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方法的选择

陈前萍;匡新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检测方法
摘要:目的 选择合适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方法.方法 总结应用聚乙烯硫酸(PVS)沉淀法测定866例标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并与Friedwald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按三酰甘油(TG)浓度分组,对比两法LDL-C的差异及影响LDL-C值的因素.结果 低浓度TG时两法测定LDL-C浓度基本一致,高TG两法差别较大,TG>4.52mmol/L(400mg/L)时Friedwald公式的计算结果偏低.结论 应用聚乙烯硫酸(PVS)沉淀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满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应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并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腹部手术后镇痛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妇产科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直肠给予美施康定,对照组为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泵(PCA)术后镇痛,观察用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术后疼痛缓解率92.7%,对照组术后疼痛缓解率91.1%,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324例,占20.93%,对照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493例,占32.8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且经济实用的方法.

    作者:王文华;唐红英;杨小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雌激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目的 探讨雌激素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雌激素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病例来源于本院脑血管科与老年科住院患者,血液标本采集于患者入院后3 d内,测定雌激素水平.对照组为健康人群.结果 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雌激素呈负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雌激素明显降底,雌激素水平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提示雌激素在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桂香;薛永;孙传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糖尿病(DM)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DM治疗效果除与患者病情和现有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患者自身管理有关,掌握有关的DM知识与技能是患者实现有效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1].控制DM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取得病人主动合作是达到良好控制DM的前提.2006年我科将62例DM患者的健康教育列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紧密配合治疗,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复发率,提高了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莲;游淑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原因分析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检测项目,在血栓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治疗的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凝血因子检测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对提高凝血试验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现将我科2006~2007年经复查确定的54例检测错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乌立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万爽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67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凝剂及阿司匹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时间以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无影响.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吴毅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运动神经元病的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分析

    目的 探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在运动神经元病(MN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对我科2005年4月至2006年10月确诊的8例MND组及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上下肢MEP测定.结果 8例MND患者中MEP总异常率占75%,主要表现为皮层刺激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未引出、波形呈复合波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延长.结论 MEP结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进一步确定MND的诊断,并在分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MEP是诊断MND的一种必要辅助手段.

    作者:龚凌云;吴爱玲;胡凡;吴晓牧;张昆南;高幼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微波法与传统工艺提取茯苓多糖的比较研究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Poriacocos Wolf)其菌核供药用,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1].茯苓中含有茯苓多糖,其结构是50β-1,3-葡萄糖单位、一个β-1,6葡萄糖基支链和1~2个β-1,6葡萄糖结合的葡萄糖基间隔结合而形成.然而茯苓多糖无抗肿瘤活性,将茯苓多糖中以β-1,6结合的葡萄糖单位Smith降解方法去处后即得具抗肿瘤活性的新茯苓多糖[2].

    作者:陈端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模型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妇产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但是,由于妇产科临床操作主要在女性生殖器官局部进行,易使患者产生羞怯心理,且易遭到患者的拒绝和带教教师的限制,其动手操作机会明显少于其他科,影响实习效果.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模型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法.

    作者: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血液分析仪全血与稀释模式测定值的比较

    目的 了解BC-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采用全血模式(WB)与稀释模式(PD)测定的差异.方法 分别采用全血与稀释模式对高、中、低值的全血质控物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液质控物WB测定值差异较小,PD测定值差异较大,尤其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标本检测WB测定值低于PD测定值,t检验表明两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使用BC-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时,好使用WB测定,以提高临床血液分析的准确性.

    作者:邱跃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心力衰竭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的心力衰竭病死率达10%~50%.我们用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以讨论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邹梅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及实验分析

    目的 观察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剂,普米克令舒(布地耐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2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大组,进行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实验室观察指标包括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测定,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大呼气流率(FEFR)]检查及支气管激发实验(PD20-FEV1).治疗组98例分为A、B两个方案组.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药物配伍A方案组:盐酸氨溴索15 mg加0.5%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0.25 ml;B方案组:普米克令舒0.5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对照组给予a-糜蛋白酶4 000 U,氟美松2.5 mg,庆大霉素8万U.结果 A方案组与B方案组两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方案组、B方案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显效率看,显效率B方案组的显效率分别显著高于A方案组(x2=4.06,P<0.05)和对照组(x2=14.24,P<0.01),而A方案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经A方案组、B方案组治疗后患者CD8+细胞增加,CD4+/CD8+比例下降,FEV1、PEFR、PD20-FEV1增加明显,P值均<0.01.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吸入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或普米克令舒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轻中度以上持续性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增加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通气功能,降低患儿气道高反应性,显著减少哮喘危重状态的发作.

