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高丽;郭洪娟;李建云;谭秀屏
目的探讨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51例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护理评估、心理护理、手术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51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视网膜平伏51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矫正视力>0 3者21眼,0 05~0 3者34眼,<0 05者5眼.结论 对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病人实施全面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小娟;黄思健;吴素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息肉)患者胆囊壁、息肉及胆汁的病理特点,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中取胆汁、息肉及胆囊壁一并送病理检查.胆囊息肉及胆囊壁按病理常规操作,胆汁离心取沉渣涂片、染色镜检.结果 共送检胆囊壁活组织448例,胆囊息肉154例,胆汁298例.胆囊壁病理诊断为慢性炎症者402例(占89.7%),胆囊壁内发现华枝睾吸虫虫卵者10例、胆红素结晶61例、虫卵并结晶3例.154例息肉中胆固醇息肉149例(占96%),其它(包括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等)5例,息肉伴非典型增生22例.298例胆汁中病理涂片见华枝睾吸虫虫卵者121例(占41%),见结晶者227例,并发现革兰氏阳性球菌2例,革兰氏阴性杆菌1例.结论 保胆取石(息肉)术中常规对胆囊壁活检并对息肉、胆汁进行病理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探讨病因,对胆囊结石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蔡洪英;乔铁;梁纯恩;邓纯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跌到了国外罕见、国内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低谷,医患之间的诚信度大大降低.本文通过描述现阶段医患关系的紧张形势,分析形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探讨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解决途径.
作者:陈谷兰;阮诗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聚维碘酮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6例(创面72处)Ⅱ期压疮患者身体上两处压疮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4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维碘酮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Ⅱ期压疮效果显著,疗程短,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钟克丹;陈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儿童因病住院,会因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而导致静脉输液穿刺不配合;在其输液过程中,也可因顽皮好动、娇气等不合作而导致输液肿胀.
作者:许明芳;陈晓艳;舒晓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人照顾者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痴呆的进程.方法 通过对38例老年痴呆病人照顾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总结在社区开展老年痴呆护理的方法.结果 干预后病人家居安全(误服、跌倒、自伤),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生活可自理人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针对性地对老年痴呆照顾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
作者:赵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全身化疗序贯治疗中晚期肺癌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3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全身化疗序贯治疗.结果 静脉炎、脊髓损伤、严重肝功能损伤、局部血肿、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7%,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疼痛及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100%、93.3%、93.3%、86.7%.结论 通过对并发症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及减轻并发症,提高治疗的耐受能力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结媛;黄爱兰;黄南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三氧负压小切口治疗乳腺脓肿与传统开放式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优缺点,探讨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2月~2008年12月72例乳腺脓肿病例分为三氧治疗组与传统开放式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三氧治疗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疤痕长度,治疗费用,抗生素使用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氧负压小切口治疗乳腺脓肿,可以提高术后美观,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治疗费用,避免使用抗生素,是治疗乳腺脓肿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时永豪;温勇伟;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麻加局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麻加0 25%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行甲状腺手术的麻醉过程,对用药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醉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结果 60例患者镇痛良好,麻醉效果优良,MAP、HR麻醉后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下降,术中MAP、HR平稳,无肢体躁动、头晕1例、恶心2例、无呕吐、心悸、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静脉麻加局麻用于甲状腺手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既保证患者术中神志清醒,又安全有效.
作者:陈继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通过对知识创造螺旋理论的探讨,论述了医院的知识存在形态,进而构建了医院知识创新模式,第一次提出医院的知识管理就是对医院知识创造过程的全程管理.
作者:陈亚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研究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使用3M透明敷贴(9546HP型)或3M普通透明敷贴(1626型)对60例患者固定深静脉穿刺点,观察局部并发症和患者反映,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使用3M透明敷贴(9546HP型)固定穿刺点者并发症的发生远低于使用3M普通透明敷贴者,患者反映舒适度较好.结论 使用3M透明敷贴(9546HP型)可预防并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敷贴使用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黎艳;李燕;赵婉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功的重要学科.在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医学教育发展和影响医学人才培养瓶颈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诊断学的教学特点和现状,指出发展模拟医学教育技术,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运用电子标准化病人系统,对于解决教学资源缺乏,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李晓丹;李伟峰;李玉华;傅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伴胸痛2周入院.咳嗽、咳黄色脓痰,当地医院胸部CT:左上肺炎症,抗感染治疗效果差,2周来咳大量的灰黄脓痰,伴左侧胸痛,活动后气促,门诊胸片:左肺上舌段肺脓肿,予新特灭、依克莎抗感染,效果欠佳,体重下降约10 kg.入院体查:左颈后淋巴结肿大,质中,约(2×2)cm,可移动,无压痛,双下肺细湿啰音,左下肺明显,纤维支气管镜:左舌叶开口重度狭窄,胸部CT:左上肺肺脓肿,左下肺感染.病理见破碎支气管粘膜,上皮未见异常.
作者:卜志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在政府财政资金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医院要通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通过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加强医院成本控制,节能降耗,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运营成本,加强投资理财,积极开展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及流动资金理财增值工作,获取大效益,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作者:杨少雄;许海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病案信息即从静态趋向动态,病案更深、更广的信息内容将进一步被利用,病案信息更好为医院管理、医、教、研、患者、医疗保险及社会服务,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病案资源,是新形势下每一个病案管理人员应该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作者:劳海彬;谢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医疗行为是一项具有高风险性的行为,医师执业兼具科学性和社会性,医师执业权利是获得医师资格和注册许可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医师执业过程中的权利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医师执业权利的保障需要医师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李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与丁卡因及氟哌利多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80例患者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丁卡因组为试验组(Ⅰ),1%丁卡因12 5 ml、芬太尼0 7 mg、氟哌利多5 mg;布比卡因组为对照组(Ⅱ),0 75%布比卡因16 7 ml、芬太尼0 7 mg、氟哌利多5 mg.两组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总容量100 ml,持续剂量均为2 ml/h(1±15)%,锁定时间15 min,每小时大输出量2 ml(1±15)%+0 5 ml/次×4(1±15)%=4 ml(1±15)%(规格为2 ml),术后72 h结束镇痛,拔除硬膜外导管.记录术后1 h、6 h、24 h镇痛效果、副作用Bromage评分.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的Bromage评分也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本研究认为低浓度的(0 125%)丁卡因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且经济实用.
作者:姚添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方法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采取延迟90 s断脐,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时间断脐,观察复苏成功率、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和0~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量表)检测发育商(DQ),对两组病例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延迟断脐组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NBNA评分在4 d时无差异(p>0 05),在14 d和28 d时有显著差异(p<0 01),两组病例检测DQ值显示,延迟断脐组DQ值90分以下者占27 1%,对照组为34 9%.结论 延迟断脐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抢救中,起自体输血作用,对纠正休克状态,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明显作用,对预后有积极影响,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伟强;杨峻;尹月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民众对医疗照射认知的现状,普及医疗照射防护知识.方法以调查问卷和有关资料为基础,借此发现和分析问题.结果 50 1%的民众认知医疗照射可能存在对人体的损害;文化程度越低的人群对放射性检查的可能伤害认识越少;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越重视自己在接受医疗照射中的知情权.结论 民众对医疗照射认知存在误区,应探讨解决方法.
作者:谢志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如何改善产房助产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方法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共发出2 687份问卷,对产妇进行问卷(住院)或电话回访(出院)等形式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存在问题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4年间未发生产妇及家属主动投诉助产士服务态度不佳及发生护理纠纷,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 满意度调查有利于规范助产士护理方法,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作者:曾育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