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刘丹

关键词:综合护理,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精细的综合护理之后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56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8例实验组和28例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一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的综合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精细综合护理的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提升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之后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精细的综合护理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浅析

    目的:探究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患者,护理人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耳鼻喉手术中存在的风险,并通过查阅资料、经验总结等方式制定护理防范对策.结果:上述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镜柜对症治疗后,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针对耳鼻喉手术中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能有效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钱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NIHSS评分及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NIHSS评分以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变化以及随访6个月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干预前NIH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并提升其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玉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针灸与刺络治疗面瘫临床研究体会

    目的:分析针灸与刺络方在治疗面瘫的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50例面瘫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法用针灸和刺络的方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灸与刺络方法治疗面瘫的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芝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乳腺肿块采用彩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采用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与恶性肿块均为40例,均运用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诊断的符合率、声像图、血流信号情况等.结果:彩超符合率上,良性符合率为97.5%,恶性符合率为2.5%;在血流信号上,良恶性血流信号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形态、边界、包膜、回声、等声像图特征情况上,良恶性情况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乳腺肿块可以通过彩超诊断来更好的判断病情状况,无创无通,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更高,可以反复检查,临床适用性广.

    作者:万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探讨基层医院老年肾内科病人临床护理要点及对病人的影响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老年肾内科病人临床护理要点及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基层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576例老年肾内科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88例.A组给予针对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的住院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B组为5.90%,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肾内科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缩短其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朱芬;张春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曼月乐节育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曼月乐节育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月经来潮的3-5d之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观察放置前后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改善,月经情况明显改善,月经期缩短,月经量减少,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痛经缓解率达到了100%,不规则出血的情况也得到改善.手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其中2例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自然恢复.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效果显著,并且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提高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医学教育行业,医学本身而言是需要超高技术的,精湛的技术加之高等的教育才能为人们解除疾病.在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就是实习生实习阶段,因为这是他们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关键,在实习单位可以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有不理解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也是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药学专业在医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连载着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更承担着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使命,所以在医院药学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实习过程中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是提升自己精神生活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医院药学实习中存在的缺点,其次将介绍如何提高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后介绍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何福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于2016年1月份至2018年3月份在本院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共9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来院诊断未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共98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指标、血脂指标及血清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指标及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水平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转氨酶指标、血脂指标、血清学指标为脂肪肝检测提供了依据,提升了脂肪肝检测的准确性,避免患者肝脏受到严重的损害.

    作者:严泽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预防控制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并研究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预防控制方法.方法 选择1200份居民健康档案,并针对1200位居民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干预.同时与进行干预的1200位居民进行对照.结果 干预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危险因素显著降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关的社区管理人员以及医护人员要对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干预给予高度的重视,才能进一步保证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

    作者:廖显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来控制疼痛的干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抽选入我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例,将其自由分为X、Y两组,每组30例,给予X组常规护理,Y组在A组基础上用中医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Y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远高于X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10%,低于X组患者.结论:对混合痔患者手术后使用中医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获得患者较高的评价.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超声影像学检查在肉芽肿性乳腺炎和浸润性导管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学检查在肉芽肿性乳腺炎和浸润性导管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45例GLM与115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carcinoma,IDC)、90例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1S)患者的术前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GLM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IDC组和DCIS组(p<0.001);GLM组肿块型病灶明显大于IDC组和DCIS组(P<0.001).GLM组病灶内部伴液性无回声区、周边伴导管扩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IDC组(P<0.01),病灶形态不规则、纵横比≥0.7、钙化灶、边缘毛刺或蟹足征、周边高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的检出率低于IDC组(P<0.05).GLM组病灶边缘毛刺或蟹足征、内部伴液性无回声区、腋窝淋巴结肿大明显较DCIS组多见(P<0.001),病灶内部钙化灶较DCIS组少见(P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心理护理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以及治愈好转率等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以及治愈好转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并对对两组患者的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以及治愈好转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以及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以及治愈好转率,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晓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病情因酒精除外及其他明确性损肝因素造成,多见患者表现为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病变,该症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作者:杨书广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加强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根据药品监管的不同时期不同方法,实现对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科学化探究.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向上取2010年到2013年为一个时间节点,设该时间节点为对比组.该时间节点之内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没实现流程信息化,用全程人工检测的方式进行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2014年往后至今为一个时间节点,设该时间节点为实验组.实验组全程实现流程信息化的管理过程.对两个过程中药品的盘点效率、盘点误差率、药品报废率,药品账务相符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形成了药品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在做到降低误差率的同时保证了管理的速率及效率.结论:药品管理信息化的利用,有效的提升了药品管理效率,同时降低了药品管理中的一些失误率,是一项需要去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革新方式.

    作者:卢藴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血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菌血症包括一过性菌血症、多次一过性菌血症(间歇性菌血症)、持续性菌血症.

    作者:孔令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6名,将贫血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健康人员设置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给予血液检验,并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Hb、MCV以及MH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果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符合率在78.57%以上,特异性在67.86%以上,灵敏度在96.43%以上.结论 对于贫血患者而言,早期鉴别诊断中进行血液检验具有可操作、经济安全、特异性强且敏感度高等特征,是贫血鉴别诊断中综合性强的方法,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军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多西他赛不同作用浓度(0.05、0.1、0.2、0.4、0.8、1.6、3.2μmol/l)及时间(24、48、72、96h)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的影响.结果: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同药物浓度及时间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性.结论: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多西他赛可能是治疗人肺腺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赵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胃镜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胃镜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与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于本院展开胃镜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诊断,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观察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尿素酶等.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胃镜辅助治疗的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过胃镜诊断,阳性患者64例,病理诊断阳性61例,符合率95.31%,阴性36例,病理诊断阴性31例,符合率86.1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镜在幽门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诊断,胃镜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达到控制胃炎的目的,效果切确,值得推广.

    作者:邱少斌;郑云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能谱CT与超声造影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能谱CT和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收治于我院的7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74个原发性肝癌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能谱CT和超声造影,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率,后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进行参照,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DSA检查确诊39例病灶残留及复发患者,其中采用能谱CT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4.87%(37/39),采用超声造影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诊断准确率为48.72%(19/39).能谱CT的阳性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造影,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和超声造影相比,能谱CT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诊断价值更为理想,可精确对患者病灶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并通过碘基图能够提供更加敏感、准确的存活病灶的血流灌注影像信息.

    作者:岑裕铭;周丽冰;周林荣;刘伟;陈强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局部安全性及药代研究

    目的:探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用药时局部安全性研究和药代研究内容.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新西兰兔破损及正常皮肤接触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后对皮肤的刺激反应来进行局部刺激性研究;通过豚鼠Buehler试验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来考察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的致敏性.此外,通过采用同位素示踪结合HPLC的方法对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和市售产品进行临床剂量下药代动力学的对比研究.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局部刺激性研究显示该粘合剂在临床剂量下对新西兰兔的正常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豚鼠Buehler试验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显示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局部与全身均无致敏性;药代动力学实验显示未在血液中检测到原型药物.结论: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无明显的局部刺激性及致敏性,且在血中未检测到药物原型,证实其安全性良好.

    作者:何丽娟;邱云良;王伟强;王晶;张军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