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01),在所有疾病组中Test-1都较魏氏法检出率高.结论 Test-1血沉仪有着用血量少、速度快、重复性好、标本可作多项目检测应用等魏氏法不可比拟的优点,更适于临床的需要.

    作者:陈慎;邝婉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经验举隅

    龙胆泻肝汤常用于治疗肝经实火而致的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和肝经湿热下注而致的小便淋浊、阴肿、阴痒、妇女带下.

    作者:赵雅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

    通过实施对病人的查对制度;各种体位的安全管理;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和电动止血带的安全管理;术中手术器械、敷料的管理及无菌操作的管理;术中用药、输液、输血的安全管理;转移、运送病人的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对手术病人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管理,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系数,减少和消除手术治疗的安全隐患,减少和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陈海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6例新生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术中注意保暖、出入量平衡及用药的准确、预防感染、精细物品、器械的准备、敷料的清点.手术结束,将患儿安全、平稳地送入重症监护室.结果 手术护理配合顺利,6例患儿安全返回ICU.结论 熟悉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准备充分,考虑全面,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钊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ISO质量管理体系原则在医院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创新医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方法 将ISO体系原则运用在医院党建工作中.体会有效推动了医院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提高了医院党建工作水平.

    作者:朱敏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口服补锌佐治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补锌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 将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我院门诊确诊为秋季腹泻的患儿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补锌(葡萄糖酸锌20 mg/d,分两次口服),观察其疗效.结果 平均病程:治疗组3~7 d,平均(5.3±1.2)d,对照组3~10 d,平均(6.5±2.2)d;腹泻严重时一天的大便次数:治疗组4~8次,平均(5.5±1.4)次;对照组4~15次,平均(6.9±1.8)次.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口服补锌可缩短秋季腹泻病程,减轻秋季腹泻严重程度.

    作者:张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诊治颌面部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在颌面部血管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对6例颌面部血管畸形病例,行64排螺旋管CT平扫、CT血管造影(CTA)以及三维重建,评估各个图象显示病灶的效果.结果 6例患者的CT平扫片均显示病变呈边缘欠清的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明显结构状强化,伴异常血管影.CTA可以清楚显示病灶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64排螺旋CT能准确、直观地显示颌面部畸形的形态特点,对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麦栩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乌体林斯联合宣肺汤预防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乌体林斯联合宣肺汤预防慢性支气管炎(CB)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诊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乌体林斯预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宣肺汤预防治疗,观察预防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以及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40.00%,对照组为1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52.50%,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体林斯联合宣肺汤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P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介绍P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护理查房中的应用,结合典型病例设问,注重诱导和启发.PBL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强化服务意识方面有明显效果,是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作者:夏谷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