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动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赖小荣;李亮辉

关键词:股骨粗隆部骨折, 动力螺钉(DHS、DCS), 内固定
摘要:目的分析动力螺钉(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0~2003年我院采用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5例.结果 25例患者随访14~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骨不连,DHS、DCS动力螺钉无松动和断裂出现;优良率88%.结论 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敷料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浅Ⅱ度及深Ⅱ度烧伤患者116例,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用皮维碘纱布换药)和治疗组62例(用皮维碘纳米银敷料换药),观察创面渗出、炎症反应、浅Ⅱ度创面7 d愈合率和深Ⅱ度创面14 d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银组创面干燥结痂快,炎症反应轻,创周炎症消退快.结论纳米银是一种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的良好外用敷料,其能否减轻瘢痕增生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曾荣洽;郑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颅内出血CT检查与预后分析

    目的了解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颅内出血(ICH)的发病情况、CT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00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头颅CT检查筛选,随访ICH患儿,定期复查头颅CT及进行智力发育检查,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200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发现ICH 53例,ICH检出率为26%.ICH部位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7例(70.6%),脑室周围-脑室出血(SEH/IVH)11例(20.8%),其中8例为胎龄<32 w者,脑实质出血(IPH)4例(7.5%),小脑出血(ICEH)1例(1.1%),53例中死亡11例(20.8%).随访42例,其中SAH占26例,SEH/IVH占11例,IPH占4例;随访正常24例(57.1%),后遗症18例(42.1%),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脑瘫、癫痫.SAH预后较好,后遗症发生率11.5%(3/26例),但SEH/IVH及IPH的预后均差,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7.5%(7/8例)和100%(2/2例).结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ICH易漏诊,头颅CT筛选是非常必要的,预后与ICH部位关系密切,后遗症发生率高,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马伟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工肾病人血清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人工肾病区的病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调查其感染情况并分析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5年10月在本院人工肾病区进血液透析的患者共205例,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与其入院时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可能感染的原因及感染情况.结果初始血透治疗前感染乙肝病毒者共56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为89例.现检测结果为:56例乙肝患者不变,但是89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中有15例出现HBsAg阳性,占16.8%,其余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15例出现HBsAg阳性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2年,13例有输血史,与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可能与其血透过程及输血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陈敏静;李珩;宁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鼻腔清理术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下鼻腔清理术病人的影响.方法术前给予健康宣教,术中给予触摸、鼓励、音乐疗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术中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益于鼻内窥镜下鼻腔清理术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龚穗清;吴小琴;梁淑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度妊娠贫血98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重度妊娠贫血的原因.方法对98例住院分娩孕妇进行检查化验,询问患者病史,测算其饮食数量及质量.结果 98例中重度缺铁性贫血66例,妊娠合并巨幼细胞贫血28例,妊娠合并再障4例.结论重度妊娠贫血的病因与营养、疾病、孕妇个人保健知识密切相关.

    作者:凌清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症状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无症状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03对无症状不育夫妇同时进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支原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的IST试剂盒,按说明操作.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83例(40.29%),单一Uu感染71例(34.46%),单一Mh感染3例(1.46%),Uu和Mh混合感染9例(4.37%).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的敏感株比例依次是:交沙霉素87.9%,原始霉素74.7%,强力霉素50.6%,氧氟沙星43.4%,四环素30.1%,低是红霉素20.5%.结论本地区无症状不育夫妇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对交沙霉素较为敏.

    作者:钟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我国医院分类管理的现状分析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初衷是促进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的有序竞争.但实施分类管理后,在我国医疗机构中非营利性医院仍占主导地位,其他医疗机构无论从规模、实力还是医疗服务水平上都难以与之抗衡.本文通过对医院分类管理改革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医院分类管理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陈剑云;陈立明;王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后脑出血并发命名性失语症1例报告

    命名性失语是指成人局部性脑损伤引起的语言障碍[1].产褥期因脑出血所致的命名性失语病例很少见.我院近年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杨琛;梁洁;李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加味归芎桃草汤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加味归芎桃草汤在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药物流产指征的200例早孕妇女(中医辨证为肝郁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在服用药物流产药后阴道出血时服加味归芎桃草汤,每天1剂,连用3 d,对照组口服益母草流浸膏,每天3次,每次15 ml,饭后服,连服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9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总有效率96.42%,显著高于对照组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6.2±2.3)d,显著短于对照组(15.21±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后第7~10 d超声检查,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归芎桃草汤有效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疗效显著.

