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与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间的关系

张继红;马存根;吕秀梅;李占海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酶联免疫吸附法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管病变的情况分为无血管病变组(n=22)、微血管病变组(n=25)、大血管病变组(n=26),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并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和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结果 糖尿病各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无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三酰甘油、血压呈正相关(r=0.46、0.52和0.47,P<0.0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也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43和0.48,P<0.01).结论 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糖尿病慢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预测和监测指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三学生应对方式和个性因素分析

    目前对高中的学生来说,社会经济关心的是学生所受的学习压力,因学校的录取只依靠考试的成绩来做决定,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有强烈的期待与压力.老师们为了他们的表现与学校的成绩,亦会对学生要求很高.那么对学生来说,又会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其应对方式与学生的个性因素有何关联呢?近年来,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他们的心理咨询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应付行为的干预和调整,消除应激的不良影响,维护身心健康.研究不同个性高中生的应付方式特点,对不良行为的干预,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海英;徐朝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早产发生的社会因素及预防

    早产是指孕28~37周之内终止妊娠者.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早产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达5%~10%[1].本文回顾分析榆林市一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早产140例,对其社会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干预措施.

    作者:安进;张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建立基于网络综合集成应用系统的市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设想

    21世纪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计算机己由单机运行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市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管理者和信息管理人员必须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于社区医院的发展建设中去.

    作者:赵敏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饮食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50例血透病人采用连续记录3天的饮食情况,并按食物成份表计算分析.结果 50例病人中只有10例(20%)血液透析病人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标准量,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营养知识缺乏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结论 血液透析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护理人员应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和健康教育,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毛志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成份免疫活性的分析研究

    目的 分离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成份并分析其免疫活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这两种方法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成份进行分离分析.结果 我们发现该病毒主要有14种多肽成份,其中有有11种蛋白组成成份被禽流感多克隆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经免疫酶联反应后,在醋酸纤维膜上可以清晰看到棕色的条带.结论 在14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蛋白中有11条具有抗原性和免疫活性.

    作者:李速婷;刘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分析

    目的 分析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45岁及45岁以下的AMI患者25例,并与同期随机选择的60岁以上AMI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青壮年组吸烟者、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明显多于对照组(80% vs.32%,36% vs.0,P<0.05),而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 vs.68%,8% vs.32%,P<0.05).青壮年组冠脉造影显示以单支病变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72% vs.20%,P<0.05).结论 青壮年AMI多为单支病变,吸烟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青壮年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并探讨各自优缺点.方法 将我院150例声带息肉患者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单纯全麻组和联合麻醉组,分别测定麻醉前、术中、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和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三组的SpO2水平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联合麻醉组NE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硬膜外麻醉、单纯全麻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40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伤,其病情复杂,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预后较差.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40例,采用系统的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志高;邵步云;杨国辉;谢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进行院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36例肝硬化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测定患者住院前后的生存质量(QOL).结果 该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与住院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结论 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佩纯;杨玉云;秦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当好一名护士,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保持自身健康,有好的情绪,才能对病人热情.但是从我国的调查和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令人满意的.一项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的发生高峰期,表现出躯体化,抑郁和强迫等症状.

    作者:卢先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腹水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腹水,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由中心静脉导管组(1套)、引流袋组成的闭式引流装置对68例胸腹水患者进行引流、治疗及细胞学检查.结果 68例患者中56例胸水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23例,有效率73.2%;12例腹水CR 3例,PR 5例,有效率66.6%;细胞学检查10例,6例确诊.液体引流量多胸水5 600ml、腹水3 500 ml,少胸水1 200ml、腹水1 800 ml.结论 由中心静脉导管和引流袋组成的引流装置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有效的、患者易接受、值得推广的引流方式.

    作者:周林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治愈一例胸腹部烫伤伴糖尿病临床报告

    2005年6月,我科收治了一例盲人烧伤患者,胸腹部Ⅱ度Ⅲ度烫伤10%占体表总面积(TBSA),糖尿病史13年,空腹血糖14.8 mmol/L,双目失明2年.入院后通过系统降糖治疗,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技术,创面于伤后38 d全部愈合,有少许色素沉着,无瘢痕增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云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高.上消化道血出是急性脑血管病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科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396例,对其中75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金萍;胡锦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讨论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血糖水平与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分为两组,糖尿病组66例,非糖尿病组46例,对照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临床表现、急性期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多灶性、并发症、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2型糖尿病和并脑梗死的临床症状轻重及病情转归与入院时血糖水平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作者:邱丽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手法颞侧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160例报告

    目的 观察经颞侧小切口(非碎核)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技巧、术后视力、并发症及术后散光情况.方法对160例(16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碎核)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同时植入硬质后房型人工晶体160只眼,观察术后第1天和术后6周裸眼视力,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6周时术眼的散光对比.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3者142只眼(88.7%),≥0.5者112只眼(70%),术中后囊破裂者1只眼(0.41%),角膜水肿24只眼(15%).术后6周,裸眼视力≥0.3者143只眼(89%).≥0.5者120只眼(75%),术前160只眼均行角膜曲率检查,术后6周有96%患者参加随访,并行角膜曲率检查,未发现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法颞侧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手术容易掌握,疗效可靠、术后散光小、投资少,是值得在基层医院、贫困地区及防盲治盲工作中推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郭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脉络宁并用骨痹汤加味治疗骨质增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脉络宁注射液并用骨痹汤加味治疗骨质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对2004~2006年骨质增生患者进行静脉点滴脉络宁注射液,同时内服骨痹汤加味汤剂.结果 治愈35例,好转8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经清热养阴,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使骨质增生得意缓解,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马世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在治疗腕管综合征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0例为治疗组,给予得宝松加腕管封闭治疗;20例为对照组,仅给予腕管封闭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复发率大于治疗组.结论 腕管封闭治疗联合得宝松在治疗腕管综合征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盆腔积液的超声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如何区别女性盆腔积液的性质及积液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141例女性盆腔积液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观察,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及妇科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41例盆腔积液中,宫外孕破裂54例,黄体破裂8例,炎性渗出48例,结核性包裹性积液6例,盆腔脓肿17例,巧克力囊肿2例,正常排卵6例.结论 根据声像图特征、紧密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并与妇产科及时配合穿刺送检,方能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高可靠依据.

    作者:田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外伤延迟性脾破裂21例,18例行脾切除术,3例非手术治疗,21例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多在外伤和脾破裂、出血之间有48 h以上无症状期,易误诊;提高对本病认识,关注腹部情况,行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灌洗、结合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治疗上实施脾切除较安全,非手术治疗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作者:蒋圣早;杨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预后差,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需积极有效加以控制.近年来实验表明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肯定[1],而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少有报道.我们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