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并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李红

关键词: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喋呤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配合甲氨喋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5年间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次肌注MTX与RU486配合MTX的其临床效果.结果单纯MTX组治疗40例,成功率77.5%,RU486+TMX组治疗58例,其成功率为9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RU486配合MTX治疗异位妊娠较单纯应用MTX成功率增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针对1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展孕期、院内、出院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胰岛素治疗等护理.结果 15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加强健康教育和相关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雷桔红;刘冬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各项血脂指标水平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在预测脑梗死发生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5年6月392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用四格表法χ2检验、优势比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LDL-C》2.6 mmol/L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胆固醇(TC )》5.2 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用LDL-C/HDL-C》2.5,LDL-C》2.6 mmol/L这两个指标来预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合理的.

    作者:何文芳;李志忠;李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上皮细胞钙黏附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钙黏附素(E-C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6例鼻咽癌活检病理标本的E-CD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56例鼻咽癌中E-CD阳性表达15例,弱阳性表达16例,阴性表达25例;而20例正常鼻咽黏膜E-CD阳性表达18例,弱阳性表达2例(P《0.01).中分化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3/4,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12/47,未分化细胞癌均为阴性表达(P《0.025).结论鼻咽癌细胞E-CD表达改变与鼻咽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失去E-CD阳性表达的肿瘤细胞,细胞间的黏附能力减低或丧失,是鼻咽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之一.

    作者:王志强;邵少慰;苏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并发肺水肿的治疗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衰竭常见的原因是在中毒急性期因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急性胆碱能危象,出现急性肺水肿,或由于反跳或中间综合征以及呼吸道管理不当等所致.其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这一严重临床表现,尚未引起临床上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问题,结合我们临床资料作如下讨论.

    作者:姜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在不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加用甲状腺素对Graves病患者病情反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添加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对Graves病病情反复的影响 方法 68例新诊断的Graves病患者根据不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成低TSH组及正常TSH组,分别添加小剂量甲状腺素口服,观察30 d、60 d及90 d的病情反复率.结果低TSH组在30 d、60 d及90 d的病情反复率都明显高于正常TSH组(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在TSH未恢复正常时,添加小剂量甲状腺素口服,病情易出现反复,建议在TSH恢复正常时添加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

    作者:肖天梅;周桂兰;林泽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并发急性心肌梗死37例临床分析

    据调查,非心脏手术人群中,3.9%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其中16.4%在围术期发生心脏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心肺并发症成为围手术期主要致死性因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更是直接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作者:焦凤珍;徐春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CT诊断腹膜间皮瘤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诊断腹膜间皮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21例,100%);腹膜不规则黏连(17例,80.9%);腹膜结节(7例,33.3%);大网膜受累(14例,66.7%);肠系膜受累(15例,71%);盆腔肿块(12例,57.1%)和胸膜受累(10例,47.7%).结论腹膜间皮瘤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黏连时,CT检查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和转移瘤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

    作者:戴燕彬;卓岳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发生.方法对4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患者中白细胞减少42例,胃肠道反应32例,脱发32例,局部静脉炎10例,无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结论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万星明;林翠兰;邱琼华;雷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Amplatzer堵闭器与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比较

    目的对Amplatzer堵闭器(ASO)与开胸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16例ASD患儿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堵闭器封堵ASD,术后即刻,术后48 h、1月、3月、6月,1年、2年、3年,分别行彩色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等随访观察;与行开胸手术的18例ASD患儿做比较.结果介入组治疗成功率93.8%,开胸组100%.介入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术中失血量与开胸组比较均有显著减少,介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结论介入组痛苦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且无需输血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在有适应证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阮兢;蔡仕俊;林茹珠;邓向红;陈简;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方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患者4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保持内环境稳定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63.6%,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紫绀消退时间、心率减慢时间、浮肿消退时间、肺型P波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0.05);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衰症状.复方丹参有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二药合用具有良好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芪和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30例

    慢性肺心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其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棘手,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我院近5年来用黄芪和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月凉;杨汉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冠心病治疗预防及家庭护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是一个进展缓慢的慢性疾病,因此,如何做好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预防及家庭护理,是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及家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秋桃;连汉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前列腺增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3例前列腺增生症伴高血压病,符合手术指征的老年患者,术前进行实际病情及手术危险性评估,积极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并于手术期间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进行治疗,术后也注意降压治疗.结果 5例患者术后因膀胱痉挛致血压异常升高,经解痉止痛治疗后血压下降满意,其余患者未发生血管意外和其它并发症.25例患者术后仍需服抗高血压药物巩固治疗,8例患者术后未服抗高血压药物,血压亦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充分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前列腺增生症伴高血压病的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要加强合并疾病的治疗.

    作者:康乐;周立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80例体会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腹股沟中点内上方1 cm腹股沟外环口体表投影处,沿皮纹做长约1.0~1.5 cm的小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显露外环口,找出疝囊,将疝囊剥离,横断,近端结扎,远端不作处理.结果 180例患儿术后随访126例,无1例复发,仅1例出现阴囊肿大,经处理后消失.结论小横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出血少,不易复发,切口小,无瘢痕,住院时间短,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乾坤;李建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及对肺动脉压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在心衰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 200 mg/d,共14 d;对照组15例,为心衰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及组间心功能分级、心率、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同时治疗组肺动脉压力显著降低.结论前列腺素E1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疗效,同时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何松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ECG)是内科常用、费用低、具诊断价值,也易错误解释的一种诊断方法.近十年来,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系统地比较了心肌损伤后心电改变与早期冠状动脉造影、心室收缩、心肌代谢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的能力[1].

    作者:黄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灌注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尤其是肺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特点是生长迅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需反复穿刺、创伤大且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我科2004年6月至2005年2月对2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灌注化疗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文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新进展

    重症肌无力(MG)是以突触后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致敏和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其中大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有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同时尚有部分患者血清中无法检出AchR抗体,该类患者的发病则可能与一种特异性受体的酪氨酸激活酶(MuSK)[1]有关.McConville等[2]曾报道在41%的血清AchR抗体阴性的患者中检出MuSK.对于MG的治疗,现在的主要药物或方法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等,其中免疫抑制剂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被成功地开发并投入临床试用.

    作者:赵一理;杨中华;裴程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儿童头痛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头痛儿童脑电图变化,提高临床对儿童头痛型癫痫的认识.方法对120例发作性头痛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本组120例中常规描记111例,其中正常40例(36%),非特异性异常68例(61%),痫性放电3例(3%);长程脑电图监测9例,其中正常2例(22%),非特异性异常5例(56%),痫性放电2例(22%).结论脑电图(或长程脑电图)检查对发作性头痛患儿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凤鸣;戴映平;莫锦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医学认为肝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状况、体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以及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有关.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有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解除外源性有毒物质的毒性作用的硫普罗宁与具有显著降低转氨酶的功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联合治疗中度慢性乙型肝炎35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建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