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华
目的:了解医院血流感染检出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培养检出菌及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0例患者共检出细菌162株,前五位检出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4株,27.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株,21.6%)、克雷伯菌属(24株,14.8%)、肠球菌属(14株,8.6%)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药物及阿米卡星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高度敏感性,未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革兰阳性菌株,但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占分离菌的88.6%.结论: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细菌多见,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高,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药物及阿米卡星仍可作为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理想选择药物,但血培养显示存在革兰阳性球菌患者的经验性治疗需谨慎选择不具有抗-MRSA活性的抗菌药物.
作者:刘培延;陈瑾瑾;李园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围产期并发症,对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此病的发病机制、超声表现,为临床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郑雁红;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对高压氧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我们将近两年内在本院进行脑性疾病治疗的小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选择60名小儿患者参与本次调查,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两组小儿患者利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的小儿患者,我们利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在对照组的所有护理基础之上,利用高压氧治疗进行护理配合.我们将在不同的阶段给小儿患者以不同的护理,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小儿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脑性疾病的治疗,我们利用高压氧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临床医学上值得被推广.
作者:王丽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成A组、B组,依次提供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B组DVT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A组的14%,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运用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中能积极预防DVT,保障手术疗效,值得进一步推荐.
作者:覃庆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胆囊结石应用微创保胆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微创保胆手术,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胆囊壁厚度差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微创保胆手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利于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昂;吴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试分析对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施以个体化护理服务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96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8例,参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以及个体化护理,将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而术后并发症低于参照组,两组各指标间差异以及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施以个体化护理更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护患并发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极具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夕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等各个方面,都首先普及了计算机,在口腔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计算机信息化十分有利.在本文中,分析了护士站管理模式,探讨了诊室内信息管理,并且做出了展望.
作者:黄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网民数量逐渐增加,青年网民数量也随之增加,随之而来的,青少年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关于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方面取得突破进展.本文将对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雷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我国消化道中常见肿瘤为食管癌,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疾病,每年约15万人口病死于食管癌,食管癌典型症状为咽食物哽咽感、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目前治疗食管癌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但预后效果不佳.临床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对康复有临床疗效果.本文对食管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综述.
作者:黄旭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对比能谱CT和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收治于我院的7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74个原发性肝癌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能谱CT和超声造影,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率,后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进行参照,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DSA检查确诊39例病灶残留及复发患者,其中采用能谱CT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4.87%(37/39),采用超声造影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诊断准确率为48.72%(19/39).能谱CT的阳性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造影,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和超声造影相比,能谱CT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诊断价值更为理想,可精确对患者病灶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并通过碘基图能够提供更加敏感、准确的存活病灶的血流灌注影像信息.
作者:岑裕铭;周丽冰;周林荣;刘伟;陈强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两组心理状态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和精疲力竭时间.必须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艾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在吸入性肺炎患者中采取头孢美唑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验证参照不同治疗方式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一组收入32例,将头孢唑林治疗应用在参照组,将头孢美唑治疗应用在实验组,观察且比对实验组和参照组吸入性肺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指标,不良反应计算值低于参照组指标,P<0.05,统计学展现组间数据分析意义.结论:将头孢美唑治疗应用在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相对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何长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小儿腹泻病作为常见病,由于其病因的复杂性使得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对于小儿腹泻病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具体治疗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本文结合国内文献报道,探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用药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倪淑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t=4.1714;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X 2=6.8471;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4%,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6%,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X 2=0.8476.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并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陈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ICU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我院ICU2017年3月-2018年3月ICU收治的240例重症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风险管理)与对照组(常规管理).对比两者患者护理质量与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缩短康复所需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殷显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通过改变管理模式,降低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VTE的发生率.方法:对比医护一体化实施前后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医护一体化实施后VTE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给患者带来优质服务.
作者:杨建玲;李莹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护理,其余25例接受社区综合治疗.对两组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EF、MMEF、FEV1、FVC、FEV1/FVC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可有效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刘旭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留置针动脉穿刺对动静脉内瘘闭塞溶栓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静脉针头静脉穿刺治疗,给予观察组留置针动脉穿刺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的溶通率及溶栓失败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溶通率显著较高,溶栓失败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给予留置针动脉穿刺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溶栓效果,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心理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均比观察组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阶段性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严倩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析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3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为(48.53±5.27)分,研究组为(65.82±6.9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52.47±5.81)分,研究组为(67.05± 7.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易发生偏瘫,中药联合针灸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谭德全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