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纯;石玉霞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前列腺电切术及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同期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症60例和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工作,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模式工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候手术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7.19%.结论 按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美云;刘红;江东红;肖庆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医院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医院文化,是廉政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现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都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作者:蒋茂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儿童烧伤的发生情况,为儿童烧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收住院的782例烧伤儿童的病案首页进行统计,对不同年龄、性别、烧伤原因、发病季节、烧伤面积、程度、地点、看护人员文化程度及转归等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烧伤占84.2%,男性占61.0%,女性占39.0%;热液和火焰为主要致伤原因,冬春季发病率高,家庭内损伤占绝大多数,四肢和躯干为好发部位,烧伤面积在30%以下占90.2%,死亡率0.5%,烧伤面积(TBSA)在30%以上死亡率16.2%.受伤家庭多为打工者,父母文化程度低.多脏器功能衰竭、全身感染和休克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各类烧伤的发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地点有着明显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其发病.
作者:王峰;谢立华;张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是医学学位与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侧重于培养研究生临床技能,突出临床能力培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何贯彻以临床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全面素质培养,如何评判它的培养质量,如何保证培养质量,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的核心.在我院骨科实际操作中采取压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课程学习时间,重在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及论文密切结合临床以解决临床实际为原则,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志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监测听力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变化,探讨安全压力范围内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早期有效治疗的压力(剂量)指标.方法 在三个HBO治疗中心,对56例伴BAEP异常的重度HIE患儿,分别给予0.1、0.15、0.2 MPa压力,治疗时间相同的HBO治疗,并分别于一、二、三疗程结束后和6个月龄时给予复查BAEP.结果 0.15 MPa和0.2 MPa压力治疗组,患儿BAEP异常消失率明显高于0.1 MPa压力组,定期随访在三种压力下HBO治疗的HIE患儿3个月,均无患儿并发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RP).结论 在安全范围内,随着HBO治疗压力的升高,可能对重度HIE患儿的疗效更佳.
作者:吕深;汤金菊;周翔;龙颖;王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不同专业硕士新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态度,探讨本科生教育阶段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对湛江某医学院208名硕士新生和非医学院197名硕士新生在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态度等方面进行现况调查,并利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非医学院新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医学院硕士新生远远不足.结论 对本科生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以提高认知水平,减少对性病艾滋病的恐惧心理.
作者:姚伟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西方现代医学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国医疗市场改革进程的推进,整个医疗市场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中医从业者对传统中医内涵理解和继承不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医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者:王英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财务管理的模式及其优缺点随着市场竞争发展,医院之间的合并、分立越来越多,医院集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多.总体上医院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分为①总医院和子医院;②总医院和分医院,其各自优缺点如下:
作者:莫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32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娩方式、产程情况及胎儿窘迫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异常、阴道助产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亦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重要因素,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等均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产科及新生儿处理的质量有密切关系.结论 要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做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加强产时监护,避免滞产,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马如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胸壁放射治疗方式、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血脂等因素与心肌灌注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接受含蒽环类抗癌药方案化疗后的有放疗指征的乳腺癌病人52例,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6个月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胸壁不同照射方式、不同照射部位(左侧胸壁和右侧胸壁)、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血脂等因素对心肌灌注改变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52例病人接受放疗前心肌灌注均示正常,而接受放疗后6个月共有18例出现心肌灌注改变,占34.6%(18/52),所有患者均无心脏损伤的临床症状;放射治疗照射方式及部位与心肌灌注改变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病人年龄、紫杉醇、三苯氧胺等因素与心肌灌注改变的发生亦无显著相关性;但蒽环类抗癌药物累积剂量(P=0.020,OR:1.010,95%CI:1.002~1.018)和血脂增高(p=0.028,OR:4.529,95%CI:1.173~11.485)与心肌灌注改变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6 MeV电子束照射胸壁或保乳术后采用6 MV光子线切线野照射乳腺/胸壁,对心肌灌注改变的影响均较小.接受含蒽环类抗癌药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其心肌灌注改变与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呈正相关.高血脂是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心肌灌注改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胡英;管迅行;郑荣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临床标本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方法 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方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452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阳性情况及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452例患者中解脲脲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6.94%和5.53%,对多西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及原始霉素比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5%、84%、79%和91%,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则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高达82%及54%.结论 临床标本中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进行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
作者:付元元;袁春雷;杨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当前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的提高,医疗纠纷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是,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如何增强法律意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量避免日常工作中的法律责任问题.
