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芹;陈志辉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方法用阔筋膜张肌髂骨瓣植骨DHS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36例.结果术后随访1~7年.内固定失效1例,骨不愈合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功能评定: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结论阔筋膜张肌以肌肉起始于髂骨,因而髂骨块血运丰富、可靠,DHS钢板使骨折端靠紧加压,骨折复位固定稳定,此二者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吴艺锋;李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对46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23例.健康教育组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建议内科治疗糖尿病.两组术后每月复查血糖、视力各1次、跟踪随访1年.结果健康教育组血糖控制较好,视力维持较好,稍有提高.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维持患者术后视力.
作者:彭兰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40例采用颅锥穿刺,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方法治疗的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全组死亡14例,死亡率为35%,其余病例均取得较好疗效.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无需特殊条件.如能严格掌握适应症,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学思;宋一兴;杜丹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提高临床护生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临床示教、责任到人、检查评估等方法.结果观察组的病人满意度、老师评估、护生自我评估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沟通能力.
作者:方玉婵;陈华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现状及妨碍遵医行为的因素,并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而达到科学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问卷和访问调查,分析遵医行为不良的原因,强化其健康信念,纠正其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其运动意识,使之遵医服药和自我监测管理疾病.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在健康信念、控制饮食、规则运动、遵医服药、血糖监测、心理状态等方面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干预有利于科学治疗.
作者:高明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为各季节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246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4.31%;各季节感染率:春天4.21%、夏季4.11%、秋季4.44%、冬季4.45%.4个季节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高(46.04%),手术切口感染次之(16.52%),血液感染低(1.74%).结论根据5年医院感染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季度医院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感染部位与不同季节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邓之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样采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观察测量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的大小.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愈率从0提高至40%,2个疗程总治愈率从32%提高至60%.结论中药灌肠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包块疗程短,治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文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提高严重胸腹部多发伤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对36例严重胸腹部多发伤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临床体检和诊断性胸腹腔穿刺以及B超、X线、CT检查术前诊断率达91.4%.保守治疗17例,其中胸腔闭式引流16例,胸腔穿刺1例.手术治疗19例,其中闭合伤开胸探查2例,闭合伤开腹探查5例;开放伤开胸探查2例,开放伤开腹探查10例.治愈31例,生存率86.1%,死亡(包括病情加重自动出院在院外死亡)5例,病死率13.9%.结论严重胸腹部多发伤应强调急救处理;体格检查、胸腹腔穿刺、B超、X线及CT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争取时间及早手术、重视术后处理、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作者:康黎军;崔华中;韩溟;黄铿;蔡新琦;蔡桂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规范化治疗前后的费用及疗效.方法对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规范化治疗前后3个月的医疗花费、输液次数、抗生素使用日数、哮喘发作频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规范化治疗后医疗花费总数、静脉输液次数、抗生素使用日数、哮喘发作频率均较前显著减少(P<0.01).医疗费用下降79.1%,输液次数减少95.2%,抗生素使用日数下降90.4%,哮喘发作频率减少8.5%.结论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可节省大笔医疗费用,减少静脉输液次数,减轻患儿的肉体痛苦及家长的负担,极少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氨茶碱静滴,从而避免其副作用,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耐药性的出现,降低支气管哮喘发作频率而且有可能完全控制,避免气道重塑所致的不可逆气道阻塞,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晓霞;李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广东省防盲治盲工作起步比较早,从50年代起,许多眼科界老前辈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身先士卒,领导并参与防盲治盲工作,深入到农村开展沙眼防治工作.
作者:徐庆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高脂血症是被大家所公认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预防与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城市居民的血脂情况及其高血脂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通过对我市某社区居民855人进行抽样调查,其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亮;黄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采用产品(样品)抽检等方法,对顺德区的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及生产医疗卫生用品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为期4年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托幼机构、医院、乡村卫生站的消毒质量优良,医疗单位的医疗器械质量监测优良;消毒器械、消毒剂、一次性医疗用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及车间生产环境监测优良;杀虫服务工作积极,改善了环境卫生.积极协助对生产工人进行体检,有利于工人身体健康.这些优良成绩对促进本区医疗卫生发展及本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苏瑞伟;梁伟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前医院管理存在着管理体制僵化,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薪酬分配缺乏竞争性,未能重视医院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等弊端,因此,重视医院人力资源的整合与薪酬体系优化对推动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医院才能适应人才的逐步社会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
作者:张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分析普通探头引导经皮细针穿刺活检方法对肺周团块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探头及0.9 mm的普通腰穿针,在超声引导下对肺周团块作穿刺取材,并联合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40例,41个病灶,45次穿刺均取材成功.确诊为肺癌的25例中有18例(72%)细胞学检查见到癌细胞;在取得组织学检查材料的20例中有17例(85%)检获阳性组织学结果.细胞学联合组织学检查为肺癌的25例中有23例阳性结果(92%),无假阳性.40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普通探头及腰穿针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是确诊靠近胸壁的肺部团块性病变的安全可靠、简便实用的方法之一.
作者:段贵军;杨彩芳;曹永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创伤或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患者行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观察其移植后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并发症发生及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22例,无局部及全身反应,骨愈合好,无骨不连接,未见肿瘤复发及骨缺损.结论同种异体脱钙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成骨作用,使用方便,来源丰富,储存方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植骨材料.
作者:陈建强;丘国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新母亲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占13%,它能引起严重的个人痛苦并影响母婴关系的和谐.引发产后抑郁症的因素众多:产后抑郁、对小儿护理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产前和婴儿器质障碍、缺乏自信独立、经济状况差、没有准备的怀孕等[1].由此引起的自杀、自残行为后果严重.
作者:陈娜玲;孙莹;汤璇;张海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研究肺鳞癌病人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RIC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NT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DTE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ETER)和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试验(ATER)对65例肺鳞癌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术后14天抽取静脉血进行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查.结果RC3bRR、RICR、NTER、DTER、ATER术后2天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RC3bRR、NTER、DTER、ETER、ATER术后14天较术前有显著增高(P<0.01),RC3bRR、NTER、ATER术后14天较术后2天增高(P<0.05)而RICR降低(P<0.05).结论术后肺鳞癌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大的改善.
作者:张为民;何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作者:金建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通过回顾我院近10年收治37例子宫角妊娠的病例分析,加深对子宫角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掌握.
作者:徐婉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MicroScan AS-4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常见病原菌鉴定的准确性.方法按常规用MicroScan AS-4鉴定仪对139株常见病原菌鉴定并与API鉴定结果比较.结果MicroScan AS-4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及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准确率在90%以上,对非发酵菌鉴定准确率达80%.结论MicroScan AS-4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及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准确性极好,对非发酵菌鉴定还应结合细菌的其它生物学特性综合评定.
作者:李秀玉;李忠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