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末梢全血CRP测定在儿童急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伍启康;李小平;黄淑萱;谭智毅

关键词:CRP, 急性感染, WBC, 儿童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末梢全血CRP测定在儿童急性感染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 256例急性感染儿童治疗前分别测定末梢全血CRP、WBC计数值及抗生素治疗72 h后的末梢全血CRP、WBC计数值,以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和WBC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毒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198例患儿血CRP值增高,CRP阳性率88%,WBC测定阳性有95例,阳性率42 %,两者(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198例CRP增高的儿童进行抗生素治疗72 h后,末梢全血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t检验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WBC计数只有轻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末梢全血CRP 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所用标本量少的特点,是诊断儿童急性感染疾病时区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的用药及疗效观察上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辅助治疗放射性脑损伤40例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疗法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于出现放射性脑损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后每日行HBO治疗一次,共治疗1~98 d,平均38.0 d.结果 高压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p<0.05).结论 高压氧是治疗放射性脑损伤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祁艳;蔡长青;王超;罗凤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韶关市浈江区妇女阴道病原菌混合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来我院检查的妇女进行分泌物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标本做体外药物敏感实验,以了解女性生殖道病原菌混合感染程度以及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取病人分泌物分别做细菌培养、衣原体、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妇女生殖道细菌混合感染情况日趋严重,两种以上微生物感染率均达到55%以上.常用药物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的耐药性已高达70%以上,且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增加.结论 医生根据病人进行的病原菌检查及药敏实验,选择合适的药物,系统地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等.

    作者:周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45例清创修复体会

    目的 探索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清创修复的恰当处理方式,提高一期处理质量,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整形修复.方法 遵循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清创和手术修复的整形原则,治疗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急诊外伤患者45例.结果 45例患者伤口及创面均Ⅰ期愈合,外观满意,随访无瘢痕增生、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治疗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急诊外伤患者,应遵循眼部皮肤软组织裂伤清创和手术修复的整形原则,用恰当的处理方式提高一期处理质量,可以避免或减少二次手术整形修复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可以减轻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的负担,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这一课题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杨剑锋;吴佩佩;刘精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治疗模式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67名患者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HD组和HDF组.采用同一方法 对透析器预冲,观察HD组和HDF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FUS次数、类型和特点.结果 HD组和HDF组分别使用10 853支和707支新透析器进行治疗,HD组发生FUS 80例次(0.737%)(A型15例,B型65例),HDF组为59例次(8.345%)(A型18例,B型41例),HDF组发生FUS次数显著高于HD组(p<0.01).结论 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时FU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提示FUS的发生可能与HDF透析器种类不同及HDF的对流原理有关.

    作者:游励红;熊子波;姜蕾;邵进;吴迪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院实行人员聘用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事制度改革已成为国家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改革过去传统的人事制度和管理方法是人事部门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和卫生部在2000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实施意见>,全国许多医院即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践,特别是在用人制度上实行了人员聘用制、竞争上岗、择优用人的原则,使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步伐.

    作者:程邦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践与体会

    目的 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制定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结果 实施后3个月内,检出多重耐药菌148例,电话报告和实行床边隔离148例(100%),请临床药师会诊117例,会诊率79%.无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结论 架起临床各部门的沟通桥梁,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但临床医生请临床药师会诊的意识有待提高.

    作者:林秀娟;林红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GSK-3β抑制剂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

    目的 探讨GSK-3β抑制剂(LiCl)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增殖作用,为下一步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临床治疗靶点.方法 应用MTT法,HE染色法以及免疫组化方法 来观察LiCL对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增值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结果 LiCL对人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药物作用时间为24、48 h的IC50分别为138.98 mg/ml、53.15 mg/ml,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LiCL是有效的、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作者:邢州;梁叶萍;孙卫文;陈盛强;岑宇翔;余敦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男性尿道损伤早期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索男性尿道损伤早期佳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男性尿道损伤早期处理,球部尿道部分损伤15例,留置尿管3 w治愈.球部尿道完全断裂45例, 20例行Ⅰ期尿道吻合术, 10例膀胱造瘘,15例行尿道会师术.结果 球部尿道部分损伤患者20.0%(3/15)有轻度尿道狭窄,无阳痿发生.单纯膀胱造瘘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为100.0%,阳萎的发生率为40.0%(4/10);尿道会师及牵引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为80.0%(12/15),阳萎的发生率为26.7%(4/15);早期经会阴部Ⅰ期尿道吻合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为15.0%(3/20),阳萎的发生率为35.0%(7/20).结论 尿道部分损伤患者停留尿管效果满意;球部尿道断裂Ⅰ期尿道吻合术疗效良好,尿道会师术创伤小,如病情重则可先行单纯膀胱造瘘术.

