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治疗模式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游励红;熊子波;姜蕾;邵进;吴迪宾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67名患者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HD组和HDF组.采用同一方法 对透析器预冲,观察HD组和HDF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FUS次数、类型和特点.结果 HD组和HDF组分别使用10 853支和707支新透析器进行治疗,HD组发生FUS 80例次(0.737%)(A型15例,B型65例),HDF组为59例次(8.345%)(A型18例,B型41例),HDF组发生FUS次数显著高于HD组(p<0.01).结论 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时FU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提示FUS的发生可能与HDF透析器种类不同及HDF的对流原理有关.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叶片联合培磊能治疗血管性痴呆

    目的 评价银杏叶片和培磊能联合用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片联合培磊能观察组42例与脑复康对照组40例,全部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社会功能活动检查量表(FAQ)分别评价其智能及社会功能状态.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MSE评分、FAQ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73.81%)较对照组(47.50%)明显提高.结论 银杏制剂联合培磊能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及社会功能,能延缓痴呆的发展,而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

    作者:江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8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3例术前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治疗改善心功能,术后1例经床边血滤治疗改善肾功能.术前术后给予水化疗法,严密观察病情、血糖监测、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结果 38例患者通过PCI术后肾功能基本正常,生命体征正常,无明显不适主诉.术后无一例血栓性闭塞、异位栓塞、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无进展性肾脏衰竭的发生,病人术后随访效果较好.结论 PCI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较安全等优点,认真做好各项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迎红;冷梅芳;赵芝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皮下注射固定剂量普通肝素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探讨体重调整固定剂量普通肝素皮下注射预防髋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髋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及实验组29例,分别给予低分子量肝素及普通肝素治疗,两药均为术后12 ~ 24 h皮下注射,每天2次,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决定,疗程为7d.记录术中术后输血总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计算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输血总量及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及第7天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注射固定剂量普通肝素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作者:黄海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GSK-3β抑制剂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

    目的 探讨GSK-3β抑制剂(LiCl)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增殖作用,为下一步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临床治疗靶点.方法 应用MTT法,HE染色法以及免疫组化方法 来观察LiCL对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增值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结果 LiCL对人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药物作用时间为24、48 h的IC50分别为138.98 mg/ml、53.15 mg/ml,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LiCL是有效的、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作者:邢州;梁叶萍;孙卫文;陈盛强;岑宇翔;余敦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从精益的角度看病案统计工作模式

    运用精益管理中的价值、成本、交期,从医院院长、卫生局、病案统计人员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病案统计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帮助病案统计人员转变思维方式,在解决好病案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定位问题的同时,寻求体现自身价值的新出路.

    作者:梁粤珩;严吉祥;陈子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放射性脑损伤40例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疗法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于出现放射性脑损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后每日行HBO治疗一次,共治疗1~98 d,平均38.0 d.结果 高压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p<0.05).结论 高压氧是治疗放射性脑损伤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祁艳;蔡长青;王超;罗凤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ICU护士分层级护理核心能力训练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分层级护理核心能力训练在ICU推行的效果.方法 将ICU护士按专业能力的不同分高年资护士组和低年资护士组,明确各岗位职责,进行分层级的临床教育训练和分层级管理使用.再通过护理部和护士长考核,将结果 进行分析、反馈.结果 实施分层级护理核心能力训练后患者满意度、操作的达标率,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分层级护理核心能力训练有利于发挥各层级护士的作用,为护士的职业生涯提供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和阶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爱清;李木兰;林筱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65例青春期颞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青春期颞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青春期颞颌关节紊乱病的特点和临床治疗原则,采用传统疗法,结合设计制作真空压膜软牙合垫治疗65例患者,综合应用检查评论其疗效.结果 经过3年跟踪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该方法 简单、经济、美观舒适、实用.结论 采用传统疗法结合真空压膜软牙合垫是治疗青春期颞颌关节紊乱病的有效方法 .

    作者:谭繁胜;曾曙光;谭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胸腺肽联合含铂类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胸腺肽老年肿瘤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比胸腺肽联合含铂类方案化疗(胸腺肽组)和单化疗组(对照组)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总共63例患者完成4周期化疗,胸腺肽组和对照组发生的毒副反应基本相类似,均为轻-中度骨髓抑制和胃纳降低及轻中度恶心呕吐等.胸腺肽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反而较对照组降低(p<0.05);骨髓抑制、腹泻、肝肾功能损害及口腔炎、皮疹的发生率均大致相当.胸腺肽组患者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等症状有所改善,胸腺肽组和对照组KPS提高率分别为34.4%和19.4%(p<0.01);两组KPS下降率分别为12.5%和29.0%,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剂量胸腺肽联合化疗能够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

    作者:黄凌;马冬;黎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APN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的实行与效果

    目的 探讨APN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护理排班方法 由传统性排班改为APN连续性排班,采用分组排班,管固定的床位,由护理组长或替班组长带领本组人员共同完成本组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充分体现团队的工作模式,充分应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新老搭配,使整体护理的各项程序得以落实.结果 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实施后病人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水平、抢救能力得到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N排班与层级管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保证护理质量;有利于合理安排人力,更好实施层级管理;有利于人员的培养.

