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荣;谢昭华;冉鹏
目的 探讨三黄肿痛膏敷治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本科自1990年9月至2003年4月接收闭合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350例,运用三黄肿痛膏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178例(50.86%),显效138例(39.43%),好转30例(8.57%),总有效率达98.87%.结论 运用自制三黄肿痛膏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高.上消化道血出是急性脑血管病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科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396例,对其中75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金萍;胡锦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对6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液中红细胞上结合的抗体进行免疫分型,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免疫分型技术及相关溶血性贫血系列检测法.结果 发病较多的是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类型分布以IgG+C3型多见,且贫血、溶血程度重,余依次为C3型、IgG型.结论 AIHA免疫分型可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朱建云;龚长如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胆囊炎与胆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 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采用超声法进行脂餐前后胆囊容积及排空率的测定.结果 结石组较对照组脂餐前、餐后各期胆囊容积增大,排空率降低(P<0.05).慢性胆囊炎组餐后胆容积及排空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空腹容积显著增大(P<0.05).结论 慢性胆囊炎患者存在胆囊运动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会敏;曹晖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全球每年有100万新发病例.我国虽属乳腺癌相对低发地区,但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在某些城市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而且有多于60%的患者终发生血行转移.因此,化疗在乳腺癌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紫杉醇是新一代抗微管药物,它具有独特抗肿瘤活性,抗肿瘤谱广,且疗效显著,尤其对乳腺癌和卵巢癌效果显著.本试验采用紫杉醇(TAX)联合卡铂(CBP)治疗晚期乳腺癌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奚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胆管损伤的防范意识,加强对胆囊解剖变异变化多等特点的认识,不断提高腹腔镜操作技术,尽量减少和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我院1998年5月至2005年12月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72例,结果 共造成胆管损伤5例,其中胆总管横断3例(其中1例伴肝总管横断)、肝总管损伤1例,右肝管损伤1例.结论 在术中仔细辨认胆囊管,尽量能看到肝总管以确定三管(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的关系,要仔细分离解剖胆囊内三角(Calot).
作者:黄晓方;肖文俊;赵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成人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的病人,采用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过6~19个月随访,平均10.5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患肢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应用解剖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强;曾宪明;卓春芳;漆海如;林建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即分为两组.A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甲硝唑(0.4 g),2次/日,服用7 d.B组:口服枸橼酸铋钾(240 mg)+呋喃唑酮(0.1 g)+克拉霉素(0.5 g),2次/日,服用7 d.观察记录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88.1%和91.7%,没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率A组大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枸橼酸铋钾组不良反应更小,根除率更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彭强;陈超霞;彭大川;姚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1].妇科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手段,随着子宫肌瘤发病率的提高,在围手术期按患者的需求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通过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桂敏;宋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因与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小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输注浓缩机采血小板的综合治疗,按完全反应、完部分应、无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经上述综合治疗,完全反应19例,占52.8%;部分反应13例,占36.1%;无反应4例,占8.3%.结论 小剂量IVIG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及输注血小板为治疗ITP的有效疗法;骨髓中巨核细胞越多,病人的预后越好.
作者:李雯;高清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经颞侧小切口(非碎核)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技巧、术后视力、并发症及术后散光情况.方法对160例(16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非碎核)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术,同时植入硬质后房型人工晶体160只眼,观察术后第1天和术后6周裸眼视力,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6周时术眼的散光对比.结果 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3者142只眼(88.7%),≥0.5者112只眼(70%),术中后囊破裂者1只眼(0.41%),角膜水肿24只眼(15%).术后6周,裸眼视力≥0.3者143只眼(89%).≥0.5者120只眼(75%),术前160只眼均行角膜曲率检查,术后6周有96%患者参加随访,并行角膜曲率检查,未发现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手法颞侧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手术容易掌握,疗效可靠、术后散光小、投资少,是值得在基层医院、贫困地区及防盲治盲工作中推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郭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新一代的中医学人才不仅要学好中医,更应掌握现代医学的知识与方法以便更深入的去研究中医.病理学是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因此,应该根据中医院校的具体情况,在病理课教学中做适当的改进,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西医结合,培养面向21世纪的合格中医人材.
作者:李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高,预后差,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需积极有效加以控制.近年来实验表明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肯定[1],而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少有报道.我们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cardion pulmonary resuseitation,CPR)抢救过程中使用的一线药物,其用于心搏骤停的救治已近百年.一般说来,CPR使用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为1 mg,但是据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这个剂量的疗效并不理想.于是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的54例心跳骤停(CA)的病人心肺复苏(CPR)时肾上腺素的不同用量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肾上腺素的适宜用量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景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1],发生率为20%~30%,多数患者终需要手术治疗.为保留子宫,更好的保护卵巢及盆底功能,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自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开展了经阴子宫肌瘤剜除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晓燕;刘海宁;杨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口腔内科学中的文字及图片、照片、录像片段进行编辑合成,制作成口腔内科学专科教学课件,并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口腔内科学的专科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峰;王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成人自发性颅底毛细血管异常增生症(Moyamoya病)临床表现,评价全脑血管造影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例成人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表现为脑缺血症状,经常规治疗无效后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全脑血管造影均显示不同程度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结论 掌握成人Moyamoya病的临床特点和血管造影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Moyamoya病的金标准.
作者:史沛;郭春雨;茹凤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建立计算机形态学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可以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通过视觉图像,增加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教学课件正是基于上述特点设计完成的.
作者:朱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尖锐湿疣(CA)的临床病理特征,从病理组织学角度重新认识尖锐湿疣.方法 用常规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临床诊断尖锐湿疣的符合率.结果 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285例中有196例为尖锐湿疣,28例为珍珠状阴茎丘疹,55例为女性假性湿疣,其他4例,阳性符合率为69.47%.结论 珍珠状阴茎丘疹和女性假性湿疣在临床上易误诊为尖锐湿疣,提示临床应多运用病理诊断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电镜及分子杂交技术提高诊断CA的准确性.
作者:王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磁酶免方法简介该方法是磁性微珠(红细胞直径大小)分离技术和酶联免疫技术综合而成的定量测定系统.磁性微珠连接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与相应的标本抗原结合后,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特异性结合的抗原与其它物质分离,再通过酶联免疫显色反应测定抗原含量,从而克服了放免和普通96孔酶联免疫测定方法的缺点,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作者:宫尚鸿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