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江
目的 探讨提高麻醉解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方法 根据临床需要,从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结果 总结出提高麻醉解剖学教学质量的一些有效途径.结论 以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为目标,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
作者:赵青赞;尚琳;陈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1].妇科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手段,随着子宫肌瘤发病率的提高,在围手术期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通过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桂敏;宋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1世纪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计算机己由单机运行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市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管理者和信息管理人员必须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于社区医院的发展建设中去.
作者:赵敏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ROC曲线(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评价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Cystatin C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52例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显像技术行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球滤过率检查,并与尿微量白蛋白及Cystatin C行ROC分析.结果 Cystatin C临界点取1.3 mg/L时ROC曲线下面积0.893,敏感性78.26%,特异性84.9%,阳性似然比5.17,阴性似然比0.52,Youden指数0.736,比数积52.41.尿微量白蛋白临界点取15.6 mg/L时,ROC曲线下面积0.681,敏感性60.87%,特异性79.2%,阳性似然比3.23,阴性似然比0.27,Youden指数0.564,比数积46.38.结论 血清Cystatin C较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诊断中有更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许睿;潘伊凡;陈江林;张润好;廖春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50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探讨其对冠心病等相关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500例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定.结果 显示阳性100例,占20.0%,假阳性50例(10.0%),受试患者无1例发生昏厥、低血压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等相关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
作者:李晖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降低血压、蛋白尿,延缓轻至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轻、中度CRF[血清肌酐(Scr)134~354 μmol/L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0~60 ml/min]病人60例,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8例,Ⅱ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3例,多囊肾病1例,其他肾脏病3例.先依次选用倍他乐克、双氢克尿噻、心痛定控制病人血压,待血压及肾功能稳定后,根据Ccr将病人分为轻度CRF组(Ccr 46~60 ml/min)和中度CRF组(Ccr 30~45 ml/min),每组病人再随机分为治疗组(苯那普利10~20 mg/d)和对照组,所有高血压病人继续用上述降压药维持正常血压,随访期6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3 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9.5 mmHg和尿蛋白平均下降40%,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cr明显增加;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Ccr明显下降,Scr、尿素明显增加,但舒张压和尿蛋白无明显差异,两组相比,治疗组降低血压、蛋白尿和延缓CRF进展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苯那普利对慢性肾炎病人延缓CRF进展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病人,治疗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苯那普利对轻、中度CRF,基础高血压和血压正常的病人均有疗效,对尿蛋白<2g/d的病人,其肾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尿蛋白>2 g/d的病人.所有病人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苯那普利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和减少尿蛋白的作用,能明显延缓轻至中度CRF的进展,对慢性肾炎、尿蛋白<2g/d的病人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作者:唐长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甲状腺具有高选择性摄取131I的能力,甲状腺亢进时甲状腺浓聚的碘化物可高达血浆的几百倍.131I治疗可使部分甲状腺组织受到β射线的集中照射,使甲状腺组织细胞产生炎症、萎缩、直至功能丧失等变化,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形成,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郑红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国外从1979年开始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ADM包括有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两类,作为皮肤替代物早期主要应用于烧伤患者的创面覆盖,近些年开始在烧伤整形、头颈外科、牙周病学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ADM的研究进展并主要对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军成;郑光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科自2003年至2005年间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脑出血4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脑出血4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8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 h 32例,6~8 h 8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为35~62 ml,平均45ml;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0.75 cm 29例,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为主,其中破入脑室内5例,脑室铸形2例,按高血压脑出血(HBH)意识状态分组:Ⅱ级9例,Ⅲ级18例,Ⅳ级10例,Ⅴ级3例.术后消化道出血4例,肺部感染3例.