作者:聂旺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高征严重并发症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广东省四所医院4 107例妊高征大样本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妊高征发病率为5.78%,其中重度妊高征占27.78%(1 141/4 107),中度妊高征占27.71%(1 138/4 107),轻度妊高征占44.51%(1 828/4 107).围产儿死亡率为4.86%(210/4 319).②妊高征严重并发症:胎盘早剥1.68%,DIC 1.36%,妊高征性心脏病1.05%,肾功能衰竭0.97%,脑血管意外0.58%、HELLP综合征0.51%.③妊高征严重并发症对围产儿危害依次为:胎盘早剥、DIC、急性肾功能衰竭、HELLP综合征、妊高征性心脏病和脑血管意外.④妊高征严重并发症组早产发生率为83.8%,FGR发生率为76.2%,低体重儿为88.0%,新生儿窒息63.3%,胎儿窘迫59.5%,围产儿死亡31.0%.明显高于无严重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妊高征严重并发症组新生儿平均孕龄为(34.57±5.15)周,出生体重(1 828±765)g.无严重并发症组中新生儿平均孕龄为(36.97±3.86)周,出生体重(3 046±680)g,两组间新生儿孕龄和出生体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妊高征严重并发症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及时正确处理妊高征,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国产儿结局的关键所在.
作者:吕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DHS和PFN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依其意愿,分别采用DHS内固定59例,PFN内固定43例.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疗效优良率、术后并发症(髋内翻、内固定断裂、肢体短缩).结果 PFN组的功能恢复时间、疗效优良率与DHS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DHS组比PEN组多.结论 PFN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傅海鹰;丁文清;邓思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82例2型糖尿病和5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胱抑素C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 2型糖尿病组CysC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组(p<0.01),且联合检测阳性率达82.9%,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CysC及HS-CRP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为敏感.
作者:李培敏;陶庆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加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20例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血糖完全得到控制,无并发症出现,全部好转出院.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落实好基础护理,重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或避免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出远红外热图早期发现乳癌的参考标准.方法 选出500例(1 000个)乳腺,月经正常的乳腺增生育龄妇女的乳腺红外热图(WP-95)与高频B超结合病理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①乳腺热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以经后期为低反应期,经间、经前为高反应期.②乳腺小叶增生的热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动态变化.③经间、经前期是观察乳腺小叶增生热图的适当时候.④经后、绝经期是发现乳癌的佳期.⑤弧立的、非对称的、持久(月经各期)存在高温斑块应是乳癌的标识.而经间、经前及小叶增生出现的高温斑多呈左右对称的斑支形占90%以上.
作者:许涛;何惠娟;曾婉梅;杨明光;陈雨虹;筛大成;司徒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汕尾逸挥基金医院是由香港爱国同胞洪逸挥先生无偿捐资和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出资兴建的政府公立医院.1997年3月5日正式开业.2004年12月16日医院完成二期建设,启用了新的住院大楼.
作者:廖新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血液肿瘤病人因反复住院接受化疗,治疗输液途径多选择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或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季节、气温、个人出汗情况、留置时间等不同,插管病人多,往往容易出现未能严格按时更换敷料或导管护理不佳导致感染的情况,为了做好导管护理,方便护士工作,设计制作了由传统的巡视卡改制成导管护理卡,应用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对导管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孟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尽大努力在肿瘤切除的同时修复缺损组织、保全功能、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55例体表恶性肿瘤术前选择性进行放、化疗,手术扩大根治性切除肿瘤,组织瓣移植,假体植入修复组织缺损及功能重建治疗并随访5年.结果 术后缺损组织完全修复,大部分患者恢复了劳动力或生活能完全自理,5年生存率达92.2%,优良率达69.0%.结论 该方法对体表恶性肿瘤切除的组织缺损修复及功能重建是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智;温国贤;李文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