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松
目的:探讨胸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4年9月~2015年2月发生在某医院胸外科的护理风险事件50例,将其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在加强胸外科护理风险责任制度,强化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2015年3月~2015年9月,胸外科护理风险事件下降14例.结论:只有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管理,建立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机制,切实落实风险责任意识,将护理风险管理认真履行起来,才能将胸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降到低,提升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解决医患矛盾问题,进一步维护医护关系的和谐稳定.
作者:计丹;季虹璨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采取无痛导尿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术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纳入30例,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体位留置气囊尿管处理,实验组患者开展无痛导尿处理,分析对比两组手术室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体位更换次数、手术等待时间、VAS疼痛评分和参照组数据比较,P<0.05,统计学展现数据研究意义.结论:将无痛导尿技术应用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存在显著疗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伊桂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总结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65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一例骨折不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护理满意率达100%.结论 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合理良好的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史小淘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静脉药物接收与配制中发现问题,做出相应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观察儿科36名护理人员在配药过程中的不足点,讨论研究出相应措施.结果 出现消毒问题,查对问题,药物配伍禁忌,皮试药物时间过久,医嘱接收时间过久等问题.结论 通过有关问题分析,实施相应对策后,静脉配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佳服务,提高临床工作质量.
作者:周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高压氧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高压氧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GCS评分结果.结果 经过护理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4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高压氧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症状,并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病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引流管护理,实验组病例采用引流管护理单进行程式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因护理不当引起的护理差错事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结论: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能有效避免各种疏漏造成的失误,提高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玉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在吸入性肺炎患者中采取头孢美唑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验证参照不同治疗方式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一组收入32例,将头孢唑林治疗应用在参照组,将头孢美唑治疗应用在实验组,观察且比对实验组和参照组吸入性肺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指标,不良反应计算值低于参照组指标,P<0.05,统计学展现组间数据分析意义.结论:将头孢美唑治疗应用在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相对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何长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析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3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为(48.53±5.27)分,研究组为(65.82±6.9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52.47±5.81)分,研究组为(67.05± 7.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易发生偏瘫,中药联合针灸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谭德全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9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93.6%、10.6%、2.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78.7%、12.8%、12.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恒;柳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方法.方法:以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在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概述,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结果: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基础设施不完善,患者自身医疗知识结构程度不高,来自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为了及时消除这些隐患,医院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完善基础设施,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随时注意患者动向,了解患者以及家属的内心情况,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隐患的发生率.通过合理的沟通交流,安排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找到了引起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根源,并采取安全有效的方式解决了这些安全隐患,降低了风险的发生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以及医院之间的信任.
作者:李慧;郜风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及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大血管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血氧饱和度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原地区T2DM患者采取大血管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血气分析,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耿海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留置针动脉穿刺对动静脉内瘘闭塞溶栓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静脉针头静脉穿刺治疗,给予观察组留置针动脉穿刺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的溶通率及溶栓失败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溶通率显著较高,溶栓失败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给予留置针动脉穿刺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溶栓效果,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血液病化疗患者的支持疗法中,常常强调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尿酸性肾病、加强营养,其实对于防治低钾血症也应给以足够重视.
作者:蒋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猪源纤维蛋白封闭剂对机体的急性毒性反应,了解毒性靶器官和损害的可逆程度,为临床试验主要观察指标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对ICR小鼠、SD大鼠和Beagle犬进行腹腔单次给药急性毒性研究,并对SD大鼠肝脏局部给药急性毒性研究,观察期为21天,经大体解剖后肉眼观察有无异常.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2280 mg/kg;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大鼠的大耐受量为684 mg/kg;剖腹肝脏局部给予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大鼠的大耐受量为342 mg/kg;Beagle犬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68mg/kg和228mg/kg,大无毒性反应剂量为68 mg/kg,小毒性反应剂量为228 mg/kg.结论:猪源纤维蛋白封闭剂在临床剂量使用时无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何丽娟;刘谋治;戴小宇;刘璐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均为28例),肝移植术后护理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延续护理.采用奥马哈系统对2组患者的自主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在自主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平均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主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精细的综合护理之后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56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8例实验组和28例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一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的综合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精细综合护理的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提升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之后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精细的综合护理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药品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对治疗技术和效果的提高十分重视,另外,对医院药房的医学服务质量也之分的重视,要求各医院加强对药物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通过研究发展,加强事前处方审核和事后处方点评对提升药物服务质量十分有效,可以有效的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事前处方审核和事后处方点评的研究,对比了药物服务质量的效果.
作者:赵辉;王连连;张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胃癌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在胃癌的治疗后康复方面的研究逐步增加,研究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患者术后腹泻的护理专案的有效性也是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必要的手段.为了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使患者更快的获得康复,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降低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患者术后腹泻发生率的护理专案的实用性.方法:采用护理专案小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均为胃癌术后患者,护理专案小组由护理人员、医院的营养师等多个科室的相关专家构成,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护理专案小组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相对较低,可以说明,护理专案小组的护理措施为减少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手术后患者的腹泻发生例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论:护理专案小组由于配备了多个科室的专业人员,能够更加合理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饮食方案,因而能够使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术后患者发生腹泻的概率大大降低.
作者:乔欠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脊柱外科术后是用于治疗患者脊椎部位易发疾病的常用手法.利用先进的治疗理念与科学的治疗方法,将可实现对患者脊椎部位疾病的良好治愈.然而,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由于相关因素把控不严,产生患者脊椎外科手术后感染问题,引起手术部位并发症,并对患者后期的康复产生巨大危害.为此,作者在本文中将针对脊椎外科术后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完善的对策与途径.
作者:陈国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心理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均比观察组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阶段性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严倩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