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初探

潘荣华

关键词:医院管理者, 实施风险, 可持续发展, 竞争的环境, 医疗活动, 市场经济, 经营管理, 风险管理, 高风险, 危机, 课题, 策略
摘要: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之中,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时刻都会出现一定的危机和风险.除了医疗活动时刻存在的高风险,医院的发展策略、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同样隐藏着巨大的风险[1].风险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如何驾驭风险,把握未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医院管理者应引起关注和重视的课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2例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术前均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均通过术中快速病理发现为输卵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不易早期发现,且容易误诊.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可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和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李真;岳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20%甘露醇、山茛蓉碱、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合用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20%甘露醇、山莨蓉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64例眩晕病人作为治疗组,另选同期入院的48例眩晕病人为对照组.20%甘露醇针250 ml、山莨蓉碱针5 mg、2%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针5 mg混合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纳络酮0.8 ml合用川芎嗪12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7 d为一个疗程[1].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与出现起效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现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达到完全缓解、显效、有效效果的患者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20%甘露醇、山莨蓉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药物混合静脉滴注治疗眩晕症,时间短,见效快,疗效确切,价格低廉,适应范围广.

    作者:刘真文;彭和平;彭新英;梁宝珍;王金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极固宁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体会

    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痛,刷牙、咬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其特点是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目前临床所用脱敏药物多种多样,但疗效报道不一[1].近年来,我们采用极固宁脱敏凝胶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并作了疗效随访,结果表明极固宁是治疗牙本质过敏较好的药物.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红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家庭康复护理体会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指导的效果,运用整体护理方法 具体论述在家庭康复护理中运用护理评估、诊断、实施、评价4个程序,支持家庭康复护理有助于减轻经济负担,促进患者康复,大限度地回归社会.

    作者:王凌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早期护理体会

    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并呈上升趋势,高血压脑出血大多数发生于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1],其早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据统计,在我国脑出血约占脑卒中21%~48%,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为50.6~80.7/10万人口[2],它正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作者:刘清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脑出血48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内科保守治疗迄今为止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方法.本院1998年4月至2006年5月对出血量在30 ml以上的天幕上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使用YL~1型血肿粉碎空刺针引流血肿和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介绍一种引流袋简易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体外引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与病情观察.各种引流管需接引流袋,有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长,且需每天更换引流袋.目前临床上患者留置的引流袋或尿袋常用绳子将引流袋绑在床沿下,更换引流袋时,护士需一手解开绳结,另一手托住引流袋,有时遇到绳子死结时,需用剪刀剪开或徒手解结,这样既费力又耗时.

    作者:林菁;王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大面积烧伤是由各种致热因子引起的损伤,烧伤总面积达30%~49%或Ⅲ度烧伤面积10%~19%.使患者的外表形象及肢体功能发生改变,失去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完整性受损,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大量体液渗出,血容量减少,加之营养失调等一系列的生理改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作者:王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外伤性肠损伤37例诊治

    目的 总结外伤性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37例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肠1处破裂33例,破裂两处及以上4例.合并肝脾破裂3例,胰腺挫伤2例,肾损伤3例,肋骨骨折2例,骨盆骨折和腰椎骨折各1例.治愈34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重视整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外伤性肠损伤患者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

    作者:邱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绿豆致过敏性喉头水肿1例

    目前有研究证实黄豆、绿豆、红豆、黑豆以及芸豆、青豆等多种豆类也可诱发过敏性症状,其机制与豆类含有较高蛋白质有关.我院2007年接诊一例因绿豆致过敏性喉头水肿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伍翠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临床诊断为DHF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方法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治疗2~3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及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预后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DHF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向东;方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医院人才的积极性

    医院工作是以医务人员的科学技术才能为人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医院内部各种人才(不仅包括医疗护理人才,而且包括医技、后勤、管理、政工等各方面的人才)有机构成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取决于业务技术骨干的技术水平和主要管理干部的管理才能.

    作者:黄灶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激光近视矫正术前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及预防性激光治疗的意义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性光凝对于激光近视矫正术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眼行术前预防性光凝治疗.结果 对136例(158眼)患者术前行预防性光凝治疗后,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行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并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作者:周水莲;许小毛;曾爱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7~14周妊娠分析

    目的 探讨抗早孕药物用于中止7~14周妊娠的分析.方法 对304例妊娠7~14周的孕妇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胎儿及附属物排出后及时清宫,8 h未排出者常规手术.结果 304例病人中有220例完全流产,占72.37%.未产妇不全流产率高于经产妇.实施清宫术时宫口扩张充分,组织易于钳刮,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止7~14周妊娠,减少了引产孕妇的痛苦,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终止中期妊娠的引产方法 .

    作者:汪晓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牙隐裂100颗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隐裂牙的不同临床治疗来观察其疗效,以求获得较好的治疗方法 和治疗时机.方法 对100颗隐裂牙分别采取窝沟封闭法、安抚充填法、根管治疗法并追踪观察.结果 经过5年来追踪观察100颗隐裂牙的治疗效果,其中窝沟封闭法12颗,成功10颗,成功率83.3%;安抚充填法32颗,成功24颗,成功率75%;根管治疗法56颗,成功51颗,成功率91%.结论 对隐裂牙的早发现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至关重要,对裂纹较深并有牙髓症状的要及时治疗,疗效好,患牙保存使用率高.

    作者:郭大红;李凤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镁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镁的变化.方法 对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日本东芝TBA-40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单试剂准确测试血镁浓度,以观察血镁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镁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镁大多会降低,临床应及时检测分析后进行治疗纠正.

    作者:吴甲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骨蜡的处方改进

    目的 通过实验调节骨蜡的硬度以找到合适的骨蜡处方.方法 骨蜡的硬度与石蜡、白凡士林之间的配比有关,拟通过改变处方组份的比例而使其适合于临床使用.结果 实验结果 筛选两张处方,处方1:石蜡32 g,白凡士林18g,苯酚1 g,适用于10~20℃.处方2:石蜡34 g,白凡士林16 g,苯酚1 g,适用于21~30℃.两张处方其硬度、黏度、细度、可塑性均较好.结论 根据使用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处方用于临床骨止血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蒋永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适于患者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 .方法 随机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微量泵持续推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应用常规定时气道滴注湿化气道.结果 对照组出现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患者例数均高于实验组.气道湿化对患者生命体征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组小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 优于定时气管滴入法.

    作者:王仕侠;周启侠;董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脂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55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设健康体检者63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分析血脂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DL-C、TG、TC明显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脂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确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作者:郭金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4例产后出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88%,产后2 h内出血者占88.2%,2~24 h出血者占11.8%.出血原因:宫缩乏力12例,占35.3%;软产道裂伤10例,占29.4%;胎盘因素7例,占20.6%;凝血功能障碍5例,占14.7%.结论 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重在预防,加强孕期管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提高助产技术,重视产后2 h内的观察,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杨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