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红;陈志军;盛秋洁
目的 了解某市劳动者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和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自制职业卫生知识调查表对抽取的120家制造型工厂企业共14 400名劳动者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12 169份,劳动者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06%,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户口所在地、年龄、学历、用工形式、工作岗位.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维护其权益.
作者:谭强;顾春晖;李旭东;刘移民;董雪梅;李荣宗;陈松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对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预防性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第2代HUCBMSC培养至第4代;取无特定病原体级5周龄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博来霉素组、干细胞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30只.前3组分别经气管注入博来霉素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干细胞干预组造模后经鼠尾静脉注入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HUCBMSC,地塞米松干预组造模后第1天开始连续腹腔注射地塞米松7d,阴性对照组经气管注入等体积生理氯化钠溶液,在第7、14、28天分别处死各组中的10只动物,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马松三色染色,碱水解法测定肺羟脯氨酸的水平.结果 干细胞干预组第7、14、28天肺组织均可见Brdu标记的干细胞.3个时间点的博来霉素组肺羟脯氨酸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第28天达高水平(P<0.01).3个时间点干细胞干预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的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均分别较博来霉素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BMSC可以定植于受损的肺组织中,并可能在肺纤维化早期有效减轻肺泡炎及肺纤维化.
作者:刘晨;王雁;王红阳;梁小梅;付爱双;刘信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接触氟作业人员离岗时健康状况及无机氟化物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方法 对某大型破产企业514名接触无机氟化物离岗工人(观察组)以及该企业非接氟作业人员423人(对照组)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观察组诊断为工业性氟病Ⅰ期9例(1.7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193例(37.55%),对照组心电图异常117例(27.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ST-T改变、左室高电压、各种期前收缩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 长期大量接触无机氟化物可造成慢性氟中毒,心电图的改变提示氟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可能有一定影响.
作者:曹景鑫;陈闯;夏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退休脱离粉尘接触(脱尘)老年晚发性矽肺患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退休脱尘后诊断的老年晚发性矽肺患者的职业病诊断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均在退休后因体格检查或者患病检查发现疑似尘肺病而要求诊断,所有患者及其用人单位(或上级单位)在诊断过程中均无法提供工作场所粉尘检测资料.确诊年龄61 ~77(68.8±3.7)岁,接尘工龄8~40(27.5±4.8)年,脱尘时间6~22(13.8±3.7)年.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咯痰和气促,但阳性体征不明显.高千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圆形小阴影q影(74.5%,79/106),大阴影以单发多见(59.2%,16/27).37.7%患者合并肺气肿,34.9%患者出现胸膜增厚或粘连.肺通气功能减退发生率为50.0%,矽肺叁期患者肺通气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矽肺壹期、贰期患者(P<0.01),并且肺通气功能减退程度较后者严重(P<0.01).69.8%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伤残等级2~4级).结论 退休老年晚发性矽肺确诊时脱尘时间相对较短,应建立合理有效机制,加强对退休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张莹;梁伟辉;郑倩玲;梁顺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职业病患者肺功能检查配合程度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 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对消极配合(包括被动或不配合)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以普通患者为对照(对照组),评估分析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患者(观察组)消极配合肺功能检查危害环节,找出显著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措施,建立有效监控系统.结果 HACCP理论实施前,观察组肺功能检查配合率(68.8%)低于对照组(88.7%,P<0.001).HACCP理论实施后,观察组肺功能检查配合率(84.1%)高于实施前(68.8%,P<0.01),与同期对照组(8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消极配合检查患者中,因担心诊断不上职业病或者评定不上更高级别伤残等级的患者构成比(61.1%)较HACCP理论实施前(83.3%)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ACCP理论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防范职业病患者消极配合肺功能检查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李冬红;陈志军;盛秋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工业用混合有机溶剂挥发性化学组分,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1年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检测的6种无注册商品名或成分说明的118份混合有机溶剂样品的挥发性化学组分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①“开油水”主要检出甲苯、甲醇和正己烷,部分样品检出苯与二甲苯;②“洗板水”主要检出甲苯、正己烷和甲醇,部分样品检出苯、三氯乙烯和四氯化碳,个别检出1,2-二氯乙烷;③“天那水”主要检出甲苯、二甲苯和苯,部分检出甲醇,个别检出1,2-二氯乙烷;④“清洗剂”主要检出正己烷、三氯乙烯和二甲苯,部分样品检出甲醇,个别检出苯和1,2-二氯乙烷;⑤“去污水”主要检出正己烷、苯和甲苯,部分检出甲醇和三氯乙烯;⑥“白电油”以检出正己烷为主.结论 工业用混合有机溶剂挥发性组分复杂,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三氯乙烯、正己烷、苯或1,2-.二-氯乙烷等高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者:何家禧;周伟;黄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1-溴丙烷(1-BP)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2只.大鼠均置于动式吸入染毒柜内,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质量浓度为1 250、2 500和5 000 mg/m3 1-BP暴露染毒,对照组给予新鲜空气,每天染毒8h,每周染毒5d,连续4周.染毒结束,采用肌电图仪对所有大鼠进行双侧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测.每组各取3只大鼠灌流固定,取坐骨神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砂罗铬花青法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1-BP各染毒组大鼠双侧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末端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 <0.05或P<0.01);1-BP高剂量组大鼠双侧坐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或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1-BP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疏松变性、排列杂乱,部分呈现空泡样变,轴索偏移.结论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是反映1-BP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蒋柳权;宋向荣;黄丽蓉;李宏玲;赵娜;阮小林;张爱华;戎伟丰;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和现状.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从全国南部、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共抽取7个省158家医院的2 756名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中男性占68.3%;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占52.8%;透视检查和X射线摄影检查放射工作人员中分别有14.7%、7.3%采取非隔室操作;64.2%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43.2%的放射工作人员经常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省级医院CT检查、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和核医学诊疗科目的工作量较大;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及在岗期间放射防护知识与法律法规培训率分别为65.9%和75.1%,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总体持有率为76.3%,西部地区的培训率与持证率均低于南部和东北部地区(P<0.001);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为62.8%,西部地区和镇级医院的个人剂量监测率低(P <0.001);上岗前与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为63.4%、75.7%,西部地区和镇级医院的低(P <0.001);41.1%的放射工作人员依据法规享受2~4周保健休假.结论 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水平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和镇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水平.
