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戊型肝炎19例临床分析

王菲

关键词:老年, 戊型肝炎病毒, 皮肤瘙痒,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 肾功能, 肝功能, 传染病, 损害, 受损, 黄疸
摘要:戊型肝炎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急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上肾功能严重损害为主要表现,肝功能也明显受损,出现黄疸,瘀胆和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冠平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56例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病并发症严重的疾病之一,因此,对高血压的治疗不仅是降低血压、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在稳定控制血压的同时逆转已肥厚的心肌,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我院采用高冠平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琦;邵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开塞露诱导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开塞露诱导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100例顺产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开塞露塞肛诱导排尿,而对照组采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腹部按摩等传统方法诱导患者排尿.通过比较患者排尿情况了解诱导排尿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开塞露诱导排尿,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朱庭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效果.方法 35例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患者采用修补术治疗5 d后,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药物口服2周.结果 ①手术时间为30.5±3.6 min,术中无1例患者输血;②术后无并发症发生;③术后1月治愈率为97.14%;④术后1年,经复查胃镜,无1例溃疡复发.结论 修补术后辅以抗溃疡三联药物治疗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疗效确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林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滑动加压鹅头钉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观察滑动加压鹅头钉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板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其中左髋13例,右髋17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全部为不稳定型骨折.结果 随访28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0 d,治愈率达100%.骨折三月内全部愈合,有明显骨痂生长,无断钉、断板情况出现,无髋内翻畸形,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滑动加压鹅头钉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肌肉收缩与负重均可保持骨折断面的接触,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髋内翻畸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礼忠;刘建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喘乐宁爱喘乐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自1997年我院儿科采用喘乐宁、爱喘乐以空气压缩泵做动力气雾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农民工肺尘埃沉着病住院2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233例农民工肺尘埃沉着病住院患者的发病工龄、发病年龄、期别分布、合并结核情况、肺功能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肺尘埃沉着病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4~2005年我院住院的已确诊的农民工肺尘埃沉着病患者23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3例农民工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一期硅沉着病112人,占48.06%,二期硅沉着病94人,占40.34%,三期硅沉着病27人,占11.58%;合并肺结核71人,占30.47%;平均发病年龄43.05岁,平均工龄7.24年,平均发病工龄3.59年,肺功能异常130人,占55.79%,与1986年全国肺尘埃沉着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2003年全国肺尘埃沉着病报告统计资料对比,平均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工龄缩短,肺结核合并率增加.结论 提示农民工肺尘埃沉着病发病情况严重,农民工的职业健康问题是目前急需关注的问题.

    作者:陈志强;李和林;卢雪梅;陈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静滴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静滴抗生素及抗病毒类药物,7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96.7%,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之效,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嘉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科麻醉中临床研究进展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对患者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尤其适合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麻醉.现就其应用解剖、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飞;万帆;蔡永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监测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 检测妊娠晚期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寻找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的依据.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正常妊娠晚期胎儿和40例脐绕颈胎儿的脐动脉的多普勒频谱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检测.结果 脐带绕颈组阻力指数(RI)及血流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值(S/D)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晚期脐带绕颈引起的胎儿宫内缺氧表现胎儿脐动脉的RI增高,S/D值增高.

    作者:黄芸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30例血管内栓塞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疗法的疗效.方法 对130例经CT或MRI确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122例经全脑血管造影后,其中101例经血管内栓塞治愈,有21例治疗后伴有神经功能障碍.8例由于病情较重,均死于脑疝.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病例中,术后复查造影108例动脉瘤不显影,14例栓塞90%,动脉通畅.结论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一较满意治疗措施.

    作者:邓其峻;钟伟健;林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银杏注射液组(治疗组48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50例)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58.0%,两组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裴韶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环氧化酶2抑制剂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实验研究环氧化酶2(COX-2)mRNA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表达及应用COX-2抑制剂对SAP胰腺损伤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用药组,用药组在造模前30min经股静脉注射COX-2抑制剂赛来昔布10 mg/kg,SAP组和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和SAP组用3.5%牛磺胆酸钠制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各组造模后0.5 h、6 h、24h取6只动物取材测量腹水量,抽血测定脂肪酶证实急性胰腺炎(AP),胰头部固定位置行病理检查并评分,测定胰腺MPO的活性,放免法测定胰腺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用RT-PCR测定COX-2 mRNA的表达.结果 COX-2 mRNA在SAP造模后0.5 h表达即增强,相对应胰腺的PGE2水平升高,6 hMPO升高,胰腺的病理损害明显;应用COX-2抑制剂赛来昔布组在SAP造模后各时间点COX-2mRNA表达明显抑制,对应PFE2下降,腹水量减少;6 h、24 h胰腺的病理损害减轻,MPO减少,胰腺的病理评分、MPO与COX-2 mRNA的表达有相关性;各时间点血脂肪酶变化不明显.结论 COX-2在SAP病程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OX-2抑制剂可以减轻SAP时胰腺的病理损害,可能与减轻中性粒细胞在胰腺部的浸润有关.