    作者:李丽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两种动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目的分析动力螺钉(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于2000~2003年我院采用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5例.结果 25例患者随访14~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骨不连,DHS、DCS动力螺钉无松动和断裂出现;优良率88%.结论 DHS、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赖小荣;李亮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治疗与临终关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QOL,主要指的是一个人每天发挥生活机能的程度,以及在机体、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方面体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既包括个体身体和智力状态,也包括个体生命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即对他人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肖晓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心衰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5例心衰患者,13例慢支性肺气肿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心衰患者NT-proBNP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支肺气肿,p<0.01.若以NT-ProBNP 186 pg/ml为诊断心衰临界值,敏感性为97%,特异性85%.与心功能指标NYHA的相关系数为r=0.88,p<0.01.结论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是心衰患者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并与心功能指标NYHA呈显著的正相关,可作为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陈平熹;陈观杏;许华;甘保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61例设为对照组,冠心病(CHD)组132例,比较各组CRP间的差异;分析冠心病组病变严重程度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CHD组CRP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和对照组(p<0.001),而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HD组血清CRP与GS显著相关(r=0.34,p<0.001),相关关系独立于年龄、TC/HDL-C、BMI和吸烟等因素以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D组血清CRP和TC/HDL-C比值对GS有显著影响(均p<0.001).结论 C反应蛋白是CHD发病重要的预测因子,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作者:方永祥;容志毅;张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六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的变化和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20份标本HBV血清六项标志物.以抗HBs、HBe、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结果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组合有13种组合模式.HBsAg(+)、抗HBc(+)组的抗HBc-IgM的阳性率高于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的抗HBc-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就医患者中急性传染性较强类型的HBV感染者较多.由于HBV的变异,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趋于复杂化.

    作者:何姗;庞超;胡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析心肌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冠脉循环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肌肥厚患者冠脉血流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40例心肌肥厚患者和20例正常人冠状窦、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结果心肌肥厚患者冠状窦直径、前向血流和净前向血流流速积分(VTIne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状窦前向血流和VTInet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多项指标存在相关关系;肺静脉舒张末期逆行血流大流速之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是心肌肥厚患者舒张功能受损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贤金;彭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小板计数在中晚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肝硬化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排除MVC小于80 fl病例后分为中、晚期二组进行血小板计数统计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中期肝硬化ALP计数为(143±36)× 109/L,低于对照组(181±45)×109/L(p<0.01).晚期肝硬化组ALP计数(86±28)×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建议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晚期肝硬化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周华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操作疑难编码的处理及对手术编码的体会

    由于医学科学快速发展,新的手术名称层出不穷,而ICD-9-CM-3为1993年3月版,很多手术名称编码没有列出,此外尚有部分易混淆的手术名称,常导致手术操作编码的失误.鉴于上述原因,为了获得正确编码,本文特对手术操作疑难编码及易混淆的手术操作编码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作者:黎福清;林洁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848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寻找及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方法对2000~2004年5年间2848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平均剖宫产率为37.53%,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15%~20%.以胎儿宫内窘迫、社会因素、头位难产、胎带绕颈、臀位、疤痕子宫排前6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来自孕产妇及医生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作者:欧少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原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18例,术后并发排尿困难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患者中,10例排尿困难为TURP术后膀胱内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28例为前尿道狭窄(其中尿道外口狭窄23例),13例后尿道狭窄.4例自行排出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6例用Ellik排空器吸出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32例行尿道扩张治疗,1例行尿道冷刀内切开治疗,7例再次电切镜切除残留前列腺组织和/或瘢痕组织.5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排尿困难症状全部消失.1例合并直肠癌拒绝进一步治疗,行膀胱造瘘术,带造瘘管出院.结论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并不少见(8.3%),TURP手术史及尿道镜膀胱镜检查可确诊,若处理及时可获得痊愈,尿道扩张是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晓东;何志新;温天奋;何自浪;梁强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支原体培养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我院2年来性病专科门诊和中医妇科特色门诊及妇产科门诊送检的1038份标本进行检测,总检出率为38.3%,解脲型(Uu)检出率为81.2%,人型(Mh)检出率为2.0%,解脲型与人型双阳性的检出率为16.8%.女性发病占72.6%.患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85.2%).在耐药性方面两者均对洛美沙星的耐药率高,对交沙霉素的耐药率低.在预防措施上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测,治疗上,选择抗生素时首选交沙霉素,避免选择洛美沙星等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要加强耐药监测和抗生素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汪月祥;胡赛元;顾华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