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霞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2006年间收治的33例PA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醛固硐(APA)28例,占85%;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5例,占15%;66.67%IHA患者立位后醛固酮上升大于33%,氨体舒酮试验阳性率达80%;B超、CT检查结果与PA的诊断符合率为72%和92%.结论 血、尿醛固酮,肾素活性测定与氨体舒通试验是PA的主要诊断方法;血醛固酮立位试验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增生的鉴别;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是PA分型定侧的重要方法;PA的定侧主要依靠B超、CT;外科手术是治疗APA的重要方法;IHA多采用药物治疗.
作者:高启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本院采用随机分组,对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间收治的194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同期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判断常规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影响.
作者:杨瑞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并探讨各自优缺点.方法 将我院150例声带息肉患者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单纯全麻组和联合麻醉组,分别测定麻醉前、术中、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和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三组的SpO2水平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联合麻醉组NE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硬膜外麻醉、单纯全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针对近年来各医院剖宫产率的逐渐上升,如何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保证母婴平安地度过自然分娩这一难关,是摆在我们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责任,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我院采取在活跃早期行人工破膜,并加强产时相关护理,旨在加速产程进展,保证阴道分娩的良好效果,减少分娩期母婴并发症,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文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在体外培养出结构和功能与活体组织和器官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功能体,以作为器官移植宝贵材料或其他生物现象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 运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筛网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构建三维医学模型所需的种子细胞,然后选择适宜的生物支架材料,后将种子细胞依照自然子宫结构附植在支架材料上,经体外培养而获得的与自然子宫形态与功能相似的模拟体.结果 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有限细胞系,并构建了猪子宫三种体外培养细胞三维医学模型.结论 运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筛网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种子细胞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其分离结果细胞较纯.
作者:王有柱;梁素丽;白修云;马月辉;关伟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即分为两组.A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甲硝唑(0.4 g),2次/日,服用7 d.B组:口服枸橼酸铋钾(240 mg)+呋喃唑酮(0.1 g)+克拉霉素(0.5 g),2次/日,服用7 d.观察记录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88.1%和91.7%,没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率A组大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枸橼酸铋钾组不良反应更小,根除率更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彭强;陈超霞;彭大川;姚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 对6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试验(RUT),以确定是否感染Hp.结果 以病理组织Giemse染色检查结果作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粪便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是88.8%,特异性93.3%,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3.7%,阴性预测值84.8%.结论 粪便抗原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测定小儿HP感染可靠易行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作者:步革;李楠;程艳波;李微;郝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国外从1979年开始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ADM包括有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两类,作为皮肤替代物早期主要应用于烧伤患者的创面覆盖,近些年开始在烧伤整形、头颈外科、牙周病学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ADM的研究进展并主要对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军成;郑光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性疾病,多属意外发生,其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因此,护士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病人,以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我科于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1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新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黄肿痛膏敷治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本科自1990年9月至2003年4月接收闭合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350例,运用三黄肿痛膏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178例(50.86%),显效138例(39.43%),好转30例(8.57%),总有效率达98.87%.结论 运用自制三黄肿痛膏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病症,以突然出现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脑卒中病人抢救成活率不断提高,但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对脑卒中病人及早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期的医疗方案如果缺乏康复措施,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形,造成不可逆的继发性残疾.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57例脑卒中病人实施了综合康复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江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大鼠臂丛下干压迫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脊髓后角表达的变化.方法 压迫大鼠右侧臂丛下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左,右侧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结构.结果 与左侧(正常侧)相比,臂丛下干右侧(压迫侧)的脊髓后角Ⅰ,Ⅱ层nNOS免疫阳性结构数量减少.结论 脊髓后角Ⅰ,Ⅱ层一氧化氮(NO)神经结构参与调制臂丛压迫的疼痛发生.
作者:刘延辉;王晖;李云峰;何建新;陆坚;王劼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46例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有效率达87%.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保障.
作者:俞二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刀和氩气刀在肝脏肿瘤切除中的联合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研究半年来70例肝脏肿瘤切除术中联合使用超声刀和氩气刀治疗与传统缝扎法之间的差异,总结超声刀和氩气刀联合应用于肝脏肿瘤切除中的优势.结果 使用超声刀和氩气刀治疗组无一例阻断肝门,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以及平均住院日使用超声刀和氩气刀治疗组少于传统方法治疗组(P<0.05).结论 超声刀和氩气刀在肝脏肿瘤切除中的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
作者:曾德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血糖水平与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分为两组,糖尿病组66例,非糖尿病组46例,对照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急性期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多灶性、并发症、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2型糖尿病和并脑梗死的临床症状轻重及病情转归与入院时血糖水平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作者:邱丽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宫腔镜不同手术分类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差异,旨在探讨佳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我院124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肌瘤的切除程度进行分类,对各分类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根据子宫肌瘤的切除程度将手术分为4类,结果表明Ⅰ类手术满意率达到97.06%,Ⅱ类手术满意率达到92.68%,Ⅲ类手术满意率达到68.42%,Ⅳ类手术满意率达90%.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Ⅰ类手术效果好,Ⅲ类手术效果差,表明术前对肌瘤手术切除程度的正确估计有助于对预后判断,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吴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科自2003年至2005年间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脑出血4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脑出血4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8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 h 32例,6~8 h 8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为35~62 ml,平均45ml;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0.75 cm 29例,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为主,其中破入脑室内5例,脑室铸形2例,按高血压脑出血(HBH)意识状态分组:Ⅱ级9例,Ⅲ级18例,Ⅳ级10例,Ⅴ级3例.术后消化道出血4例,肺部感染3例.
作者:杨国辉;邵步云;汤志高;谢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产妇分娩前后婴儿窒息抢救5 min内、外后遗症发生率.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救治的产妇分娩中,250例新生儿窒息抢救5 min内、外新生儿的预后情况观察和随防.结果 250例产妇分娩前后婴儿窒息抢救5 min内和5 min外后遗症发生率,经χ2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妇分娩前后婴儿窒息抢救5 min内后遗症发生率远远小于5 min外.
作者:侯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癫痫儿童的T细胞免疫功能与其发病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52例癫痫儿童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检查T细胞免疫功能和血药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服药前、服药后癫痫儿童的CD4、CD8、CD19、CD16+56+、CD4/CD8、NK细胞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儿童服药前、服药后T细胞免疫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儿童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失衡可能参与了儿童癫痫的发病.
作者:穆莉芳;任尚申;吴春燕;陈英才;郭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预后差,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需积极有效加以控制.近年来实验表明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肯定[1],而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少有报道.我们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