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龙飞
目的:对比分析掌指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和克氏针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间100例掌指骨骨折病例,将其随机分成K组与G组,各50例.K组采取克氏针固定方法进行治疗,G组采取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依照骨折部位分别以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掌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的愈合时间短于克氏针固定(P<0.05),TAFS评分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近节指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愈合时较克氏针固定短(P<0.01),但两者TAFS评分优良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中节指骨骨折钢板固定TAFS评分优良率较克氏针固定组低(P<0.05),两者愈合时间基本相近(P>0.05).结论:综合来看,掌指骨骨折采取钢板固定恢复效果比克氏针固定要好,但中节指骨骨折患者以克氏针固定效果更好.2种固定方法各具特点、各有优劣,需视具体情形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李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86例按照护理方式分组,舒适组43例,给予加速康复舒适护理方式;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舒适组采用术前6h禁食、2h禁饮,术后患肢处于良肢位,根据文化差异制定围手术健康教育方式,个体化镇痛方式,个性化术后功能锻炼,让患者参与加速康复治疗中,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的治疗效果.结果:舒适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ROM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应用加速康复舒适护理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的良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呈现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收治的140例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对其开展随机平均的分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终穿刺成功几率,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终穿刺成功几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呈现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呈现的临床影响较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同时可以提升穿刺成功几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胸外科急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行急诊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痛及轻度疼痛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新和有效性,在胸外科急诊手术中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预后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5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在本院急诊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哮喘患儿分成25例每组.一组采取基础护理(对照组),一组采取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各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鸣音、呼吸困难、喘息、咳嗽持续时间(4.10±1.28天、1.63±0.15天、0.84±0.26天、2.51±1.32天)更短(p值<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帮助急性哮喘患儿缓解各症状,提高机体舒适度.
作者:秦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实验研究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结局的影响.方法 67例实验对象,均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本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组别的划分.即护理组(35例)行自由体位分娩护理措施,参照组(32例)行传统体位护理措施.临床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主要是三个产程的持续时间,以及产妇自然分娩的概率.结果 根据统计学数据表可知,护理组三个产程的时间,均有短于参照组,且自然分娩的概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护理措施,可缩短产妇的生产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同时大化的保证了母婴的健康,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作者:景建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过治疗的妇女作为对象,总计26例,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妇女保健和妇产科常见的健康问题件探讨.结果:在26例调查者中,其妇女保健知识和妇产科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8.5%(10/26)、42.3%(11/26).结论:根据问卷显示,被接受调查的妇女对于保健知识和妇产科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不高,因而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妇女保健以及妇产科知识的健康宣传工作.
作者:阿煜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目标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以2015届78名护理实习生、2014届77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提供目标管理法、常规带教法,分析两组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自我评价受益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自我受益情况(规范学习操作技能、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护理综合能力、学习兴趣、护理程序应用能力等)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目标管理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实习生学习兴趣、自我学习能力等.
作者:夏花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高血压患者视为调查对象,基于其入院顺序纳入优质组与常规组(n=41).常规组予以一般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质组与常规组患者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数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优质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降低,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存在显著区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严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医院在2016年4月份至2017年10月份的脑卒中患者病历,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结果: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焦虑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思怡;谢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基于耳鼻喉真菌感染患者诊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耳鼻喉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病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为鼻窦真菌感染,有28例为喉部真菌感染,有14例为中耳部真菌感染.经过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随访未发现真菌感染复发患者.结论 耳鼻喉真菌感染后,应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靖;张正旭;蔡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实施护理标识的50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未实施护理标识的5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分线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标识后,其(6%)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8%),组间差异明显纳入统计学范畴有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98%)在护理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患者(82%),差异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覃红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方法: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院进行吸入治疗的哮喘患者5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患者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比对照组高,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哮喘患者吸入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及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钱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完成自我管理课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江苏省试点城市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健康促进项目中筛查出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随机抽取12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自我管理课程,进行每年连续8周,每周一次的自我管理课程,并制定自己想做且能做到的行动计划,规范化管理2年;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健康管理.两年后,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状况的指标(血压、血糖).结果: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干预组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状况(血压、血糖控制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明确,通过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生活行为方式,协同控制血压、血糖,提高居民健康状况,并把自我管理课程中掌握的知识进行家庭及社区内宣传,从而提高周围居民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水平,促进其采取健康行为,预防骨质疏松疏松和脆性骨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亚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度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4,P=0.04),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心理健康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72,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临床效果.
作者:买尓彦比·阿不都克衣木;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几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顺应时代发展,护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摈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建立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身心整体护理的能力.在实际过程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在护理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模式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体现症状、体征,全面提升文件书写、解决及分析问题等能力,其次,还能够提高临床思维、人文关怀以及沟通能力,便于临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保证其生理及心理舒适性,第三,还能够良好评估教学效果,利于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及科学性.本文旨在综述护理教育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周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家庭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64%>82.14%)、自我管理效能评分[(92.35±3.71)分>(79.91±4.26)分]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0.14±3.41)分>(78.54±4.86)分]相对更高(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29±1.51)分<(14.97±2.75)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家庭护理的开展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作者:郭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盆腔炎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8%,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减少,安全性很高,值得推应用.
作者:康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增加对内科门诊胸痛病因的认识,并总结诊断即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8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8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病毒性心肌炎27例、胸膜炎33例、大叶性肺炎3例、带状疱疹9例、胃食管反流病2例等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肺癌患者死亡3例;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结论 在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作者:苏亚拉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恢复期脑梗死应用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挑选本医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18例,根据患者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分别应用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临床疗效对比可知,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88%,并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以及社会关系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治疗,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在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上.
作者:冉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