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贤忠;李旭东;黄永顺;郑倩玲
目的:研究苯并[a]芘( B[a] P)亚慢性染毒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及Tau蛋白磷酸化的改变。方法5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染毒组,3个剂量染毒组分别给予1.00、2.50、6.25 mg/kg体质量的B[a] P(橄榄油溶解),溶剂对照组给予1 ml/kg体质量橄榄油,腹腔注射隔日染毒12周。空白对照组不采取处理措施。 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au、Tau-Thr181、Tau-Ser199、Tau-Thr231和Tau-Ser39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5组间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与染毒后观察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中、高剂量染毒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均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P<0.01),高剂量染毒组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染毒组Tau、Tau-Thr181、Tau-Ser199、Tau-Thr23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高于溶剂对照组和低剂量染毒组( P<0.01,P<0.05);高剂量染毒组Tau-Thr181、Tau-Ser199及Tau-Thr23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中剂量染毒组( P≤0.05);5组组间Tau-Ser39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au蛋白总磷酸化水平与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4,P<0.01;r=-0.80,P<0.01],与第5天逃避潜伏期和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0.72,P<0.01;rS =0.83,P<0.01)。结论 B[a]P 亚慢性暴露可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及Tau 蛋白磷酸化改变。
作者:阎智伟;段蕾;聂继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镉( Cd)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生产性毒物,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968年,由慢性Cd中毒引起的“痛痛病”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公害病,使Cd污染和Cd中毒受到世界关注[1]。目前美国和欧盟已限制Cd生产和使用,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某些亚洲国家, Cd污染形势仍然相当严峻[2]。其污染主要来源于铅锌( Zn)矿产、有色金属冶炼、电镀、蓄电池和用Cd化合物作原料或触媒的工厂以及烟草制造厂等。据统计,我国约20万亩农田、二十多个湖泊和水库均受Cd污染,目前我国Cd超标人数高达300万人,Cd中毒约5万人[3-5]。我国在Cd污染控制和Cd中毒防治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目前认为,Cd中毒的主要机制为氧化损伤、干扰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代谢、介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表观遗传等。因此,应用抗氧化剂、必需微量元素、络合剂和中草药等在Cd中毒防治应用上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概述Cd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和Cd中毒治疗措施,为科学制定Cd毒性作用的干预提供学术依据。
作者:李光先;余日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状况,为下一步制定防治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58家用人单位的1538名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卫生状况调查及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检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754人存在不同类型的自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异常33人,8人同时存在自觉症状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异常。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上差异化明显,5家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检测结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短时间接触浓度高达1.28 mg/m3。结论应加强对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型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用人单位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主体职责,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作者:房云;季新强;王如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石工矽肺患者发病特点和X射线胸片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6例石工矽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石工矽肺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9.7±4.8)岁,发病工龄中位数为8.0年。呼吸道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气促和胸痛,发生率分别为71.12%、56.06%、45.45%和43.94%,但体征不明显。 X射线胸片小阴影影像学改变均为圆形小阴影,以q影多见,占81.82%,p影占18.18%;其分布以左上、左中、右上和右中肺区多见,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大阴影发生率为7.58%,多发生于上肺区。肺通气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58%。并发症肺气肿的发生率为10.61%,肺结核的发生率为3.03%。42.42%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结论石工矽肺发病年龄较低,发病工龄较短,劳动能力损害较严重。