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非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对固定粉碎性髌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23例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病人在骨折尽量复位后进行了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结果 随访1~3年,平均2 0年,患者膝关节无粘连,功能恢复良好,股四头肌无萎缩,内固定无松动,折断,两端翘起等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爪对固定粉碎性髌骨骨折具有优越性,是目前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
作者:白红兵;张官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医学院校及其教学医院的病理实验室,是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上,实行系统管理规程:建立规范化管理的机制,强化病理实验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提高病理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有效地保证病理实验的正常开展,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保障和优质的服务.
作者:高兰月;王乾;高亦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活跃医院英语学习气氛,创造团结进取的学习型组织,增强医务人员社会责任感.方法 通过招募院内医务人员,义务培训医院员工的英语,义务为有困难的群众或患者提供服务.结果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加强医院员工之间的沟通,增强医院与患者、社会之间的联系.结论 外事志愿者服务有利于提高医院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凝聚力,塑造医院优质服务品牌,医院要努力打造一支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建设和谐医院以及和谐社会做贡献.
作者:郭莉莉;陈泽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与丁卡因及氟哌利多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80例患者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丁卡因组为试验组(Ⅰ),1%丁卡因12 5 ml、芬太尼0 7 mg、氟哌利多5 mg;布比卡因组为对照组(Ⅱ),0 75%布比卡因16 7 ml、芬太尼0 7 mg、氟哌利多5 mg.两组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总容量100 ml,持续剂量均为2 ml/h(1±15)%,锁定时间15 min,每小时大输出量2 ml(1±15)%+0 5 ml/次×4(1±15)%=4 ml(1±15)%(规格为2 ml),术后72 h结束镇痛,拔除硬膜外导管.记录术后1 h、6 h、24 h镇痛效果、副作用Bromage评分.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的Bromage评分也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本研究认为低浓度的(0 125%)丁卡因用于硬膜外腔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且经济实用.
作者:姚添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儿童因病住院,会因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而导致静脉输液穿刺不配合;在其输液过程中,也可因顽皮好动、娇气等不合作而导致输液肿胀.
作者:许明芳;陈晓艳;舒晓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如何改善产房助产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方法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共发出2 687份问卷,对产妇进行问卷(住院)或电话回访(出院)等形式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存在问题并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4年间未发生产妇及家属主动投诉助产士服务态度不佳及发生护理纠纷,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 满意度调查有利于规范助产士护理方法,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作者:曾育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聚维碘酮外敷联合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6例(创面72处)Ⅱ期压疮患者身体上两处压疮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4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维碘酮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Ⅱ期压疮效果显著,疗程短,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钟克丹;陈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健康检查过程中对受检女性进行乳腺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方法,提高对乳腺癌的关注度和自检率.方法对2 610名受检妇女在乳腺癌知识调查表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乳腺防癌知识和乳腺自检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受检者的乳腺癌知识增加,对乳腺的关注度和自检率提高,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论 乳腺体检医师进行乳腺癌健康教育具有专业、可信等优势,乳腺防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行之有效的防癌措施.
作者:廖淑萍;孙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靶控丙泊酚阶梯用药伍用双红灵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门诊及住院的胃镜检查患者330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为靶控输注复合双红灵药组;Ⅱ组为常规给药组;Ⅲ组为普通组.记录检查术前、术中、术后BP、HR、SpO2,胃镜插入时患者对刺激的耐受反应(躁动、恶心呕吐、呛咳).结果 Ⅰ、Ⅱ组检查中SBP、DBP变化无明显差异(均p>0 01),Ⅲ组检查中有SBP、DBP升高和HR增快,与Ⅰ、Ⅱ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 01).Ⅰ、Ⅱ组检查前中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均p>0 01).Ⅰ组进镜时患者发生躁动、恶心呕吐、呛咳比Ⅱ、Ⅲ组少(均p<0 01);但Ⅱ组又比Ⅲ组少(p<0 01).结论 术前先给予双红灵静注,靶控输注丙泊酚阶梯递增给药,为一种理想的无痛胃镜麻醉方法.