    作者:刘凤祝;李非;张淑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变化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脑脊液(CS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探讨PD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别采集23例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CSF送放免室,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 帕金森病组SOD、GSH-P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两组之间CAT、LPO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P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抗氧化酶的变化有关.

    作者:康平;陈泉坤;钟佩怡;李润生;陈运仲;邓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云南白药預防干槽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云南白药预防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随机选择需拔除下颌两侧阻生第三磨牙患者96例,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结果 药物组48例拔牙创仅1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2.08%;对照组48例拔牙创有7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14.5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云南白药预防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后干槽症效果良好.

    作者:石启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西吡氯铵含漱液在牙龈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牙龈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西吡氟铵含漱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于晨起、睡前、饭后10min用漱口剂漱口一次,每次15 ml,含漱1min,漱口后1 h内勿进饮食和漱口.观察牙龈红肿、出血、疼痛、口臭,进行菌斑检查,对疗效进行判断.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疼痛及口臭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牙龈炎患者用药4 d后菌斑下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8 d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菌斑下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对牙龈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吡氯铵含漱对牙龈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甲钴胺(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与维生素B12治疗作比较.方法 20例甲钴胺治疗患者与18例维生素B12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21 d后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同时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改良Portmann评分和面神经电图(EnoG)检测潜伏期,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甲钴胺治疗组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维生素B12治疗组(P<0.05),]甲钴胺治疗组面神经电图潜伏期较维生素B12组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钴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并且优于维生素B12.

    作者:蔡斌;赵合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采用放射性骨显像评价rhBMP-2与珊瑚人工骨复合植入狗牙槽骨后的成骨效能

    目的 探讨应用99Tcm-MDP放射性骨显像评价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珊瑚人工骨在体外复合后植入狗缺损牙槽骨中后的成骨效应.方法 拔除12只成年狗两侧上颌第二及第三切牙,并去除牙槽窝之间的牙槽间隔,一侧随即植入复合骨,对侧植入珊瑚骨作为对照.并于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后取材,采用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和99Tcm-MDP核素骨显像等方法比较两种类型的骨移植材料在牙槽窝中的骨修复能力.结果 复合骨植入牙槽骨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不断生成,12周后,植入材料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复合骨组新骨形成的比值显著高于单纯珊瑚骨组(P<0.05);4周和8周复合骨组核素浓聚程度高于珊瑚骨组,12周两组核素浓聚程度差异不明显.结论 99Tcm-MDP放射性骨显像能早期判断移植骨的成活情况及成骨效果.

    作者:严宁;李小兰;孔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微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易复性斜疝的体会

    目的 探讨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易复性斜疝的技术特点及效果.方法 于外环体表投影处作平行于腹股沟管的切口,长约1~2 cm.切开皮肤后用血管钳钝性分开皮下组织及提睾肌筋膜,钳夹疝囊前壁并提出切口外,离断远段疝囊,分离近段疝囊至疝囊颈并结扎.结果 172例腹股沟易复性斜疝患儿采取该手术方法治疗,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疝复发1例,复发率0.6%.结论 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病例选择适当,技术娴熟,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谭锦华;陈昊远;张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结肠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附48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结肠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8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的X线表现.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变自直肠逆行向上连续性发展.早期:黏膜发生充血水肿及多发小溃疡,结肠边缘针刺状突起;进展期:溃疡融合增大,向黏膜下及肌层发展,表现为锯齿状、纽扣状及乳头状突起;后期:黏膜增生,假息肉形成,肠管狭窄,缩短变形.结论 结肠双对比造影是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佳X线检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好,价格低廉.根据病史,进展方式及典型X线表现,不难与其他结肠炎性病变鉴别.

    作者:熊萍香;袁武;邹轶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在超声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以解剖为基础,病理为依据,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互动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钱林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