应做好石场矽尘危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刘锦华;张莹;刘林均;黄国贤;王淑玉;陈伟;冯简青;丁丽燕;欧慧慧;刘新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士角色适应、职业紧张对组织氛围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湖北省十堰市579名护理人员,采用医院组织气氛量表、职业紧张简洁量表和护士角色适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护士组织氛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紧张处于中等水平,角色适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职业紧张的工作控制维度和工作支持维度呈正相关[ Spearman相关系数(rS)=0.514, P<0.01]。角色适应的工作与家人维度和护理者与医院职工维度呈正相关(rS =0.327,P<0.01),和工作与本我维度呈正相关(rS=0.419, P<0.01)。角色适应、工作控制维度和工作支持维度对组织氛围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386、-0.232、-0.411(P<0.01)。工作需求、工作控制和工作支持3个维度对角色适应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377、-0.126、-0.289(P<0.01)。职业紧张3个维度均直接反向影响角色适应,角色适应直接正向作用于组织氛围,职业紧张的工作需求维度可通过角色适应间接作用于组织氛围。结论职业紧张反向影响角色适应,角色适应正向作用于组织氛围,职业紧张的工作需求维度在角色适应与组织氛围之间起中介作用。
作者:罗艺;曹小萍;孟润堂;刘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工人职业伤害与工人职业安全认知、职业安全态度和安全生产行为(以下简称为“职业安全相关知信行”)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分析34家制造业企业6319名一线生产工人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相关知信行关系。以工人在过去1年中是否因工作发生意外伤害分为有伤害组和无伤害组。结果发生职业伤害的工人382人(占6.0%,有伤害组),没有发生职业伤害的工人5937人(占94.0%,无伤害组)。有伤害组中职业安全认知、对安全政策的态度、乐观主义和安全生产行为中的4种行为得分均低于无伤害组(P<0.05);消极态度得分高于无伤害组(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人职业安全认知、消极态度、对安全政策的态度和对管理者支持的态度是职业伤害的重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相关知信行有关,应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干预,以提高工人对职业病危害与防护相关知识的认知率。
作者:管东波;黄志雄;陈维清;黄绍斌;黄杰周;陈文英;肖雅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法测定尿和全血中锗( Ge)的检测方法。方法尿样用体积分数为0.50%硝酸稀释10倍,血样用体积分数为0.1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加体积分数为0.25%硝酸稀释10倍后直接用ICP-MS法测定,应用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校正法定量。结果 Ge在0.00~100.00μ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尿Ge检出限为8.50×10-3μg/L,血Ge检出限为1.30×10-2μg/L;尿Ge加标回收率为95.87%~101.32%,批内精密度为0.56%~4.89%,批间精密度为1.11%~5.08%;血 Ge 加标回收率为94.30%~104.02%,批内精密度为0.92%~4.29%,批间精密度为2.36%~4.95%。结论本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尿和全血中Ge的测定。
作者:董明;张爱华;崔凡;杨展鸿;潘巧裕;孙毅;吴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患者尿镉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对8例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患者2005、2007、2008、2010和2012年度的尿镉与尿β2-MG水平(该指标为进行常用对数转换后的对数值)进行跟踪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2005年首次诊断时,8例患者尿镉水平为(86.71±24.04) mg/kg肌酐,在脱离镉接触后,尿镉水平呈下降趋势;2012年尿镉水平为(30.97±11.28) mg/kg肌酐,低于2005年水平(P<0.05)。2005年首次诊断时尿β2-MG水平的对数值为(3.62±0.30) mg/kg肌酐,脱离镉接触后仍有缓慢升高趋势;2012年尿β2-MG水平的对数值为(4.02±0.41) mg/kg肌酐,高于2005年水平( P<0.05)。结论慢性镉中毒患者脱离镉接触后,尿镉水平可有一定程度下降,而肾小管功能损害仍无好转迹象。
作者:岳维梅;方绍峰;周世义;崔守明;张向群;姚开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曲靖市尘肺病流行特点,为该市的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曲靖市2006-2012年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尘肺病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共报告尘肺病1583例,新发病例440例(占27.80%)。新发病例中尘肺壹期占81.36%,男性占99.54%,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5~54岁;接尘工龄以10~29年多;病种分布以煤工尘肺为主,占87.27%;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占66.36%;地区分布主要分布在宣威市、富源县和麒麟区。结论应抓住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策略,有效预防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作者:何俊;顾华康;宋家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长期工频电磁场接触对作业人员的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某省10座500 kV变电站长期接触工频电磁场的94名作业人员为接触组,86名不接触工频电磁场的行政及后勤人员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周围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百分比。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中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6.62±9.85)%和(67.98±9.36)%,B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0.67±4.42)%和(11.41±3.99)%,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88±10.22)%和(19.64±9.42)%,2组人群上述3种细胞百分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性别、年龄、饮酒、喝茶、吸烟、接受医疗照射、生活应激事件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工频电磁场接触以及工龄均对上述3个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无影响( P>0.05)。结论长期接触工频电磁场对作业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无影响。
