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卢先玲

关键词:护士心理, 压力产生,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水平, 发生高峰期, 一般人群, 心理障碍, 调查, 躯体化, 症状, 抑郁, 素质, 情绪, 病人
摘要:当好一名护士,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保持自身健康,有好的情绪,才能对病人热情.但是从我国的调查和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令人满意的.一项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的发生高峰期,表现出躯体化,抑郁和强迫等症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青年医师进行整形外科基本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自2000年以来,我院对20名外科青年医师(包括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进行针对性整形外科基本技能培训,参与整形外科门诊手术1~10个月.青年医师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基本技能,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在综合性的教学医院,可以选择部分有精力、有兴趣的优秀青年医师参加针对性的整形外科培训.

    作者:毛运春;谷俊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4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6年4月我院34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入路经后腹膜腔途径23例,经腹腔途径11例.结果 34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6~90 min,平均38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平均25 ml.术后住院3~6 d,平均4 d,病理报告均为良性病变.术后尿漏1例,经内支架管引流4天后消失.34例随访2~22个月,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腹腔镜肾囊肿去项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屈国欣;魏燕;刘树清;杨景勋;王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与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比较观察

    目的 研究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替代磁珠分离酶免疫法检测的可靠性及在方法学上前者是否更具优势.方法 利用两法分别检测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分析灵敏度和特异性、回收率方面的比较.结果 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相关性良好(r=0.9972),但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精密度、分析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方面均优于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法.结论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完全能够替代磁珠分离酶联免疫法,并且还具有报告范围宽、精密度和分析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作者:龚显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脑出血

    我科自2003年至2005年间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脑出血4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脑出血4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8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 h 32例,6~8 h 8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为35~62 ml,平均45ml;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0.75 cm 29例,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区为主,其中破入脑室内5例,脑室铸形2例,按高血压脑出血(HBH)意识状态分组:Ⅱ级9例,Ⅲ级18例,Ⅳ级10例,Ⅴ级3例.术后消化道出血4例,肺部感染3例.

    作者:杨国辉;邵步云;汤志高;谢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形势下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与体会

    目的 总结新形势下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和体会.方法 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注重带教教师的选拔;规范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注重素质教育;正确处理教学的双评关系,注重信息反馈.结果与结论 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杨丹;张德辽;刘成霞;何跃华;王君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护理健康教育滞后原因及对策

    不断总结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今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滞后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作者:刘瑞芬;黄小让;邓豫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40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伤,其病情复杂,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预后较差.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40例,采用系统的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志高;邵步云;杨国辉;谢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抗-HIV阳性献血者伴其他病毒感染6例情况分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通过吸毒、性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与HIV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现将2000~2006年确认的抗-HIV阳性的无偿献血者的HBV、HCV、TP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顾莉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组织缺损

    国外从1979年开始研究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ADM包括有同种异体和异种异体两类,作为皮肤替代物早期主要应用于烧伤患者的创面覆盖,近些年开始在烧伤整形、头颈外科、牙周病学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ADM的研究进展并主要对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军成;郑光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胰岛素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

    本院采用随机分组,对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间收治的194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同期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判断常规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影响.

    作者:杨瑞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非肝脾损伤所致腹腔内出血67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非肝脾损伤所致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5年来我院诊治的243例腹部钝性损伤经手术证实为腹腔内出血病例,特别对67例非肝脾损伤所引起的腹腔内出血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当腹部钝性损伤时,网膜、肠系膜血管损伤、腹膜的损伤和腹膜后血肿伴破裂均可引起腹膜内出血.结论 对腹部钝性损伤的病人,要排除肝脾损伤并严密、仔细观察病情,有手术指征及时探查处理,避免漏诊腹腔内出血,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王章勇;李文化;曾景亭;覃双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教学课件的研发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建立计算机形态学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可以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通过视觉图像,增加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教学课件正是基于上述特点设计完成的.

    作者:朱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时期高等中医院校病理学教学探析

    新一代的中医学人才不仅要学好中医,更应掌握现代医学的知识与方法以便更深入的去研究中医.病理学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因此,应该根据中医院校的具体情况,在病理课教学中做适当的改进,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西医结合,培养面向21世纪的合格中医人材.

    作者:李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应用贝复舒和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方法.方法 对30例中15例应用贝复舒+无环鸟苷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15例中有效率为91%,而对照组15例中有效率为71%.结论 贝复舒+无环鸟苷治疗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豫湘;蔡晖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探讨其在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91例冠心病患者和4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并按照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20.9±6.7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6±1.8mg/L,P<0.01),而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增高,它是冠心病的一个很好的预测因子,并且hs-CRP和血脂的联合检测较单独进行血脂检测对于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邹前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教训和预防体会

    目的 加强胆管损伤的防范意识,加强对胆囊解剖变异变化多等特点的认识,不断提高腹腔镜操作技术,尽量减少和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我院1998年5月至2005年12月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72例,结果 共造成胆管损伤5例,其中胆总管横断3例(其中1例伴肝总管横断)、肝总管损伤1例,右肝管损伤1例.结论 在术中仔细辨认胆囊管,尽量能看到肝总管以确定三管(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的关系,要仔细分离解剖胆囊内三角(Calot).

    作者:黄晓方;肖文俊;赵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分析

    目的 分析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45岁及45岁以下的AMI患者25例,并与同期随机选择的60岁以上AMI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青壮年组吸烟者、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明显多于对照组(80% vs.32%,36% vs.0,P<0.05),而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 vs.68%,8% vs.32%,P<0.05).青壮年组冠脉造影显示以单支病变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72% vs.20%,P<0.05).结论 青壮年AMI多为单支病变,吸烟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青壮年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李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栓通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栓通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方法 对46例46眼前房积血分为两组.(A组)应用血栓通并观察疗效;(B组)应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结果 A组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2~11 d的;而B组为3~20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栓通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更快捷、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杨豫湘;蔡晖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成人自发性颅底毛细血管异常增生症临床特点和血管造影表现

    目的 分析成人自发性颅底毛细血管异常增生症(Moyamoya病)临床表现,评价全脑血管造影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例成人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表现为脑缺血症状,经常规治疗无效后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全脑血管造影均显示不同程度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结论 掌握成人Moyamoya病的临床特点和血管造影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Moyamoya病的金标准.

    作者:史沛;郭春雨;茹凤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小板输注27例分析

    目的 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血小板的输注量进行分析.方法 对27例血液病进行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联合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分析ABO血型、血小板恢复时间、血液辐照与血小板输注的关系.结果 移植后ABO血型不合者在血小板恢复时间和血小板输注量上与血型相合者无显著性差异.辐射照射对血小板输注量无显著性的影响.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会影响移植后的血小板的恢复.辐射照射对血小板的输注量也无显著性的影响,但可以避免输血引起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作者:姚慧青;胡永红;高小华;罗淑兰;黄建云;杨惠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