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它是一种传染性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小儿期常见.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抗EB病毒抗体.
作者:陈安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哌替啶配伍异丙嗪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无人工流产禁忌证的健康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术前静脉缓慢注射哌替啶50 mg+异丙嗪25 mg;对照组术前未给任何药物,手术方法两组相同.结果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宫颈松弛程度和术中不良反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哌替啶配伍异丙嗪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人流综合征发生少、宫颈松弛好,可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对子宫收缩无影响,安全、费用低廉,可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欧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诊断卵巢良性畸胎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8例卵巢良性畸胎瘤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标本及病理对照.结果在术前经二维超声确诊为卵巢良性畸胎瘤的患者有99例,诊断符合率为91.7%;误诊4例,占3.7%;漏诊5例,占4.6%.结论卵巢良性畸胎瘤二维超声检查具有特异性声像,是诊断畸胎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袁冰;黄华;农华斌;陈菲;谷柯;韦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脑梗死急性期病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脑死塞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血浆颗粒内的GMP-140含量,多功能血液凝集仪测定治疗前后Fg.结果 GMP-140和Fg含量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巴曲酶能明显降低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小板活化,降低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降低Fg含量.说明对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韩桂兰;居岭;纪洪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替拉扎特对(Tirilazad)大鼠烟雾吸入伤早期肺损害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伤组和替拉扎特治疗组.伤后6 h分别对大鼠肺组织含水量、131Ⅰ-白蛋白渗出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磷脂酶-A2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替拉扎特治疗组肺组织含水量、131Ⅰ-白蛋白渗出量、磷脂酶-A2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明显低于吸入伤组(P<0.0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加明显(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替拉扎特对烟雾吸入伤大鼠早期肺损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廖圣德;赵烨德;刘刚;李旭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对外阴、阴道、宫颈部位的病变,电子阴道镜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及诊断手段.它可使病人无痛苦,减少交叉感染,并在它的视野下进行可靠的活检取材.我院于2005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对383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对癌前病变可以早发现,早诊断,从而达到早治疗、提高疾病治愈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詹龙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副乳腺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美容外科技术,在肿胀麻醉下应用腋横纹小切口潜行切除副乳腺.结果自2000年至2005年11月应用此法在门诊切除副乳腺180个,共103个病人.42例病人随诊6~24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瘢痕不明显,术后外观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在门诊应用美容外科技术,采用局部肿胀麻醉技术下行腋横纹小切口潜行切除副乳腺是一种副乳房切除的良好方法,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损伤轻,出血少,恢复快,符合美学和微创要求,病人乐于接受.
作者:毛运春;王元喜;吴国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减轻大剂量甲氨喋呤(MTX)冲击治疗患儿口腔的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痛苦,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对50例次接受大剂量MTX冲击治疗的患儿采取有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接受大剂量MTX冲击治疗的病例中,有24例出现口腔炎,其中Ⅰ度损伤18例,Ⅱ~Ⅲ度损伤6例,没有极重度损伤.结论胃肠道黏膜细胞和骨髓细胞同属生长型细胞,所以胃肠道黏膜细胞对细胞周期性药物如阿糖胞苷、羟基脲、甲氨喋呤、长春新碱等均敏感,在用药数小时内即可出现毒性反应,出现黏膜炎或溃疡.对应用周期性药物化疗的病人采取有预见性的口腔黏膜护理干预对预防或减轻黏膜的损伤程度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欧仲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1898年法国Nocard及Roux从牛肺疫病灶中分离出支原体,1937年分离出第一株人系支原体以来,人们对支原体的宿主关系有了更好的认识.支原体种类繁多,由于各种属支原体在生物学特性上的不同,对各种有机体的致病性也各有不同.就是同一种属的支原体,因结构上的细微差异,生物学特性亦有所不同.从而其致病性,也有所差异.
作者:马红秋;辛德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根本有效的方法.近20多年来根管预备器械和预备方法以及根管充填材料和充填方法得到了逐步改进.显微根管治疗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使根管治疗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随着根管治疗术的普遍发展,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根管钙化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各类钙化根管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对钙化的根管治疗原则和治疗进展进行了研究.
作者:李其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率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0~2004年间收治的11例胆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率为81.82%(9/11),其中早期诊断率仅36.36%(4/11),手术率为90.91%(10/11),但根治性手术只占45.45%(5/11),1年生存率仅为36.36%(4/11).结论胆管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有困难,预后较差,为提高早期诊断率,对50岁以上易感人群进行B超及CT筛查并结合血清碱性磷酸酶分析是必要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佳选择,但应遵循积极而有效的原则.
作者:林雪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防止妇科肿瘤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方法做好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通过机械性干预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加强术后观察及出院指导,必要时给予药物预防.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对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高危患者做到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了栓塞发生率.结论采取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治妇科肿瘤术后发生深静脉栓塞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凤群;唐小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地西泮(又名安定),它具有抗焦虑、镇静、抗惊厥和中枢性肌松作用,为一种相当安全的药物.安定在妇产科中应用已相当广泛,尤其产科多用.
作者:汤金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除手术治疗外,大部分病人需要康复期综合治疗,尤其中西医结合治疗.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开展了颅脑损伤康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介绍和评价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2种方法.方法 2001~2005年5年间在我院确诊异位妊娠后,属未破裂型者,采用甲氨喋呤孕囊内注射(A组)和肌肉注射(B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方法在治疗7 d、14 d、21 d后血β-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β-HCG)分别下降(40±2.1)%、(63±1.5)%、(90±1.8)%和(21±1.9)%、(45±2.0)%、(79±1.6)%.临床应用76例,成功71例,总治愈率93.42%,其中A组治愈97.22%,B组治愈率90.00%.结论 未破裂型异位妊娠通过早期确诊予以甲氨喋呤保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闫广勤;黄少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其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检查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28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正常对照组22例比较.结果慢性肾炎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均增高.尿毒症的疾病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论早期应用降黏药物治疗,尿毒症组的血液黏度随肾功能的减退而降低,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曾日新;黄开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表型CD49 b、CD49 d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胃癌患者为肿瘤组,同期百肿瘤患者27例为对照组,应用CD49 b、CD49 d单克隆抗体,以流式细胞仪为工具,对两组患者上述2种表型进行监测.结果①肿瘤组淋巴细胞CD49 d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进展期胃癌组CD49 9 b的表达明显低于早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CD49 d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根治及姑息切除肿瘤后,CD49 9 b、CD49 d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胃癌患者淋巴细胞CD49 b、CD49 d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切除肿瘤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陈腾;施靖华;赵荣华;李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诊断方面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治疗方面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在肝癌的治疗已经有多种治疗方法处在临床应用中,但是尚无一种方法能取代其他方法对每位病人都有很好的疗效.从全身化疗到手术切除,从规则性肝叶切除到局部切除,从肝移植到射频治疗,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只有充分认识到每种方法的特点,并针对每位病人个体化选择方法,才能提高医疗水平.
作者:张国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不置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甲状腺手术后不放置引流,切口用美容线缝合.结果 甲状腺手术不置引流1 219例,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长8年,无疤痕增生,切口隐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甲状腺手术不置引流,可减少切口疤痕增生,提高美容效果,安全、可靠、可行.
作者:刘应金;陈卫民;陈镜沛;吴文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我国泌尿系统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病,它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其好发于青壮年,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在15%左右[1].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对22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慧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