作者:陈慧峰;李丽;闫雪华;李华亮;黎丽春;王汉钦;温薇;李荣宗;李小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QA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尘肺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30例已确诊为尘肺病的患者作为尘肺组,另选130例与尘肺组年龄和累计接尘工龄相近、同性别、同民族、同一工作地点的健康接尘工人作为对照组。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型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HLA-DQA1共6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并分析其与尘肺病的相关性。结果尘肺组HLA-DQA1*0201和HLA-DQA1*0601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14.62% vs 8.85%,12.69% vs 7.31%),而HLA-DQA1*0101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34.23%vs 4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LA-DQA1*0101、HLA-DQA1*0201和HLA-DQA1*0601等位基因频率与尘肺病有关联(P<0.05),优势比分别为0.688、1.764和1.844,95%可信区间分别为(0.482~0.981)、(1.018~3.055)和(1.019~3.336)。结论 HLA-DQA1*0201和HLA-DQA1*0601基因可能是尘肺病的易感基因,HLA-DQA1*0101基因可能是尘肺病的保护基因。
作者:赵娜;杨锡贵;孙炳欣;曹殿凤;高萍;张宝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有机磷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其毒性较大,由其导致的急性中毒很常见。在本院统计的急性化学品中毒事件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cute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 poisoning ,AOPP)的发生占第1位[1]。本文将对AOPP发病机制及其实验室检测指标新进展作系统的介绍。
作者:朱晓莉;郝凤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全血中铬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测定方法。方法全血样品经体积分数为0.50%氨水-体积分数为0.01%曲拉通X-100溶液稀释10倍后,直接用ICP-MS法进行分析,以钇元素为内标,并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质谱干扰。结果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60~10.00μg/L,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18μg/L,定量下限为0.60μg/L。平均回收率为83.02%~98.30%,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5.00%,样品在-20℃冰箱中至少可保存7 d。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为0.72μg/L,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各项指标均满足GBZ/T 210.5-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的要求,适用于全血中铬元素的检测。
作者:杨晓颖;丁春光;闫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纳米材料大量涌现,人们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亦随之增加。2003年起纳米材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1]。纳米材料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毒性损伤。离体实验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损伤包括肺部炎症和肺组织纤维化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免疫损伤等。目前纳米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为离体实验,缺乏具体暴露途径,强调急性毒性和死亡率,而长期暴露和易感人群的研究却很少报道[2]。广东省纳米碳酸钙产量约占全国的60%[3],因此,开展纳米碳酸钙对人体健康效应影响的研究,探讨其作用靶器官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应。
作者:梁丽红;黄振烈;黄汉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 SiO2)粉尘所致的一种常见职业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矽结节形成和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矽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氧化损伤失衡对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无论在矽肺患者的血清中还是在其肺泡巨噬细胞中,活性氧( ROS )的水平明显增高[1-3]。 ROS是矽肺早期效应性生物标志之一[4],近研究表明,ROS在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但可直接破坏细胞膜造成肺组织的破坏,其还可通过参与多种细胞传导途径来诱导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作为机体一种保护性反应,虽然抗氧化系统在矽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并不能有效地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及纤维化的进展。过氧化物还原酶(Perxiredoxin,Prx)Ⅰ是一种新型的过氧化物酶,对维持细胞内过氧化氢( H2 O2)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引起的H2 O2水平变化而影响哺乳动物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从而改变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增殖、凋亡等[5]。因此,了解ROS与PrxⅠ的相关作用及两者在矽肺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对于探讨矽肺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新思路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亚平;郑素琴;孙影;桑银州;李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肌电图( EMG)特征。