作者:杨国辉;邵步云;汤志高;谢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iAg和e抗原(HBeAg)的关系以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联合检测320例HBsAg阳性血清标本的Pre-SlAg、HBeAg.结果 乙肝表抗原(HBeAg)(+)中Pre-S1Ag阳性占95.2%;HBeAg(-)中Pre-S1Ag阳性41例,占31.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re-SlAg检测可作为对乙肝五项检测的补充.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口腔内科学中的文字及图片、照片、录像片段进行编辑合成,制作成口腔内科学专科教学课件,并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口腔内科学的专科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峰;王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腹水,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由中心静脉导管组(1套)、引流袋组成的闭式引流装置对68例胸腹水患者进行引流、治疗及细胞学检查.结果 68例患者中56例胸水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23例,有效率73.2%;12例腹水CR 3例,PR 5例,有效率66.6%;细胞学检查10例,6例确诊.液体引流量多胸水5 600ml、腹水3 500 ml,少胸水1 200ml、腹水1 800 ml.结论 由中心静脉导管和引流袋组成的引流装置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有效的、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的引流方式.
作者:周林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ABX PENTRA 120 retic血细胞分析仪定量检测网织红细胞(Ret)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ABX PENTRA 120 retic检测Ret,并与手工法进行比较.结果 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4.33%,批间平均CV 3.99%.采用ABX PENTRA 120 retic检测120份标本的Ret值与手工法呈显著正相关(r=0.975),且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BX PENTRA 120 retic检测Ret的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快捷,并能提供较多的Ret相关参数,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彭启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成人自发性颅底毛细血管异常增生症(Moyamoya病)临床表现,评价全脑血管造影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例成人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表现为脑缺血症状,经常规治疗无效后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全脑血管造影均显示不同程度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结论 掌握成人Moyamoya病的临床特点和血管造影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Moyamoya病的金标准.
作者:史沛;郭春雨;茹凤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不在是简单的对病人的护理,而是要求以人为本的全面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规范的专业技术,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健康的心态.另外,护理工作负担重,所护理患者的病情危急,病人家属的要求高,与同事、患者及家属的冲突等等都会给护士这一职业增添许多压力.精神科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经常要面对精神病人的攻击威胁,病人家属的合作性较差等原因,他们所承受的工作压力相当大,而工作压力正是导致职业倦怠心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因此探讨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因素及如何在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的维护问题,对提高护士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是十分必要的[2].
作者:明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外伤延迟性脾破裂21例,18例行脾切除术,3例非手术治疗,21例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多在外伤和脾破裂、出血之间有48 h以上无症状期,易误诊;提高对本病认识,关注腹部情况,行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灌洗、结合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治疗上实施脾切除较安全,非手术治疗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作者:蒋圣早;杨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产妇分娩前后婴儿窒息抢救5 min内、外后遗症发生率.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救治的产妇分娩中,250例新生儿窒息抢救5 min内、外新生儿的预后情况观察和随防.结果 250例产妇分娩前后婴儿窒息抢救5 min内和5 min外后遗症发生率,经χ2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妇分娩前后婴儿窒息抢救5 min内后遗症发生率远远小于5 min外.
作者:侯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5年6月,我科收治了一例盲人烧伤患者,胸腹部Ⅱ度Ⅲ度烫伤10%占体表总面积(TBSA),糖尿病史13年,空腹血糖14.8 mmol/L,双目失明2年.入院后通过系统降糖治疗,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技术,创面于伤后38 d全部愈合,有少许色素沉着,无瘢痕增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云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参附注射液源于参附汤,有效成份是人参皂甙、乌头原碱等.近些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有心肌保护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动物实验证实:人参存在使附子类似受体兴奋剂的正性频率作用失去,保留正性肌力作用[1].有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还有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对肺缺血/再灌注保护、内毒素致肺损伤的保护、循环功能的稳定、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均有疗效.现就有关报道做一简单阐述.
作者:罗学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黄肿痛膏敷治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本科自1990年9月至2003年4月接收闭合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350例,运用三黄肿痛膏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178例(50.86%),显效138例(39.43%),好转30例(8.57%),总有效率达98.87%.结论 运用自制三黄肿痛膏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