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粪便抗原检测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评估

步革;李楠;程艳波;李微;郝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检测, 儿童
摘要:目的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 对6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进行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试验(RUT),以确定是否感染Hp.结果 以病理组织Giemse染色检查结果作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粪便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是88.8%,特异性93.3%,准确性90.6%,阳性预测值93.7%,阴性预测值84.8%.结论 粪便抗原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测定小儿HP感染可靠易行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1].妇科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手段,随着子宫肌瘤发病率的提高,在围手术期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通过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桂敏;宋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人工晶状体前膜56例临床治疗分析

    人工晶状体前膜是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视力恢复.我院近几年共发生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56例,采用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建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大粗隆型人工髋关节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探讨大粗隆型人工关节置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大粗隆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4例,按AO分型方法:A2型10例、A3型4例.全髋关节置换8例,半髋关节置换6例.术后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 15例经6~53个月随访,1例患者于术后15个月脑梗死再次发生死亡,Harris评分68~93分(平均80.8分),优良率为92.9%.均未出现假体松动及下沉现象.结论 大粗隆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

    作者:宋雄英;王小刚;朱云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利用猪子宫三种体外培养细胞构建三维医学模型

    目的 在体外培养出结构和功能与活体组织和器官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功能体,以作为器官移植宝贵材料或其他生物现象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 运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筛网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构建三维医学模型所需的种子细胞,然后选择适宜的生物支架材料,后将种子细胞依照自然子宫结构附植在支架材料上,经体外培养而获得的与自然子宫形态与功能相似的模拟体.结果 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有限细胞系,并构建了猪子宫三种体外培养细胞三维医学模型.结论 运用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筛网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种子细胞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其分离结果细胞较纯.

    作者:王有柱;梁素丽;白修云;马月辉;关伟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2006年间收治的33例PA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醛固硐(APA)28例,占85%;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5例,占15%;66.67%IHA患者立位后醛固酮上升大于33%,氨体舒酮试验阳性率达80%;B超、CT检查结果与PA的诊断符合率为72%和92%.结论 血、尿醛固酮,肾素活性测定与氨体舒通试验是PA的主要诊断方法;血醛固酮立位试验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增生的鉴别;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是PA分型定侧的重要方法;PA的定侧主要依靠B超、CT;外科手术是治疗APA的重要方法;IHA多采用药物治疗.

    作者:高启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预后差,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需积极有效加以控制.近年来实验表明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肯定[1],而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少有报道.我们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有创性机械通气救治呼吸衰竭护理策略

    目的 总结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46例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有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有效率达87%.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保障.

    作者:俞二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对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

    温病学是中医课程的主干课,是一门临床基础课.本文从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作者:胡亚莉;郑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

    参附注射液源于参附汤,有效成份是人参皂甙、乌头原碱等.近些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有心肌保护和改善微循环功能.动物实验证实:人参存在使附子类似受体兴奋剂的正性频率作用失去,保留正性肌力作用[1].有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还有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对肺缺血/再灌注保护、内毒素致肺损伤的保护、循环功能的稳定、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均有疗效.现就有关报道做一简单阐述.

    作者:罗学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实验与口服普奈洛尔实验35例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倍他乐克(美多心安)实验在冠心病(CAD)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35例心电图具有ST-T改变的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口服普奈洛尔(心得安)实验及静脉注射美多心安实验,所有患者在实验后两周内行冠脉造影(CAG)检查.对实验结果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CAG阳性15例,CAG阴性20例,口服心得安实验对CAD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精确度及尤登指数(Youden's index YI)分别为66.7%、85%、77.1%及0.52,静脉注射美多心安实验对CAD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精确度及其YI值分别为86.7%、90%、88.6%及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P=0.002).结论 静脉注射美多心安实验较口服心得安实验具有更好的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病人的反复机械通气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反复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性呼吸衰竭病人采用反复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脱机拔管成功率达86%,首次通气后的平均存活时间>1 093 d,中位生存期为1 673 d,1年生存率为73%,2年生存率为64%,3年生存率为33%.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正确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武捷;胡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外阴带状疱疹22例治疗分析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多发生于患者胸部和腰部.近几年来女性外阴部带状疱疹在临床时有发生,我院妇科门诊自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共接诊外阴带状疱疹2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志亚;于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成份免疫活性的分析研究

    目的 分离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成份并分析其免疫活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这两种方法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成份进行分离分析.结果 我们发现该病毒主要有14种多肽成份,其中有有11种蛋白组成成份被禽流感多克隆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经免疫酶联反应后,在醋酸纤维膜上可以清晰看到棕色的条带.结论 在14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蛋白中有11条具有抗原性和免疫活性.

    作者:李速婷;刘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47例临床分析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常见各种出血症状,并易发生颅内出血,如出现颅内出血则多起病突然、病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多有显著后遗症.对该病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是小儿内科临床永恒的主题,尤其我院近年收治的患儿说明该病年龄组较以前教科书及相关报道的年龄有增大趋势.我科1997~2006年共收治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4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馥霞;梁朝侠;李惠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原因探析及预防

    目的 分析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的发生原因,为预防提供策略.方法 对32例FBSS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分析其病史、症状与体征,影像学资料及术中探查所见.结果 FBSS的主要原因有:①神经根压迫未完全解除或出现新的压迫;②腰椎失稳;③神经根损伤;④椎间盘炎;⑤腰椎生理曲度未恢复.结论 FBSS是多种原因所致的综合征,大部分可以避免.术前充分准备、选择适当的术式,术中仔细操作,彻底减压,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是主要预防策略.

    作者:王新虎;王建顺;刘继军;左春光;张国华;郑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发肾功能损害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心室肥厚(LVH)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EH合并LVH及肾功能损害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 mg/d,疗程12周.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肾功能,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结果 EH患者经缬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4 h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缬沙坦治疗EH安全有效,并且可逆转LVH及保护肾功能.

    作者:王荣凯;赵志红;刘树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和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采取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结果 本组38例患儿,35例好转出院,3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蓝光照射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王世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进行院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36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测定患者住院前后的生存质量(QOL).结果 该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与住院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结论 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佩纯;杨玉云;秦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内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总结内镜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电外工作站对甲状腺良性肿物8例行切除术.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式手术、副损伤,术后无感染及出血发生.结论 内镜甲状腺手术符合女性美容的要求,手术切口隐蔽,无颈部疤痕,美容效果好,并且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冯作忠;刘建;赵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肺部真菌感染误诊30例临床分析

    随着抗生素、肾上皮质激素和抗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经常可以看到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由于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检查缺乏特异性,经常导致误诊.为预防误诊的发生应及时进行痰涂片或痰细菌培养,必要时可进行环甲膜穿刺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刷检、灌洗以求确诊.同时还应注意可能诱发真菌感染的机体因素和药物因素.现将我院1999~2006年230例肺炎中的42例真菌性肺部感染,其中30例首诊时被误诊或漏诊的临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