方法选取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30例,分为轻、中、重度中毒3组,均在患者发病6个月时进行神经传导功能和肌电图检查并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未引出动作电位,有2例患者腓肠神经未引出动作电位,其余患者所检神经均可引出。运动神经传导功能检查表现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减慢、远端运动潜伏期( DML)延长和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表现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A)降低。30例患者同一条神经左右侧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左侧尺神经以及左、右侧腓总神经MCV分别比较,右侧尺神经DML比较,左、右侧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波幅分别比较,左侧正中神经以及左、右侧尺神经SCV分别比较,左侧正中神经SNAP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肌电图检查示,在安静状态下有67.7%出现自发电位,其中37.3%以复合重复放电为主,而纤颤电位和正锐波较少;肌肉小力收缩时有29.9%出现运动单位动作电位( MUAP)平均时限延长,14.9%未引出MUAP;肌肉大力收缩时募集电位多呈单纯相。结论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EMG表现为感觉、运动混合型损害,神经轴索损害与脱髓鞘共存,左右对称发病,且有下肢神经运动传导受累程度较上肢严重等特点。
作者:刘庆凤;杨爱初;佘惜金;黄明;吴奇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 TiO2)对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效应,以及蜂胶对这种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采用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分别灌服给药剂量为8、16、32 mg/( kg体质量· d)纳米TiO2溶液,共7 d;低、中、高剂量蜂胶干预组于灌服0.2 g/( kg体质量· d)蜂胶后,间隔4 h,再分别灌服8、16、32 mg/( kg体质量· d)纳米TiO2溶液,灌服7 d后,中、高剂量蜂胶干预组分别继续灌服0.2 g/( kg体质量· d)蜂胶7和14 d;对照组大鼠仅灌服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2 ml,共7 d。采集各组大鼠下腔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毒组SOD活力下降[(1187.0±5.7) vs (1215.2±21.7)×103μmol/(min· L),(1154.4±10.4) vs (1215.2±21.7)×103μmol/(min· L),P <0.05],MDA 水平增加[(1.71±0.03) vs (1.62±0.07)μmol/L,(1.78±0.03) vs (1.62±0.07)μmol/L,P<0.05]。大鼠血清中SOD活力随着纳米TiO2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回归方程:y^=-1.820 x+1213.000,决定系数(R2)=0.748,P<0.01],MDA水平随着纳米TiO2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回归方程:y^=0.005 x+1.630,R2=0.656,P<0.01]。蜂胶干预处理大鼠的SOD活力高于染毒处理大鼠( P<0.01);蜂胶干预处理大鼠的MDA水平低于染毒处理大鼠( 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纳米TiO2可引起大鼠的氧化损伤,蜂胶能够增强大鼠的抗氧化应激能力。
作者:靳雅丽;杨敏;苏世标;陈菊艳;刘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济南市农药中毒的流行特点,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7-2012年济南市农药中毒报告的4186例病例,按年龄、性别、时间及地区分布特征以及农药中毒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间农药中毒发病趋势呈波动性变化,2012年农药中毒的发病例数明显下降(548例),为6年中发病例数少的年份。但是6年间病死率却逐年升高( P<0.01)。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占农药中毒总数的93.88%。农药中毒者以女性居多,主要农药类别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其次为除草剂中毒。发生中毒时间集中在第3季度。中毒的高发地区为章丘市。结论应普及农药毒害知识,特别是加强对剧毒农药的管理以及提高基层医院对剧毒农药的救治技术,加强心理疏导,加强网络直报管理,尤其要关注儿童、老年人和女性这些弱势群体。
作者:谷晓新;宁琼;王海燕;朱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钪、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钇、铥、镱和镥16种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同时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以微孔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以硝酸+高氯酸(V/V=9∶1)为消解液消解样品,采用ICP-M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6种稀土元素在选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为0.10~0.80μg/L,低检出浓度为8.00×10-5~3.00×10-4 mg/m3(以采样体积75 L计算);加标回收率为89.24%~107.06%;相对标准偏差为1.01%~1.83%;采样效率为92.70%~100.0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 d。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灵敏度高,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定量检测。
作者:张爱华;董明;崔凡;吴邦华;潘巧裕;杨展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尿样中一氯乙酸的酯化衍生-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在尿样中加入三氯化铁作为催化剂,在90℃水浴衍生反应后,尿中一氯乙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一氯乙酸甲酯,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直接用酯化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尿样中一氯乙酸在0.0000~2.832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1.04μg/L,定量下限为3.44μg/L (取尿样4.00 ml )。批内精密度为2.78%~5.99%,批间精密度为4.25%~6.91%;加标回收率为92.06%~100.32%;样品在4℃冰箱中至少可保存7 d。结论该法步骤简单,试剂低毒安全,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尿样中一氯乙酸的痕量分析检测。
作者:林佐侃;黄汉林;阮小林;戎伟丰;吴邦华;陆婵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