    作者:陈光耀;梁健峰;关登海;阮永同;周如铁;何京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铸造牙弓夹板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找寻一种固位良好、简便易行、费用低廉、能够避免手术及颌间结扎缺陷的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方法 制取牙牙合模型并按上下颌关系重新行模型拼对,在拼对后的模型上制取个别牙弓夹板代型,铸造个别牙弓夹板,将其结扎固定于经复位后的牙弓上.结果 经上述方法 治疗的颌骨骨折的患者8 w后咬牙合关系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铸造个别牙弓夹板是治疗前牙区线性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作者:魏福海;聂镜清;陈建刚;林旭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血管病患者行氙CT检查的护理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20%,另一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80%,且大约20%的患者在病后1~2年内会再次复发,因此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早期诊断,不断提高其诊疗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作者:李雪莲;黄春霞;陈美纯;张迎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士执行抗肿瘤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的行为学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对抗肿瘤化疗药物职业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提高护士化疗防护措施的执行力.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分层抽查的方法 对24所综合医院174个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科室的1 287位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和执行注射操作时的防护措施执行情况、化疗药物意外暴露的处理情况、化疗药物污染时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药物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护士配制抗肿瘤化疗药物和注射时基本遵循的是普通药物的操作方法 ,对防止化疗药物溅出的细节防护措施执行率很低.在化疗药物不慎溅到眼内时只有45%的护士进行眼睛冲洗,仅有 42%的护士对溅到地面的药液进行恰当处理,接触被病人呕吐物、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时82%的护士没有穿戴保护性衣物,80%的护士没按防护要求放置污染物品和化疗药物废弃物.对化疗防护操作、暴露处理、污染处理、废物处理的评分进行三个级别医院间单向方差分析和进行多重比较(LSD),结果 显示全部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士抗肿瘤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应重视行为学方面的因素,规范化疗药物防护操作,强化管理,积极开展护理职业健康促进,以达到护士职业防护知信行的一致.

    作者:黎月英;陈琼芳;刘兴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血清酶学、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的81例AP患者分为重症AP(40例)和轻症AP(41例)两组,另选择4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D-二聚体.记录患者入院后各项实验室指标、48 h Ranson和24 h APACHE Ⅱ评分,了解D-二聚体含量与各项实验室指标、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①轻症AP和重症AP组血浆D-二聚体分别为(0.31+0.21)mg/L和(0.79+0.33)mg/L,与正常对照组(0.10+0.08)mg/L比较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29、0.001);重症AP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轻症AP组(p=0.000).②A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48 h Ranson评分、24 h 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01).③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肌酐、PT、APTY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红细胞压积、血白蛋白和血钙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AP患者血浆D-二聚体升高,D-二聚体含量和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作者:许进雄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湛江市妇女对乳腺疾病的健康教育需求

    目的 探讨湛江市妇女对乳腺疾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 400名来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进行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及教育方式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 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 和时机及乳腺癌的一级预防知识的需求达95%以上.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乳腺癌的高危因数和高发年龄、正确科学的乳腺保健知识的需求也达90%以上.对教育方式的需求上,98.33%选择一对一咨询、91.08%选择专题讲座,86.6%选择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指导阅读,82.50%选择看电视、图片、报刊.结论 要根据广大妇女对乳腺疾病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清;廖秋雄;梁巧莹;林少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肌分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MSCs,5-溴脱氧嘧啶(Brdu)和CD44双重免疫组化鉴定,传3代后的MSCs分为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组和空白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肌凝蛋白(Myosin)、结蛋白(Desmin)的表达.结果 诱导后第3 d,部分细胞出现Desmin和Myosin.结论 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诱导MSCs向成肌细胞定向分化.

    作者:陈凯佳;肖莹;刘小斌;何婉婉;庞震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万古霉素在MRSA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比较万古霉素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健康年轻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为MRSA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给15例MRSA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组)和15例健康年轻受试者(健康组)分别静脉滴注1.0 g万古霉素,通过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清中万古霉素的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感染组的消除半衰期(t1/2β)(10.86±2.12 h)明显延长(p<0.01),表观分布容积(Vd)增大(p<0.0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p<0.01),肌酐清除率(Ccr)下降(p<0.01),两组血药峰浓度(Cmax)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SA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在应用万古霉素时,应当监测血药浓度,适当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作到个体化用药.

    作者:陈小玲;焦晓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拉玛泽分娩法对产程和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玛泽分娩法对产妇进入产程后的影响及对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2008年5月~12月在我院参加拉玛泽培训班学习并在产程中实施的200例产妇,取同期无参加拉玛泽分娩法学习的、正常阴道分娩200人作为对照.两组阴道分娩的产妇均在宫口开大2 cm后实行一对一专责陪伴分娩指导,观察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平均缩短了114.91 min,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也有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产程中实施拉玛泽分娩法能明显缩短产程,也可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林玉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从医院视角谈医患纠纷的新问题新对策

    从医院视角探讨当前医患纠纷的新问题及新对策.通过对医患纠纷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医患纠纷新问题的新对策,以利构建和谐的医院关系,促进和谐医院文化的建设.

    作者:容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5例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诱发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监护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ESDN)病人血液透析发生心肌梗死的好发时间及护理重点.方法 对64例ESDN 实施血液透析病人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重点总结其中5例发生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心电监护、早期心脏护理的重点及效果.结果 ESDN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好发时间为透析过程中及透析结束后0.5~4.0 h内.在血液透析过程行心电监护及透析后心脏病监护,加强心脏护理可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并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提示对ESDN病人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应常规行心电监护及心脏护理.

    作者:纪文英;郑爱英;郑雪瑛;陈慎仁;杨毅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院借鉴企业标准体系方法进行标准化建设的探讨

    为使医院机构的医疗、经营、管理和服务获得佳秩序,医院应实施科学的标准化建设.国家颁布的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对医院开展标准化活动以及建立标准体系具有较强的适宜性.文章在解读<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是否适宜医院鉴用的同时,对本医院应用该标准的一些实践做法进行介绍和探讨.

    作者: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院绩效考核的实践和思考

    现代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如何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便于操作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绩效管理机制.本文从本院绩效考核具体实践论证了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后医院取得的成绩,提出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作者:孙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