作者:李小娟;孙全富;傅颖华;雷淑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预防减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 评估分析本院针刺伤危害,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找出引起针刺伤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措施,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结果 通过应用HACCP理论对护理人员针刺伤进行风险管理,确定采血与注射、针头处理等环节为预防的重要环节.针刺伤发生率从HACCP实施前的33.3%下降至14.8%,且护理人员佩戴手套的情况亦得到改善,伤口规范处理率由80.6%提高到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应用HACCP理论能有效防范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谢爱芳;章一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宁波市2001-2010年新发尘肺病发病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10年宁波市新诊断的737例尘肺病病例按工种、尘肺期别、接尘工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本市新发尘肺病呈下降趋势,新诊断尘肺病共737例;①尘肺病病种分布以矽肺为主,占95.4%(703例);724例明确分期,其中尘肺壹期516例(70.0%),贰期150例(20.4%),叁期58例(7.9%);②工种主要分布于坑道工、蔺草工和铸造工;③患者年龄中位数47.6岁,接尘工龄中位数8.0年;④企业类型分布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结论 2001-2010年本市尘肺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仍应从政府、企业、劳动者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尘肺病防治工作.
作者:边国林;郭延波;王群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海南省企业职业卫生现况,为政府部门决策以及企业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选择34家企业,采用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和填写调查表等方法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 34家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率为82.4%,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率为44.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点检测和样品检测总合格率分别为74.5%、83.5%,工种检测总合格率为72.5%,噪声和粉尘的定点检测合格率、样品检测合格率及工种检测合格率均较低;全省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执行情况及职业健康检查开展率等方面均有待改善,国有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相对较好.结论 本省企业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企业职业病防治能力,尤其应重视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
作者:金蕾;王川健;王毓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恢复期急性重度中毒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恢复期急性重度中毒性脑病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32例(治疗组),以单独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的31例同类患者(对照组)为对照,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2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MMSE评分分别为9~25(17.7±3.4)、8~24(16.5±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19 ~29(24.4±2.6)分,高于对照组评分12~ 25(18.9±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除物体命名、言语表达2个因子外,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语言即刻记忆、语言复述、注意力与计算力、阅读理解力、图形描述等7个因子的改善程度(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01).治疗组的治疗显效率(90.6%)高于对照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恢复期急性重度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有一定疗效并且较为安全.
作者:孙嫚丽;石冬梅;金辉;赵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集装箱快速检查系统工作期间的辐射水平及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影响.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检测、分析某港口集装箱快速检查系统的辐射水平.结果 该集装箱快速检查系统全部测点测量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集装箱快速检查系统在正确操作情况下,不会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辐射危害.