    作者:潘玉勤;章霞;郑洪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护士执行抗肿瘤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的行为学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对抗肿瘤化疗药物职业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提高护士化疗防护措施的执行力.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用分层抽查的方法 对24所综合医院174个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科室的1 287位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和执行注射操作时的防护措施执行情况、化疗药物意外暴露的处理情况、化疗药物污染时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药物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护士配制抗肿瘤化疗药物和注射时基本遵循的是普通药物的操作方法 ,对防止化疗药物溅出的细节防护措施执行率很低.在化疗药物不慎溅到眼内时只有45%的护士进行眼睛冲洗,仅有 42%的护士对溅到地面的药液进行恰当处理,接触被病人呕吐物、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时82%的护士没有穿戴保护性衣物,80%的护士没按防护要求放置污染物品和化疗药物废弃物.对化疗防护操作、暴露处理、污染处理、废物处理的评分进行三个级别医院间单向方差分析和进行多重比较(LSD),结果 显示全部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护士抗肿瘤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应重视行为学方面的因素,规范化疗药物防护操作,强化管理,积极开展护理职业健康促进,以达到护士职业防护知信行的一致.

    作者:黎月英;陈琼芳;刘兴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护理教学查房中采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教学查房质量.方法 选取2007年在我院实习78名实习学生,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人,实验组38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护理查房,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 进行护理查房.采用问卷调查及闭卷考试方法 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对两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75%学生认为新教学法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79%认为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71%学生认为新教学法能提高临床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18%学生认为该方法 未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查房后考试成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BL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诱导式转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应文娟;卢锡芝;温翠琪;绳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儿童过敏性鼻炎变应原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过敏性鼻炎变应原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IVT)对过敏性鼻炎患儿同时进行吸入性过敏原(IVT713)和食物性过敏原(IVT706)检测.利用回顾性方法 分析25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及与患者年龄、伴随过敏性疾病、家族过敏史的关系.结果 25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变应原检测总阳性率为83%.其中IVT713阳性率为71%,其中尘螨类高51%,其次是花粉类19%.IVT706总阳性率为20%,其中以鱼类为高.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与年龄、家族过敏史、病程及伴随过敏性疾病呈正相关.结论 尘螨为儿童过敏性鼻炎主要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的预防、诊断及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谢海瑞;伍向滨;胡雁聪;张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践与体会

    目的 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制定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结果 实施后3个月内,检出多重耐药菌148例,电话报告和实行床边隔离148例(100%),请临床药师会诊117例,会诊率79%.无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结论 架起临床各部门的沟通桥梁,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但临床医生请临床药师会诊的意识有待提高.

    作者:林秀娟;林红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湛江市妇女对乳腺疾病的健康教育需求

    目的 探讨湛江市妇女对乳腺疾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 400名来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进行乳腺疾病健康教育及教育方式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 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 和时机及乳腺癌的一级预防知识的需求达95%以上.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乳腺癌的高危因数和高发年龄、正确科学的乳腺保健知识的需求也达90%以上.对教育方式的需求上,98.33%选择一对一咨询、91.08%选择专题讲座,86.6%选择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指导阅读,82.50%选择看电视、图片、报刊.结论 要根据广大妇女对乳腺疾病健康教育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清;廖秋雄;梁巧莹;林少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院实行人员聘用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事制度改革已成为国家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改革过去传统的人事制度和管理方法是人事部门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和卫生部在2000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实施意见>,全国许多医院即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践,特别是在用人制度上实行了人员聘用制、竞争上岗、择优用人的原则,使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紧跟时代步伐.

    作者:程邦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医院绩效考核的实践和思考

    现代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如何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便于操作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绩效管理机制.本文从本院绩效考核具体实践论证了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后医院取得的成绩,提出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作者:孙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乳腺癌中E-cadherin、CerbB-2、p53、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其手术标本中E-cadherin、CerbB-2、p53、Ki-67表达情况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93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中E-cadherin、CerbB-2、p53、Ki-67的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E-cadherin、CerbB-2、p53、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erbB-2、p53、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病理组织学分类无关(p>0.05);而相比其他组织学类型,E-cadherin在小叶癌中低表达(p<0.05).结论 免疫组化指标E-cadherin、CerbB-2、p53、Ki-67可作为乳腺癌的分子指标,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治疗选择和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宇清;梅开勇;陆光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头皮扩张术治疗瘢痕性秃发的护理

    目的 探讨头皮扩张术治疗瘢痕性秃发的围手术期护理,防止并发症,确保治疗取得成功.方法 对12例烧伤后头皮瘢痕性秃发行皮肤扩张器埋置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扩张器埋置部位皮瓣的血运情况,加强引流管道的护理,保持引流液管道通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2例患者全部扩张皮瓣成活,手术成功.扩张后的头皮软组织修复瘢痕性秃发效果满意.结论 密切观察扩张器埋置皮瓣的血运情况及细心做好引流管道的护理是头皮扩术治疗瘢痕性秃发成功的关键.

    作者:莫惠霞;吕炎英;陆桂花;梁银连;何红梅;廖倩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末梢全血CRP测定在儿童急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末梢全血CRP测定在儿童急性感染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 256例急性感染儿童治疗前分别测定末梢全血CRP、WBC计数值及抗生素治疗72 h后的末梢全血CRP、WBC计数值,以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和WBC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毒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198例患儿血CRP值增高,CRP阳性率88%,WBC测定阳性有95例,阳性率42 %,两者(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198例CRP增高的儿童进行抗生素治疗72 h后,末梢全血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t检验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WBC计数只有轻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末梢全血CRP 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所用标本量少的特点,是诊断儿童急性感染疾病时区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的用药及疗效观察上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启康;李小平;黄淑萱;谭智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