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忠;邱泓;李天莲;李燕
目的 探讨1起工业探伤误照事件的健康危害评价.方法 采用剂量仪、热释光(TLD)剂量元件进行现场模拟,估算操作人员可能受照的剂量,结合临床观察与血象检查结果,评价操作人员受照的健康危害情况.结果 通过现场模拟和TLD剂量计的数据,推算出可能受照的物理剂量,结合临床血象检查结果,计算操作人员受照随机性效应的概率.结论 此次误照事件未对操作人员造成确定性效应,发生随机性效应的概率也较低.
作者:周献锋;张乙眉;余宁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某医用仪表公司技术改造前后对汞作业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按汞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车间空气汞浓度按GBZ 159-2004和CBZ/T 160.14-2004规定采样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汞用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 技术改造后车间空气汞浓度为(0.031±0.008)mg/m3,与改造前(0.093±0.012)mg/m3比较,显著下降(P<0.05);技术改造后汞作业工人尿汞浓度(0.042±0.011)mg/L,与改造前(0.181±0.009)mg/L比较,显著降低(P<0.05);技术改造后汞作业工人类神经症检出率(11.1%)、口腔炎检出率(20.0%),显著低于技术改造前(47.4%、38.1%,P<0.05).结论 该公司技术改造效果较好.推广医用仪表企业技术改造对保护汞作业工人健康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玮;周进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急性硫化氢中毒的特点.方法 分析17例硫化氢中毒的中毒经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事故原因分析.结果 急性轻、中度硫化氢中毒时无明显心肌损害,而骨骼肌损害明显.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治疗急性轻、中度硫化氢中毒,预后效果良好.
作者:赵红宇;杨国菊;陈洪域;吴春香;邱伟;唐玉梅;阮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不张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收治的47例经胸部X射线胸片及胸部CT扫描诊断为肺不张的煤工尘肺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及活体组织检查等手段,进一步明确病因.结果 煤工尘肺肺不张的主要病因依次为肺癌(46.8%)、肺结核(17.0%)、肺门淋巴结肿大(12.8%).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于支气管腔内生长的肿瘤或炎症有重要诊断价值;而对源于腔外者(外围型肿瘤),穿刺活检和CT扫描更有意义.结论 肺癌是导致煤工尘肺肺不张的常见原因,诊断应注意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作者:张慧;刘尚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建筑涂装从业人员和监管部门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方法 介绍建筑涂装施工中存在的几类典型有毒有害物质,探讨其危害来源、途径和健康危害.结果 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施工方现场管理、施工过程控制、施工人员职业危害培训、加强个人防护等多方面预防控制的防治措施.结论 通过全方位的防治措施,预期建筑涂装施工中常见有毒有害物的危害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作者:李忠慧;孙明义;李进;郝若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和未致敏豚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DNCB)阳性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大值试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处理豚鼠.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的评分标准对动物的皮肤反应进行评分,评分≥1的判为致敏.在末次激发后24 h和72 h分2批采血,用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 DNCB组致敏率为100%,TCE组致敏率为62.1%.DNCB阳性对照组和TCE致敏组TNF-α和IL-1β水平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在24 h及72 h 2个时点,TCE致敏动物TNF-α和IL-1β水平比相应的未致敏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TCE诱导的致敏豚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
作者:郭瑞娟;汪亮;沈彤;周承藩;朱启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类比方法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准确性.方法 对目前类比法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类比法在其他行业中应用的方法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其他行业中应用的扩展类比法和间接类比法等类比方法在类比企业的选择上使用了一定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和不同影响因子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综合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得出的结论更加准确、可靠.结论 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类比法也应逐步由传统的直接类比法向扩展类比法和间接类比法发展,以提高预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李奎荣;余善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保证尘肺病高千伏胸片质量,提高尘肺病诊断和健康监护水平.方法 时常见的高千伏胸片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逐一分析总结,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细化监控指标,达到高千伏胸片的质量控制.结果 将质量管理体系的细化,并有机地融入到高千伏胸片质量控制中,胸片优良率由62.0%提高到84.7%,差废片率由38.0%降低到15.3%.肩胛骨未移出率由24.6%降低到12.6%.结论 通过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对高千伏胸片进行质量控制,可提高摄片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增强摄片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摄片方法科学性,有效提高高千伏胸片质量.
作者:郑木林;张义花;卢致辉;兰锦光;赵临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归纳分析临床工作中铅中毒的常见误诊原因,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36例铅中毒病例的临床误诊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均为未详细了解铅接触情况而出现诊断不清,导致延误治疗.结论 铅中毒的临床表现特异性少,临床医生对铅中毒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详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魏红艳;张龚;张西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探讨观察对象有关问题,并与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准确地把握观察对象有关问题,减少实际工作中的争议.方法 依据现行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践进行探讨.结果 观察对象与疑似职业病病人都不属于法定职业病,两者在确定时间、持续的状态、健康损害与所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确定主体和途径以及依法报告等5个方面存在不同.结论 建议正确运用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对象的法定报告工作,在进行标准修订时,根据实际情况删除标准中不适合的观察对象及有关内容,进一步理顺职业病诊断工作.
作者:黄永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毒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领域和新药筛选中,往往需要研究某个因素对生物体的作用,通过1个量化指标直观地表述其药效、毒性或效价[1].1927年TREVAN首先采用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作为检定分析的方法,该量度方法有助于减少所需实验次数,减少量度极端情况所带来的问题.
