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及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耿海芹

关键词:糖尿病, 高原地区, 护理, 大血管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及预防大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大血管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血氧饱和度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原地区T2DM患者采取大血管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血气分析,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与刺络治疗面瘫临床研究体会

    目的:分析针灸与刺络方在治疗面瘫的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50例面瘫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法用针灸和刺络的方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灸与刺络方法治疗面瘫的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淑芝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后临床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后的护理方式.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4.8-2018.4期间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CI手术,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血并发症患者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应用护理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应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后应用综合护理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作者:夏永兰;胡兴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与社区健康指导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30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饮食、运动等常规护理指导,护理组加强心理护理与社区健康指导.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护理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20.36 ±5.38)mmHg(1mmHg=0.1333kPa),平均舒张压为(88.42±9.27)mmHg,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余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两组心理状态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和精疲力竭时间.必须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艾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开胸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

    开胸术后疼痛可导致呼吸功能、循环功能、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等改变,甚至导致肺不张、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等并发症,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恢复.为了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现将开胸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乔向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曼月乐节育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曼月乐节育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月经来潮的3-5d之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观察放置前后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改善,月经情况明显改善,月经期缩短,月经量减少,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痛经缓解率达到了100%,不规则出血的情况也得到改善.手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其中2例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自然恢复.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效果显著,并且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助孕治疗的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所致的排卵障碍疾病,可导致患者不孕.罹患此病的女性,需要通过辅助生育治疗技术进行干预.目前该病的助孕治疗方案并不唯一,以下本文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现有助孕治疗措施展开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兰婧;吕榜权;彭晓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微信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微信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某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14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嗜好管理、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及自我管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评分及自我效能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微信教育,可有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孙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乳腺肿块采用彩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采用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与恶性肿块均为40例,均运用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诊断的符合率、声像图、血流信号情况等.结果:彩超符合率上,良性符合率为97.5%,恶性符合率为2.5%;在血流信号上,良恶性血流信号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形态、边界、包膜、回声、等声像图特征情况上,良恶性情况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乳腺肿块可以通过彩超诊断来更好的判断病情状况,无创无通,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更高,可以反复检查,临床适用性广.

    作者:万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应用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曹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预防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

    综合了解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加强针对性护理对策,降低骨折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作者:邓玉荣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76例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将我院的7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切开引流术、颈淋巴结清扫术两种手术方式的结果.结果: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切开一期愈合,无复发.行切开引流术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较长,部分有复发情况.结论:外科治疗是颈淋巴结结核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需要根据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建议手术治疗之前正规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

    作者:钟明;蒋良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病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引流管护理,实验组病例采用引流管护理单进行程式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因护理不当引起的护理差错事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结论:引流管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中能有效避免各种疏漏造成的失误,提高护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玉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一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为(2.1±1.1)分,SDS评分为(1.9±1.2)分,其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例),高于对照组的77.5%(31例),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侍寅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西部地区某区级医院护士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增强方法调查研究

    针对西部地区某区两家医院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护士收入、工作匹配的工作负荷、控制感、社交、报酬、公平、价值观,与护士获得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护士幸福感的原因,以及探索增强其幸福感的方法,为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胡菊艳;冉碧;杨采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静脉留置针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化疗,尤其是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成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能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减少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在抢救患者生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抢救危重患者时,熟练的操作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延误抢救时间而错失良机.

    作者:侯美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论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共149例,采用自由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和社会能力评分分别为(4.16±1.21)分、(4.74±0.94)分和(4.73±0.98)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伤害他人、自我伤害和其他意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3%,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患者伤害他人、自我伤害以及意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林;高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

    临床上一直致力于思考及研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相关性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

    作者:马可心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显著较轻,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加强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焦虑程度,并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肖青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老年心衰患者的护理进展研究

    近几年来,在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影响下,老年心衰的发病率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深入探究分析了老年心衰的诱发原因以及临床特点,并相应提出了护理措施.

    作者:运国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