作者:伍元川;杨远平;叶宏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方法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63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采取延迟90 s断脐,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时间断脐,观察复苏成功率、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和0~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量表)检测发育商(DQ),对两组病例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延迟断脐组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NBNA评分在4 d时无差异(p>0 05),在14 d和28 d时有显著差异(p<0 01),两组病例检测DQ值显示,延迟断脐组DQ值90分以下者占27 1%,对照组为34 9%.结论 延迟断脐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抢救中,起自体输血作用,对纠正休克状态,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明显作用,对预后有积极影响,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伟强;杨峻;尹月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医院档案记载了一个医院历史发展的过程,它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医院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工作等,是医院历史的见证.医院档案反映在医院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文件、图册、照片、录像等各种门类档案和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所以加强对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对医院领导的决策和实现科学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信息,更能准确把握医院的发展方向,推动医院档案工作现化代发展,更能为医院发展提供参谋作用.因此,在医院建设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胡悦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总结2008年4月1日~2009年1月31日219例患者,放射科工作人员在非直接曝光下进行泌尿系逆行造影工作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尿路造影辅助推注器进行泌尿系逆行造影.结果 放射科工作人员不用直接暴露在X线下操作,全组患者造影过程顺利,造影效果满意,无意外情况发生,病人无明显的不适.结论 尿路造影辅助推注器可用于逆行性肾盂造影,且安全、有效,并且能有效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
作者:梁洁萍;陈雁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脑水肿的变化特点及脑水肿无创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CEI)扰动系数的变化,通过设定无颅脑疾患健康志愿者,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为各个对照组比较分析.揭示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脑电阻抗(CEI)扰动系数的特点.测定脑梗死体积及周围水肿灶体积了解其与病侧CEI扰动系数相关性.结果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急性期病灶侧CEI扰动系数均高于健侧p<0 05.无颅脑疾患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患者双侧CEI扰动系数对称p>0 05.腔隙性脑梗塞健患两侧CEI扰动系数相近 p>0 05.起病6小时大面积脑梗塞患侧CEI扰动系数与腔隙性脑梗塞患侧CEI扰动系数配对t检验结果p<0 05.脑出血患者血肿侧脑电阻抗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起病24小时脑梗塞患者的病侧CEI扰动系数与病灶体积正相关(r=0 8496,p<0 01).结论 ①无创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可反映脑水肿动态变化特点.②可及时敏感的发现大面积脑梗塞后早期脑水肿,可应用于大面积脑梗塞的早期诊断.③可鉴别早期大面积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
作者:刘俊杰;刘锐;柯绪林;卢展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本文完整地阐述了我院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运作流程,分析处方电子化的优点、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使药品发放和处方调配的安全监管更系统、更规范.
作者:陈新;朱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三氧负压小切口治疗乳腺脓肿与传统开放式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优缺点,探讨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2月~2008年12月72例乳腺脓肿病例分为三氧治疗组与传统开放式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三氧治疗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疤痕长度,治疗费用,抗生素使用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氧负压小切口治疗乳腺脓肿,可以提高术后美观,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治疗费用,避免使用抗生素,是治疗乳腺脓肿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时永豪;温勇伟;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肺隔离症的X线和CT影像学特征.方法 搜集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儿童肺隔离症10例,所有病例都摄有胸部正侧位片,4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X线表现为肺内肿块6例,囊性病变4例;CT检查4例均表现为肺内肿块影,且现异常动脉供血.结论 胸部平片是诊断肺隔离症的方法,可提供本病的重要线索.CT增强扫描由于能够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和评价肺实质改变,是肺隔离症的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罗源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补钙对钙液外渗的保护作用,探求一条有效防止钙液外渗的新途径.方法 将127例新生儿按照补钙途径分为外周静脉组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组,其中外周静脉组62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组65例,观察两组钙液外渗的发生率.结果 外周静脉组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钙液外渗,而中心静脉置管补钙的患儿中,未有钙液外渗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外周静脉补钙相比,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补钙更为安全,可有效减少钙液外渗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桂辉;黄晓睿;张永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51例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护理评估、心理护理、手术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51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视网膜平伏51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矫正视力>0 3者21眼,0 05~0 3者34眼,<0 05者5眼.结论 对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病人实施全面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小娟;黄思健;吴素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经产妇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2006年5月~2008年12月我院分娩200例高龄经产妇和高龄初产妇分娩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者的分娩结局.结果 与高龄初产妇组比较,高龄经产妇正规产检率、择期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龄经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等高于高龄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加强高龄经产妇正规围产期管理,产前综合考虑高龄经产妇的相关因素,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妊娠合并症,降低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李桂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航空女乘务员职业压力的特点与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南方航空公司女性乘务员253 名作为样本,通过问卷及现场调查,采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应用SAS 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乘务员组的工作压力水平明显高于常模,而特质焦虑水平较低,在面对压力时乘务员多采用积极应对,较少采用消极应对.②工作压力越大健康状况越差.③多因素分析认为,工作压力与身体健康状况、特质焦虑水平、消极应对相关.结论 航空乘务员属于高职业压力人群,特质焦虑水平较低,应对方式上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健康状况、消极应对方式、特质焦虑水平均是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晶;静进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