作者:顾兵;张政;李玉萍;余日跃;王心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全血中铍、钒、铬、锰、钴、镍、砷、镉、锑、铊、铅、铀12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方法 血样用0.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otonX-100)+0.1%硝酸(HNO3)稀释后,采用标准模式和碰撞反应池模式进行测定,应用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校正定量.结果 12种金属元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6-0.100μg/L;测定6个平行血样,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61%~5.30%;加标回收率在86.4%~107.6%之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ICP-MS测定全血中12种常见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是测定全血中痕量金属元素的可靠方法.
作者:董明;张爱华;潘巧裕;王俊;张子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形臂X射线机的辐射防护措施并证实放射防护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与防护检测,评价C形臂X射线机辐射及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结果 C形臂X射线机床边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检测均值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结论 C形臂X射线机存在辐射防护问题.采取屏蔽防护、时间防护和距离防护等综合措施,是降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有效方法;而通过有效方案减少患者射线辐射量(在不影响透视效果前提下)是受检者防护的关键所在.
作者:赵国栋;孙天胜;刘智;张建政;李小强;王海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职业潜水员的个性品质特点.方法 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选取职业潜水员165人进行团体施测,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处理.结果 ①不同工龄潜水员在聪慧性、怀疑性、世故性和创造能力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除恃强性、兴奋性、幻想性和忧虑性因子外,潜水员与常模在其他12个因子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与海员相比,潜水员表现为高稳定性、低兴奋性、低敏感性、较强的适应能力、高专业成就能力、高创造性等个性特点(P<0.05);④潜水员与潜水学员在聪慧性、恃强性、忧虑性、新环境中成长能力因素等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职业潜水员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群体,有其独特的个性品质特点和要求.
作者:王华容;戴家隽;姜正林;李家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发展,重金属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污染物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损害,但多数重金属致病机制仍没有被阐明.
作者:路文芳;王秀琴;谢满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CE)对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和睾丸组织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每组5只,用1 500、3 000 mg/kg的TCE经口灌胃染毒,48 h处死动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睾丸细胞DNA损伤并检测睾丸组织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 TCE在1 500、3 000 mg/kg剂量条件下,睾丸细胞DNA的Olive尾矩增加,DNA损伤细胞率也明显增高(P<0.01);大鼠睾丸组织的ROS、MDA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同时还原型GSH叉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TCE在1 500、3000 mg/kg剂量条件下染毒大鼠后,造成睾丸组织明显的氧化应激并引起睾丸细胞DNA损伤.
作者:陈敏;彭巨成;邱星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塑料稳定剂中三甲基氯化锡(TSC)的测定方法.着重研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条件的选择、方法的回收率、线性范围、检出限及精密度等指标.方法 样品中的TSC经硼氢化钾衍生氢化、正己烷提取后,再用GC-MS法进行检测.结果 TSC含量在4.8~1 207.0 mg/k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低检出限为1.2 mg/kg.方法 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7%~9.0%.回收率为95.4%~96.6%.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各种塑料稳定剂中TSC的浓度,各项指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制规范>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纠;曹民;郭冠浩;陈坚;刘移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选择消除基体干扰的基体改进剂,建立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直接测定全血中的铊.方法 比较几种基体改进剂组合的不同效果,后选择以二氯化钯-硝酸镁-曲拉通[1.66g/L PdCl2-0.60g/L Mg(NO3)2-2.50%T-X100]为基体改进剂直接测定血中铊.结果 血样经1:9稀释后,加入5μ1 1.66 g/L PdCl2-0.60 g/L Mg(NO3)2-2.50%T-X100混合液作化学改进荆直接测定血中的铊.用工作曲线法定量,方法线性范围为0~O.39 μmol/L,相关系数(r)=0.999 7,当进样量为20μl时,检出限为0.002 8 μmol/L,回收率为97.4%~101.8%,相对标准偏差(RSD)=0.95%~2.83%.结论 用1.66 g/L PdCl2-0.60 g/L Mg(NO3)2-2.50%T-X100为基体改进剂,血样经适当稀释,可进样用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结果满意.
作者:杨福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 通过分析东莞市近年的职业健康监护现状,提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结果 职业健康监护存在以下问题:职业卫生监督不到位,职业健康监护率低;职业健康监护实施存在许多困难与不便;职业健康检查服务机构不足,配置不合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检查项目难以确定.结论 应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能分工,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可操作性,及时更新有毒有害物质目录及其职业健康检查项目.
作者:李小杰;赵朔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和研究放射工作人员的DNA损伤情况,探讨不同工种、工龄与DNA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0人)和放射组(51人);按照工种,将放射组分为放射科组、介入组和骨科组;按照工龄(年)的不同,分为<10、10~和20~组.用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对对照组和各放射组进行检测.结果 放射组与对照组DNA损伤的差异有显著性,放射组的尾部DNA百分含量(TDNA%)、尾矩(TM)、Oliver尾矩(OTM)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工种、工龄间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介入组高于放射科组,放射科组高于骨科组.结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放射工作人员DNA损伤,随着工龄的增加DNA损伤程度加重.
作者:杨永华;刘强;王宏;姜恩海;王蕾;赵淑英;贾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