    作者:潘馨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温清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不同时期的运用

    痛风性关节炎的患病率在我国越来越高.由于止痛药的广泛使用,此病发病经常不典型[1].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和缓解期,可分别使用温法和清补法,配合骨科方面的护理和锻炼方法进行治疗.现就温清法在痛风性关节炎不同时期的运用做一综述.

    作者:胡栢均;徐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前臂中下段尺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 研究前臂中下段尺神经与尺动脉的关系,从血供的角度来分析尺神经恢复欠佳的原因.方法 用20例成人尸体上肢,经肘上肱动脉灌注带红色颜料的乳胶液,使前臂动脉及其细小分支充盈着色,在XSQ-Ⅱ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和观察了与尺动脉伴行的尺神经的营养动脉,以及营养动脉的来源动脉,营养动脉的支数,外径、长度、入干方向和入干形式.同时,解剖出前臂正中神经,观察在大体标本上,尺神经与正中神经血供的不同之处.之后行尺神经连续横断面切片,观察尺神经的内部血运.结果 与尺动脉伴行的那一段尺神经,其营养动脉均来自于伴行的尺动脉及其发出的分支.营养动脉平均支数为7.2±1.32支.长度为6.64±3.01 mm,外径为0.32±0.01 mm.主要从尺神经外侧进入神经干,占51.86%,入干形式主要以升降支多,占63.19%.尺神经节段性、非定点地接受伴行尺动脉的血供,缺乏完整的滋养血管系统.内部未见到有其他来源的贯穿尺神经全长的滋养血管.而正中神经可有发达的贯穿正中神经全长的滋养血管.结论 前臂中下段尺神经的血供来源于伴行的尺动脉,血运呈节段性的分布,尺动脉损伤影响尺神经的恢复,应重视对尺动脉的修复.

    作者:贾连军;王东;尹芸生;殷凤仪;赵海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8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定义为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原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或原本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医院外或住院48 h内发生的肺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的首要死因.本文采用分组对比法评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右心室梗死的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12例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中,其中8例右心室功能不全及低血压休克.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心肌酶学的变化可早期诊断右心室梗死.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功能变化情况,早期开通闭塞血管.结果 12例经扩容等治疗后9例治愈,3例死亡,其中4例溶栓治疗.结论 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右心室心肌梗死,早期开通闭塞血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心功能变化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适时适度扩容,是治疗右心室心肌梗死成功的关键.

    作者:贾晓伟;刘克成;李一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参芪合剂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逆转左室重塑1例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危害较重的心脏病,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现代医学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以纠正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阻止病情恶化延长生命为主,但疗效欠佳.中医认为,扩张型心肌病属于心悸、水肿、喘证等范畴,其发病机制早期表现为心气、心阴亏虚为主,晚期则表现为心、脾、肾阳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本虚标实.目前已明确,心室重塑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1],因此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就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构.为此,我们对一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观察,应用超声心动图(UCG)评估参芪合剂合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旸;张富亮;于文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浏阳地区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耐药性监测

    目的 比较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三类抗菌药物对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抗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测定临床标本中195株Uu和118株Mh及960株混合感染的Uu+Mh对三类抗菌药物中的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95株Uu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21.0%、48.2%、39.5%、79.0%、88.7%、74.9%、28.2%和64.6%.118株Mh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5.1%、33.9%、26.3%、0.0%、0.0%、89.8%、70.3%和64.4%.960例混合感染的Uu+Mh,对交沙霉素敏感(79.2%).结论 阿齐霉素抗Uu的作用强,其次为罗红霉素;而抗Mh活性强的为交沙霉素,其次为氧氟沙星;Mh对阿齐霉素和罗红霉素天然耐药;临床上在治疗Uu单独感染时,可使用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和交沙霉素;治疗Mh单独感染,可使用交沙霉素和氧氟沙星;对Uu和Mh混合感染者,可使用交沙霉素.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长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并急性肺水肿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重,发展快,一旦出现急性肺水肿,病情凶险.我院急诊科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救治了3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急性肺水肿患者.结果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3例,中间综合征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心脏骤停1例;2例好转自动出院;其余24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80%(24/30).现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报道如下.

    作者:石楚才;程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端粒酶检测技术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端粒酶结构、功能及调控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以及肿瘤癌变进程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探索端粒酶的作用机制,不同角度分析肿瘤发生机制,对各种端粒酶检测技术的摸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洪日;陈红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非阵发性心动过速4例临床分析

    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因此,如何降低其死亡率的问题,已愈来愈受到重视.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亦称自主节律点心动过速、加速自身节律快速自主心律等,是因某些因素影响心房、房室交界区或心室内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当其频率超过窦性频率时发生的.我们遇到4例急性心肌梗死致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现将其资料和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苗玉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