作者:王俊生;赵坤;罗晋甘;张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56例OMDT患者随机分为综合营养纽和普通膳食组,前者给予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措施,后者给予肠外营养联合普通膳食(增加高蛋白质)措施.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血糖、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血钾均升高(P<0.001);综合营养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普通膳食组明显(P<0.05或P<0.001).综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肢体肿胀、水疱渗出、大便潜血、合并感染的发生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普通膳食组治疗后除肢体肿胀发生率下降外(P<0.05),其余3个指标发生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85.1±22.6)d低于普通膳食组(97.6±2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促进OMDT患者皮肤、黏膜损伤创面的愈合和肝功能恢复有明显的支持作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曾子芳;夏丽华;吴奇峰;黄家文;蔡品;程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 收集199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6例OMD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86例患者中3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6.7%(31/186).②477份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31株,检出阳性率27.5%.革兰氏阳性(G+)球菌是主要致病菌(50.4%),革兰氏阴性(G-)杆菌、真菌各占27.5%、22.1%.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优势菌(32.8%).③离体药敏试验显示,G+球菌与G-杆菌对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第1、2代)、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多数处于中介、高度耐药或者全耐药状态,出现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G+球菌菌株.G+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高于亚胺培南(P<0.001),G-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三嗪敏感性较高.结论 OMDT患者容易并发医院感染,耐药率高,应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规范进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华明;郑倩玲;曹丹燕;何振锋;张碧珠;郑刚;黄永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小企业员工职业安全氛围感知和职业安全态度及安全行为的现状,为开展中小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中山市42家中小型企业的2 128名员工开展职业安全氛围感知、职业安全态度及职业安全行为方面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型企业员工的职业安全氛围感知总体正确率为84.0%,安全警示防护措施、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者关注安全生产和同事关注安全生产4个维度正确率依次为88.1%、84.8%、79.0%和86.2%,管理者关注安全生产维度的正确率低于其他3个维度(P<0.001).职业安全态度总体正确率为76.7%,消极态度、对安全政策的态度、对管理者支持的态度和乐观主义4个维度正确率依次为64.8%、88.1%、90.7%和41.8%,消极态度和乐观主义维度的正确率低于其他2个维度(P<0.001).生产安全行为总体正确率为71.3%,作业姿势、操作安全、个人防护和卫生习惯4个维度正确率依次为57.1%、69.9%、76.1%和76.7%,作业姿势和操作安全维度的正确率低于其他2个维度(P<0.001).结论 对中小企业开展工作场所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干预重点是加强鼓励个人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工人对安全生产的乐观态度,促进工人纠正化学品操作和作业姿势的不安全行为.
作者:刘新霞;黄国贤;陈浩;郭智屏;刘序华;陈维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核因子I-B基因(NFIB)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应用于其高表达调控肝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PP2A)的B亚基基因转录的功能学验证.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人NFIB mRNA片段,克隆入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pEGFP-NFIB重组质粒后,分别给予250、500、1 000 ng转染永生化人正常肝L02细胞建立NFIB高表达细胞模型(相应设为250、500和1 000 ng剂量组),对照组为250 ng pEGFP-N1转染的L02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FIB mRNA,激光共聚焦和免疫印迹法(WB)检测核因子-1(NF-1)蛋白水平.电泳迁移率实验分析与NF-1相结合的DNA序列的特异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PP2A-B55δ亚基基因(PPP2R2D)启动子区的转录活力,RT-PCR和WB检测细胞内PPP2R2D mRNA和PP2A-B55δ蛋白水平.结果 双向测序证实pEGFP-NFIB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L02细胞中NFIB mRNA相对水平增高(P<0.01),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NFI-B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NF-1可与PPP2R2D基因启动子区(2R2Dp)-462G>A不同多态性序列结合,NFIB高表达使L02细胞中2R2Dp-462G启动子活力下降(P<0.05),PPP2R2D mRNA和PP2A-B55δ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人NFIB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应用于人肝细胞中证实NF-1靶向PPP2R2D的功能学调控作用.
作者:麦剑荣;林育纯;陈慧峰;陈宇曦;夏斌;廖昆;张玉静;高艳芳;林忠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氯乙烯(VCM)对大鼠肝细胞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25、125mg/kg剂量VCM气体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注射同中剂量组相同体积的清洁空气.每周3次,持续12周.染毒6、12周时每组分别随机处死8只大鼠(雌雄各半),光镜下观察染毒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细胞中P21WAF1/CIP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VCM染毒6周时,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P21WAF1/CIP1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降低,高剂量组P53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VCM染毒12周时,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P21 WAF1/CIP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染毒12周和6周比较,P21WAF1/CIP1蛋白表达量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VCM染毒12周时,肝细胞有气球样变,汇管区变大,纤维化等改变.结论 VCM可导致大鼠肝细胞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改变.
作者:张盼红;马宁;李阳;张文平;高怡;田凤洁;仇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激光器制造企业激光作业岗位激光辐射接触情况,评价激光作业工人激光辐射接触强度和防护效果.方法 对广东省某激光器制造企业的激光作业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测量激光辐射强度,依据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规定的激光辐射职业接触限值(简称“GBZ 2.2-2007接触限值”),并参考2012年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ACGIH)制订的《阈限值与生物接触限值》手册推荐的激光辐射阈限值(简称“2012年ACGIH接触限值”),评价激光作业工人激光辐射接触强度和防护效果.结果 被调查企业11条生产线共计31个激光作业岗位存在激光直视接触;其中2个作业岗位激光照射量超过GBZ 2.2-2007接触限值,超标率为6.5%;8个作业岗位激光辐照度和照射量超过2012年ACGIH接触限值,超标率为25.8%;作业工人防护眼镜佩戴率为39.0%,防护眼镜衰减率达90.0%以上.结论 激光器制造企业作业工人存在激光直视接触,应加强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修订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激光作业工人的职业防护.
作者:晏华;张骁;林畅;张丹英;李文;肖斌;徐国勇;陈青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职业性黑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职业性黑变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E、六味地黄丸治疗;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g+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10 ml+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3个月.以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变淡、消失或色素沉着面积变小者为有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74(18/19),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42.86%(9/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大剂量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E、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职业性黑变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新;王洋;王慧娟;余善法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